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格尔木让绿色“家底”更加厚实

2021-09-26 18: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格尔木发布

投稿邮箱:geermufabu@126.com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戈壁新城格尔木,干旱少雨,土质多为盐碱地,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灌溉条件为树木成活增添了重重障碍,但这里因其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的自然属性,生态环境建设成了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内容。一直以来,格尔木市紧紧围绕“生态优先”这一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结合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谋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暂,干旱少雨、风沙较多,且土质多为盐碱地,这样的环境,对于植物的生长是一种残酷的挑战。近年来,格尔木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风沙少了,雨水多了,空气也清新了,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花卉把这座高原小城装扮得更加靓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源于格尔木人对绿色的渴望和付出。

在第一代、第二代格尔木人记忆里,这个地方只有低矮的土坯房、时常刮得昏天暗地的风沙,一年到头都盼不来几场雨,如今的格尔木可以说是三季有花、四季有树,再也不是过去那个满眼土黄的戈壁荒滩了。

“近年来,我们累计完成国土绿化任务39.11万亩,为全市无偿提供绿化苗木135余万株,实施生态建设项目134个,完成投资5.73亿元。新增林地2.24万亩,新增城市绿地549.63亩。截至2020年底,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2.29%,绿地率达到20.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1平方米,人居环境和生态承载力显著改善。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完成国土绿化任务15000亩,完成人工造林200亩。”格尔木市林草局副局长孙龙海说。

一次次播种、一茬茬新绿,换来了格尔木生态向好、气候变好的良性循环,也丰富了城市绿色底蕴,更激发格尔木国土绿化新动能。孙龙海表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昆仑山国家公园建设,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加强林区及城市绿地管护、扎实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加快推进林草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格尔木市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最开始零零散散的红柳、新疆杨到现在成片的红柳、沙枣、青杨、柳树、云杉、榆树……格尔木绿色“家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从植绿守绿到补齐生态短板,从树立环保理念到创新环保工作,格尔木市积极谋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切实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多措并举,让格尔木的山更绿、水更清。

“今年上半年,我们积极开展国控、省控断面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第二类水源地水质常规监测数据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100%;在大气污染防治中,我们持续推进煤改气工作、持续推进‘散乱污’整治、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2017至2020年共核查补助煤改气525户,补助金额3265.94余万元;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3.1%。”格尔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胡西兵说。

据了解,格尔木市生态环境局还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中,深入做好净土保卫战顶层设计,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验收,深化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进一步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环境监管,积极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这些年,格尔木市民对于气候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雨水多了,天气暖了。据气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1961年至今,格尔木市年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需要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更重要的是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胡西兵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格尔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继续把好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新污染源,抓好《环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不断提高全市生态文明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监察执法检查,继续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强化农用地安全利用、建设用地准入、重金属污染防治、农业面污染原控制等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国家、省、州下达的各项重点任务。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格尔木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生存空间,野生动物的分布、种类、数量有了明显增加,进而为格尔木地区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热门文章

原标题:《格尔木让绿色“家底”更加厚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