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会议|华东师大:新文科视野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高峰论坛

翁源
2021-09-27 09:3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2021年9月24日至9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联合举办“新文科视野下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26所高校的30余位专家齐聚华东师范大学,围绕新文科视野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深入探讨了“新文科视野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现状与未来”“新文科建设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术跨域与国际视野”“面向新文科的汉语言文学一流本科专业点及课程建设”等多项主题,共商“新文科”发展大计,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会。

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致开幕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教授致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汤拥华教授主持。

工程院院士谈“新文科”浪潮与中国语言文学的先进性

“人文关怀、探索未知、服务社会,是新文科永恒的使命。”开幕致辞中,钱旭红院士阐释了对“新文科”及中国语言文学的理解。为什么要发展“新文科”?钱院士认为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是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两个世纪之问,实际上尖锐地戳中了古中国忽视形式逻辑,缺乏健全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尚缺乏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痛点。

“新文科”建设,既面临种种挑战,也蕴含着不容错失的发展机遇。基于此,钱旭红院士带领华东师大专业的教师团队开启了发展“新文科”的有益探索,在筚路蓝缕的实践中,华东师范大学借助自身深厚的人文传统,积极推动学科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效,同时也深化了对“新文科”的认识。

“新文科建设需要强化使命意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中西融合,传承创新,开拓新领域新方法新模式,通过学术卓越、追求育人卓越,进而推动新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新时代的文科人才。”钱旭红院士以此总结。

“新文科”建设,文科是建设的主要对象。立足华东师大中文系及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改革,钱旭红院士指出,中文是中华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第一大重要特征,但中文的多义性,却让其长期背负了不严谨的误解,这源于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思维模式的误导。而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概率性、非定义的思维方式已经广泛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站在量子思维的角度审视中英文,“中文应该是一种超越经典牛顿逻辑思维的语言,更体现量子逻辑的特点。其拥有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多的可能性,其真正含义判断不仅仅取决于词句本身,也取决于词句的上下前后文及语境,所以中文既言简意赅又丰富多彩,一词多意,一语双关,一语多关,春秋笔法,异彩纷呈”。他赞扬了中文使用高效、意涵丰富的特点,从科学家的视角观察到中文在未来的生机,同时指出“把中文研究和我们的现代科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中文更多的现代性,这代表着新文科中文研究的一种尝试”。

为推进“新文科”建设而行动着

2021年正值华东师大建校70周年,华东师大中文系建系70周年,也是国家“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大变革孵化着“新文科”。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教授介绍,为响应国家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号召,华东师大进行了诸多探索。2021年,钱旭红校长领衔的《基于新文科建设的文史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和路径探索》,获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在此项目引领下,华东师大以中文系牵头,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合作、西部边疆地区数所高校加盟的文史哲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正式启动。未来,计划将以文史哲深度融合为抓手,将面向新文科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感谢大家对本次会议所做的精心准备,我能够感受到今天大家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带着观察来的,带着思想来的,各位既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专家,又是新文科建设的探索者和引路人。”文贵良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参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将为华东师范大学乃至全国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提供重要的建议,期待这次高峰论坛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场会议。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教授在致辞中回忆了论坛筹办的艰辛,感谢大家克服疫情的重重阻碍,跨越万水千山前来赴会。其次,朱教授真切地表达了自去年开始被任命为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院长之后,自己对国汉院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观察和思考。朱教授总结此次论坛一方面是讨论新文科如何建设的会,期待聆听各位专家的高见,同时也是一次建立友谊的会议,“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希望大家在论坛中畅所欲言,尽兴而归。

建设“新文科”的“道”与“技”

论坛共分五场,来自各大高校的专家们从不同视角阐发了对“新文科”建设的理解和思考。

在梳理“新文科”视野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现状与未来时,华东师范大学陈大康教授回顾了北大、清华等学校文理融合的教学历史经验,并认为:“新文科”建设有两个层次,融合也好,交叉也好,一个是道的层次,一个是技的层次,技就是技能,道就是思想和方法。推进文理融合不能仅停留在“技”的层面,更应注重“道”的融合,改进文科研究的思维。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王宁教授着眼于国际比较文学的新格局与中国的贡献发言。王教授首先分析了当前全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指出比较文学现今的研究主要有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及正在崛起的中国学派。通过回顾法国、美国的研究历程及其不足,王教授提出“具有范式意义的文章应该出自中国学者的手笔”,因为“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确定了中国的本土立场”。

东北师范大学王确教授则从融学科、超学科和用学科三个方向总结“新文科”建设的探索,特别强调“三个坚守”:第一不能奢望包罗万象;第二以中文为中心,以人为目的,守正创新;第三坚定文化定力,避免在全球化中随波逐流。

“新文科建设,一是循序渐进,二要守正创新,三要有国际视野。”在讨论“新文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时,吉林大学文学院徐正考教授以《左传》中的一个例子,分析古代文学中的跨学科思维,提醒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中,要注重继承传统。

同样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剑澜教授则分享了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经验,并提出了几点思考:第一,对于古文字学而言,培养出能够认得别人不认得字的高级专家一定是极少数的,因此设置合理的招生人数是应该被关注的问题;第二,新文科建设要求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如何制定培养方案,如何确保学生顺利升学都是尚待解决的。

学术跨域与国际视野,是“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吴俊教授从学科目录设置的角度讨论这一问题。吴教授认为,要了解在“新文科”的发展,我们必须注意中国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它的现状。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引驰教授在国际视野的层面展开论述,他认为,从学科内部来讲,现在中文实际上是一种母语,而且是母语的文学和文化的呈现。因此,从更大的视角上去明确中文学科,可能能够更好的知道它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杜晓勤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建设“新文科”方面的努力和经验,具体在三大学科平台建设、打造本科教学基础课及核心课、建设拔尖基地等,其树立了“新文科”建设方面的范式和标杆。

讨论到面向“新文科”的汉语言文学一流本科专业点及课程建设时,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的肖瑞峰教授谈及地方工科院校在课程建设中的困难与探索。肖教授认为,应该逐渐形成教学行政为主导,学生评价为主体,教学督导为辅助的教学评价系统,不断提升学校评价的质量,把学生评价转化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动力,以及课程建设的资源。

“‘新文科’其实就是一种理念,我们建设我们的学科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我们不能把‘新文科’的建设当成一种范式,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对于‘新文科’的认识和对于‘新文科’发展的路径应该是不同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立军教授在最后的圆桌论坛中强调,建设“新文科”,要用现代的手段去拓宽研究的视野,去挖掘中文学科本来所具有宽广深厚的内涵。

论坛在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新文科”建设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但前途是无限光明且充满希望的。“以卓越学术,培育卓越人才”,华东师范大学将始终坚守初心,并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在“新文科”建设中踏实耕耘,争创辉煌。

    责任编辑:丁雄飞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