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反性骚扰,设“女性专用公交”有用吗?

新媒体女性
2016-04-28 16:16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郑州906路公交设立的夏季女性专车。东方IC 图

多家国内媒体报道,4月26日起,为了防止女性被骚扰,保护女性权益,郑州906路公交推出夏季女性专车。每天早上7时30分和下午4时30分的交通高峰时段,分别发一趟女性专车——该趟专业只让女乘客上车,男乘客可乘坐跟随其后的另一辆906路公交车。

然而此举却引来众多民众的不满。有人质疑此举仅是简单地把易受害人群“圈”起来,治标不治本,并不能有效防治女性公交被性骚扰的问题,并且此类“女性友善”措施事实上是在遵从“预防犯罪是受害者的责任”的错误逻辑。也有人觉得此举是在将所有男性视为色狼,涉嫌歧视男性。

就在同一天,同样是为了反性骚扰,三位90后女生来到广州市交通委员会信访办公室进行约谈,要求在广州公共交通中设立反性骚扰宣传,并建议建立公共交通的反性骚扰机制,以及发布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公益广告。

抱着得到支持的期待,她们拿着自己设计的广告展板来到了市交委的信访办,广告中写着标语“诱惑非借口,停止咸猪手”,图片是一只手制止了咸猪手,旁观者都大喊“住手!”,以及配上遭遇和目睹性骚扰怎么处理的文字。此前这群女生在网络发起众筹,购买广告位想刊登地铁反性骚扰广告,筹得近四万。此次她们希望通过与有关部门沟通来推进反性骚扰的宣传。然而,她们等了1个多小时,等来的讨论结果却是:市交委收取了建议信,会在15日内考虑是否受理,60日内考虑处理结果。

有关部门有心反性骚扰,但却往往倾向于选择简单粗暴“圈养”易受害人群的“女性专用公交”,而对大力宣传违法犯罪要付出代价、改变传统性别文化的公益广告犹豫不决。是时候要改变思维,选择治本的方法了。

调查表明,很多女性都在地铁、公交车的乘坐、候车过程中,遭受过各种程度的性骚扰,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以非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70%多的被访者(119人)曾在公共场所被陌生的异性抚摸;在公共场所遭到过异性以性事为内容的玩笑、谈论、辱骂的占60%多(102人)。

广州市妇联2014年3月发布的《广州高校女大学生调查》报告令人触目惊心。据调查,近90%女大学生表示身边的女性同学朋友有被性骚扰的经历,公共交通(公交车、地铁等)成性骚扰高发区。

而此前一个更大范围的“性骚扰行为”民意调查称,有48%的北京、上海、广州年轻女性认为性骚扰行为近三年来增多了,平均每10个受访女性中就有一个曾遭受到性骚扰,公交车、地铁是性骚扰最多发的场所。

2014年9月,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公布了一组8月份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过半以地铁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人不满意地铁的拥挤程度,不满意度达53%,还有超过40%的19~30岁女性认为地铁内性骚扰问题很常见,差不多相当于四人就有一人表示常见。

郑州906路公交车车长郑景军说,最近几年一到夏天,全国各地女乘客都屡屡遭遇“咸猪手”,为了保护女乘客的权益,公司从4月26日起,开始试运行一趟906路女士专车。“女性专车”分别在早晚高峰时段(7点到9点,17点到19点)发一趟车,运行两天,上座率达到50%。

那么我们就要问,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两趟“女性专车”,能够对如此普遍的性骚扰问题起到多大作用?性骚扰行为之所以如此猖獗,理由之一在于社会漠视针对妇女暴力,实施性骚扰的违法成本极低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此前多次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在地跌遭到性骚扰后求助地铁工作人员并报警,然而不管是地铁工作人员还是警察出手都相当“克制”,教育几句了事,近日更是出现了地铁工作人员以“以为是情侣吵架”为由未出手相助被性骚扰者殴打的女孩。在本应负有保护民众责任的有关部门都如此漠视针对妇女暴力的情况下,设再多的“女性专车”,也无法有效保护女性出行安全。

其二,性骚扰不是关于性,而是关于控制。男权赋予了男性控制女性、不把女性当做“人”的权力,性骚扰是男性彰显自己对女性在包括性上的控制权的行为。郑车长说到夏天性骚扰高发,似有隐含“夏天女性露得多遭到的性骚扰就多”的意思。但事实是否如此?VICE曾有卧底报道,作者混进了一个公交性骚扰者的群里,在他们曝出来的自己骚扰过的女性照片中,绝大多数女性衣着平常,并不是所谓的“衣着暴露”,有很多甚至是冬天的衣服。要真的说挑,挑看上去好欺负的还差不多。正如那个让许多女性“笑着笑着就哭出来”的笑话,一女性在大街上被男人拉扯骚扰,不小心露出了手上的大片纹身,男人立刻不再纠缠,转身跑了。这就是为什么说性骚扰是关于控制而不是关于性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用“女性专车”来防性骚扰,会让选择坐非“女性专车”而遭到性骚扰的女性陷入另一重困境:如果她揭发性骚扰,她需要对付的受害者谴责又多了一条:你为什么不坐女性专车?你坐普通公交地铁就意味着你默认自己会承担遭到性骚扰的风险。明知有这个风险还要坐,出事了怪谁呢?

是啊,怪谁呢?这就是“女性专车”的荒谬之处了。表面上看这是保护女性,实际上还是谴责女性啊。性骚扰是应当依法打击的违法行为,为什么我们的有关部门、我们的公共空间、我们的舆论,都只想着把公共空间性别隔离化,闯入者后果自负呢?

要真正防治性骚扰,除了对公共交通工具工作人员以及警察等进行相关的培训外,各市交委有责任做好反性骚扰的宣传和倡导,以保护乘客的安全和尊严。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空间,地铁在接受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时候,应该有更严格的审核标准,性别平等意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衡量指标。这将有助于消除对女性的物化、停止以温顺的“女性气质”和进攻的“男性气质”规训民众、停止荡妇羞辱,营造一个更性别平等的社会,从而消解性骚扰赖以生存的男女权力关系上的不平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