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泄洪、炸坝还是保堤?降水预报为长江防汛决策提供支撑

黄彬 韩燕革/中国气象报
2016-04-30 10:43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1998年,汛期,中央气象台弥漫着紧张的气息。预报员围坐在一起,激烈商讨。他们有时给省气象台打个电话,讨论雨情;有时又用投影仪将天气图放大,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当年5月至9月,全国30轮降水,其中17轮强降水。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回忆,经验丰富的老预报员们一边参考天气图,一边分析数值预报模式,最终画出一个“圈”,拍板雨会下在哪里,下多大。

上世纪90年代初,数值预报刚刚兴起。1998年我国天气预报技术正处于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人机交互型的过渡期。在当时的技术力量下,经验丰富的预报员把预报做到极致,17轮强降水过程无一漏报。

那一年,预报员能够收到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提供的250公里分辨率的形势场数值模式,日本以传真图形式发来的降水数值模式,及当时我国最好的T106模式。产品少、时效差、预报要素也不全。更多的是依据气象站数据和探空气球数据绘制成每三小时一次的地面天气图和每天两次的高空天气图。

“一天两次对未来3天进行预报。”何立富回忆。当然也会根据防汛抗旱需求,增加预报频次,或者延长时效。但当时,预报员几乎一周才做一次旬报,通过天气学外推,给出某地降雨偏多或偏少的结论。

如今的情况大为不同。预报员会坐在电脑前,查阅实时数据资料、国内外各类先进天气预报数值模式,通过实时通信系统和各级预报员视频会商。

降雨预报更精细了。以前画出一个100毫米的大暴雨圈,都需要极大勇气。具体会下多大,需要借助数值预报。如今,客观预报技术提高了降水预报能力,集合预报系统增强了极端天气的可预报性,以往“画圈”的预报模式被改变,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技术能够预报5公里范围内的降水。

“1998年人们通常只能知道所在城市未来3天的预报。而今,城市3天预报被不断细分,人们可以获取周边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降雨信息。”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短期科科长符娇兰介绍。

此外,时效上也在延长。“1998年前后,当时的国内外数值模式预报时效短,分辨率和准确率均较低,如欧洲中心只发布到7天的预报,可用时效只有不到5天,而日本传真预报图也只发布到4天。”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高级工程师马杰说。

随着数值模式的不断进步,预报员又对数值预报进行解释应用、再次开发和订正,改变了此前预报员面对中长期预报只能靠“估”而非“算”的情况。

2013年,面对南方大范围持续高温,中央气象台提前15天预报高温会减弱;2014年,提前25天预报APEC期间的11月12日左右有冷空气过程;2015年,提前1个月预报国庆大阅兵期间 (1日至4日)有降水过程。

中央气象台在2015年实现了逐日发布“未来20天内的过程预报,10天内降水的落区及量级预报”。这意味着,每天都可以知道未来20天会下几场雨,未来10天的雨会下多大。

最为重要的是,在防汛抗旱中,预报必须成为决策拍板的支撑。泄洪,炸坝,还是保堤,无论在1998年,还是在今天,都是巨大考验。

1998年8月6日,湖北沙市水位高达44.48米,超过警戒水位1.48米,如果8月7日至8日长江三峡库区面雨量超过40毫米,荆江大坝可能决堤。预报员连夜收集资料,分析数值预报,认真讨论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最终给出面雨量“15毫米至25毫米”的预报结论。

在今天,对于能够熟练使用数值模式,并根据经验进行订正的预报员们,给出雨量预报不再是难事。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主任宗志平认为,技术的进步让预报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判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降水会引发哪些隐患点的次生灾害,也成为预报员关注的重点,决策服务更有底气。”

如果1998年的雨下在今天,预报员更从容,预报会从“圈”到“点”。这个“点”的时间维度更长,内涵更丰富。这也意味着,在暴雨洪水等灾害中,人们更安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