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4月CPI同比再涨2.3%,猪肉价格涨了33.5%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2016-05-10 09:43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2016年5月5日,江苏海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疲惫的猪肉贩在打盹。东方IC 资料

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滞涨”的担忧终于有望减退了。

国家统计局5月10日最新发布的2016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2.3%,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PPI环比上涨0.7%、同比下降3.4%,同比降幅比上月缩小0.9个百分点。

对此,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分析,未来随着食品价格进一步回落,前一段时间喧嚣尘上的“滞胀”论调将被证伪。

由于货币政策受到通胀形势影响较大,随着最新经济数据的出炉,业内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观点开始转变。大部分的分析人士都认为,货币政策虽不会骤然转向为收紧,但却也难再延续偏宽松的走势。

“我们认为未来货币政策本身会不收紧,但我们将看到在银行信贷方面将回归稳健。”章俊说,一季度天量信贷的局面将不会持续。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也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宽的情形在未来一段时间很难出现,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将不及之前。

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3.5%,拉动CPI约0.75个百分点

对于最新的CPI和PPI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做了解读。余秋梅称,从同比看,CPI同比上涨2.3%,与上月涨幅相同,猪肉和鲜菜价格同比涨幅依然较高。

统计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3.5%,影响CPI上涨约0.75个百分点。4月份鲜菜价格与去年同月相比价格依然较高,同比涨幅达22.6%,影响CPI上涨约0.56个百分点。

但需要指出的是,鲜菜价格上个月的同比增速达到了35.8%,这也意味着鲜菜价格同比增速在天气回暖后出现了大幅回落,对CPI同比增速的影响也从上个月的0.92个百分点下跌至0.56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食品价格未来整体会继续回落,其中特别是短期内随着天气转暖会造成鲜菜价格将进一步显著回落,同时随着猪肉供给改善并逐步进入消费淡季,猪肉价格也将见顶回落。”章俊表示。

此外,余秋梅还分析,受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影响,部分服务价格上涨,飞机票、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5.2%和2.2%。

房地产和基建行业刺激企业补库存,带动PPI回暖

在PPI方面,余秋梅介绍,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变动的特点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如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涨幅扩大;二是石油加工业价格环比止跌回升,由上月下降0.2%转为本月上涨1.0%;三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章俊认为,4月PPI数据的回暖与月初公布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购进价格指数”的大幅继续走强趋势一致。“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和最近美联储加息预期弱化刺激下国际油价和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有关,另一方面年初更为重要的是年初以来政府对包括房地产行业以及基建等相关行业的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以及短期内去产能的预期弱化,也在客观上刺激了企业补库存的需求。”章俊说。

至于PPI反弹趋势可否持续,章俊表示,未来,随着补库存需求告一段落,实体经济需求面是否出现实质性改善将是决定PPI反弹可持续的决定性因素。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表示,PPI乐观估计12月可能恢复到零增长,但更倾向于认为收窄到-1%,全年在-3%左右。

天量信贷局面难以持续,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

受通胀数据影响,货币政策的走向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另一些值得关注的数据是,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高达4.61万亿元,同比多增近万亿元,甚至超过了2009年一季度的4.59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而M1也于2015年三季度开始突然加速,今年3月跳升至22.1%。这些数据也曾一度引发了市场对于刺激政策是否将持续加大的猜测。

然而,5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权威人士访谈中反复强调了货币政策要稳健。这无疑打消了此前市场对于政策刺激力度的疑虑。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货币政策重回稳健,这就意味着宽松力度或许不及之前,但也同时意味着不会就此收紧。

章俊预测,由于现实问题是积极财政政策在实际实施中空间有限,因而未来货币政策本身会不收紧,更多的是在银行信贷方面回归稳健,如今年一季度天量信贷的局面将不会延续,也就是所谓的“紧信用”。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由于权威人士表示不存在滞涨基础,通胀仍需观察,这意味着货币宽松不会因此转向,但考虑到增长企稳,宽松的确边际减弱。

李慧勇也表示,一季度有企稳的迹象,所以目前货币政策暂时处于“观察期”,短期收紧概率较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