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科学家证明寨卡病毒直接导致小头症,成果被“并行”发表

齐芳/光明日报
2016-05-12 07:03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巴西伯南布哥州,一个四个月大的小头畸形女孩。 东方IC 资料

光明日报北京5月12日凌晨消息,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寨卡病毒和新生儿小头畸形密切相关,但始终没有科学证据支持。我国神经生物学家与病毒学家合作,首次建立了寨卡病毒小头畸形动物模型,证实了寨卡病毒可以直接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这一成果于北京时间12日凌晨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上。

这一研究团队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副研究员联合领导的。

许执恒说:“我们用玻璃纤维针将寨卡病毒直接注入正在发育的小鼠胚胎中,3天后发现寨卡病毒增加了300多倍,而且病毒直接感染神经干细胞,抑制了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5天之后,小鼠胚胎的“脑部”神经元开始大量死亡,“我们之后对小鼠的脑部进行了解剖,发现脑腔变大、脑皮层变薄,表现为典型的小头畸形”。

同时,研究团队还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小鼠和它们未感染的“兄弟姐妹”进行了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对比分析。许执恒说:“我们发现感染寨卡病毒后,大量与发育有关的基因表现出明显的异常。”

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但提供了研究寨卡病毒导致小头畸形的动物模型,还为进一步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机制和相关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许执恒说:“接下来,我们将对‘病患’进行长期观察,看看由寨卡病毒导致的小头畸形和其他情况导致的小头畸形有什么异同”。秦成峰说“我们期待能研发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或疫苗。”

■记者手记:

寨卡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成为全球相关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就在北京时间5月12日凌晨,《自然》也发表了巴西科学家以小鼠为模型的研究;华盛顿大学的相关成果据说也已经被《细胞》杂志接收。

秦成峰介绍,他们与巴西、美国科学家采取了不同方法,“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研究方法是给小鼠母体注射寨卡病毒。那么从感染孕鼠到胚胎感染再到小头畸形,这中间是有‘黑匣子’的,科学家们依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们是直接把寨卡病毒注入小鼠胚胎,取得了寨卡病毒和小头畸形之间直接相关的证据。”许执恒说:“巴西、美国科学家采取的方案,我们在预实验中都做过,但我们放弃了这种思路,转而用了在科学上更直接但在技术上更难实现的方案。”

这与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技术优势有关。许执恒说,中国科学院在这方面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平台,“小鼠怀孕初期子宫几乎不可见,但我们用玻璃纤维针可以准确打到胚胎上,这种技术很多国家还不具备,或者用得没有我们好”。

然而,即便有科学和时间上的领先优势,中国另一个科学家团队的文章还是被顶级杂志拒稿,只能转投其他杂志。其实他们的工作与发表在《自然》和《细胞》上的研究非常类似。“率先”变成“并行”,这并非个例,很多时候,中国科学家还是被国际期刊“区别对待”。是什么让中国科学家把成果投向国外期刊?这种“区别对待”什么时候才能消除?或许,这是我们在为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成果喝彩的同时,更应该思索的问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