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青报:市场经济地位之争是实力之争,要让别人找不到借口

潘圆/中国青年报
2016-05-14 16:10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在斯特拉斯堡举行。

546名欧洲议员赞成,28票反对,77票弃权!5月12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尽管这项决议没有法律效力,但的确给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蒙上了阴影。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经济低迷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让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这让中国正在推进的改革以及处于下行中的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

现实让人警醒。尽管我们与欧盟等国家的国际间合作与交往在不断推进,我们也收获越来越多的信任与理解。但是,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不得不说,即便站在利益的天平上,欧洲议会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也是不明智的,特别是在中欧贸易蛋糕越做越大的情势下。目前,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之间的日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中国市场越来越成为欧洲众多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来源。有关专家指出,利用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给欧盟带来的实际收益,充其量每年数亿美元,而且是以破坏中欧正常经贸关系为代价的。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舍本逐末、舍大利算小账的作法实非明智。反思自己还是一味怪罪他人,考验的是人的心性、国的气度。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多年来在经济改革上的努力被广获认可。而欧洲议会的一些议员之所以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上设置障碍,实际上是不想放弃“反倾销”这一利器。

市场经济地位并不必然和反倾销挂钩,但如果出口国不被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按照WTO的相关规则,意味着发起国将引用“替代国”的成本数据等计算所谓“正常价格”,进而确定倾销幅度。而有赖于“替代国”做法,欧美等经济体在对华产品反倾销过程中将获得更大可操作空间,中国企业在多个反倾销案件中将由此陷于被动,被征高额反倾销税。据统计,当前欧盟73起反倾销案中有56起涉及中国产品,包括钢铁、机械、化工和陶瓷等。

客观地说,反倾销虽然给中国的一些产业、企业制造了障碍,但是对中国经济根本的影响实则有限。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存度大为降低,2015年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66.4%。中国正逐渐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上做文章,只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一个表现。事实上,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直标榜“贸易自由”的欧美国家越来越执行双重标准。一方面他们呼吁全球化,主张要素自由流动,提升效率;一方面他们又厌恶全球化的风险,对自身在一些领域竞争力的下降闭目塞听,把责任推到新兴经济体身上。此次欧洲议会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上的态度,是“拒”还是“惧”?其实暴露了欧洲在新兴经济体崛起时的矛盾与惶恐。

所谓中国倾销将会加剧欧洲失业的担心,缺乏充分依据。据统计,欧盟提起的56起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影响到的相关就业岗位约25万。而欧盟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显示,仅在2011年对华出口中就为欧盟创造了约30万个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面对过剩产能、库存压力,中国政府采取的策略远非倾销,而是以供给侧改革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强调坚决处置僵尸企业,目的就是要在生产的源头、供给的源头去除过剩产能。为了安置企业员工,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然而,我们仍然面临各种误解与质疑。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并不是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者,更非主导者。规则的制定权,仍然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里。这其实加剧了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也让我们在经济贸易纠纷中处于不平等地位。继WTO之后,美国又在构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这些新的规则一旦成为国际间通行的准则,中国势必再度面临当年“加入WTO”一样的考验。

市场经济地位之争是利益之争更是实力之争。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要在国际关系、规则制定上赢得更多的支持与同盟,归根结底要练好内功,提升实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其着眼点也在于提振国内消费市场,从供给侧改革发力,提升消费品品质,带动制造业的整体升级。

外部压力巨大时,也是改革深化时。越是艰难时刻越是要有定力,越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如今,供给侧改革和“双创”正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翼”。中国产品在一些国家受到倾销的质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产品还在同质化竞争,没有更强的竞争力。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产品的竞争力,让别人找不到借口,归根结底靠的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靠的是创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