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检察日报谈湖南学校变质饭菜:严防校园食品监管习惯性失守

周畅、刘旸/检察日报
2016-05-11 09:19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学生们在崭新的小伙房里用餐,炊事员为孩子们加菜。 东方IC 资料

检察日报5月11日消息,校园食品安全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强化卫生管理,健全管理链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机制。同时,学校要向家长敞开大门接受监督,从农贸市场采购开始,涉及校园食品安全的所有环节都向家长委员会开放,全流程晒在阳光下。

日前网曝湖南一学校给学生吃变质饭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因家长一次“突击参观”暴露在公众视野,尽管没有造成学生食物中毒等恶性后果,但也足以让家长揪心。

据爆料网帖称,该问题的发现是由于学生向家长反映食堂发霉饭菜的情况,家长才突然到学校食堂“参观”。尽管校方事后表示整改,但让人后怕的是,如果没有学生及时反映和家长“突击参观”,发霉饭菜是否会继续摆上食堂餐桌、直至造成恶果?

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社会各界关心,曾多次引发轩然大波。2015年7月,云南一幼儿园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83个孩子入院检查治疗;同年9月内蒙古一学校疑似饮用水污染,致14名学生住院。2014年5月,海口一幼儿园发生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69人符合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如此看来,在校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的确令人忧心。

保障学校食品安全不能只靠事后补救、事后重视、事后调查,更不能在付出健康代价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师资力量、硬件投入一样,学校食堂管理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容不得半点侥幸和马虎,除严格监管与自律外,学校还要用好社会监督,这其中就包括家长委员会参与的力量,将家长“突击”机制化、常态化,把工作做在前面,确保万无一失。

管好学校食堂难在何处?不外乎企业逐利、学校失职、部门缺位。从招标采购、厨师资质到食堂卫生环境,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此次事件涉事各方显然没有像学生家长一样,将学生食品安全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没能做到严格把关、准入和监督,最终导致“习惯性失守”。

食材品质有优劣,生命健康无贵贱。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强化卫生管理,健全管理链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机制。除校长陪餐等可以考虑纳入常态化的预防措施外,学校要向家长敞开大门接受监督,从农贸市场采购开始,涉及校园食品安全的所有环节都向家长委员会开放,全流程晒在阳光下,有利于清除校园食品监管“盲区”,保障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