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许建宇:做一个平凡和快乐的人

许建宇
2021-09-28 18:44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各位新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好!

学院让我在开学典礼上代表教师作一个发言,盛情难却,我只好应承下来,但我想学院肯定是找错了人。因为在这样一个具有高度仪式感的场合,教师代表通常需要发表的是一篇激情满怀、励志奋斗的雄文,而鄙人距离退休只剩三年半了,至今仍是一个“千年”副教授,可见我在“职场”上混得是有多么的不堪!

鄙人这种惨痛的经历,似乎确凿证明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生动说明了“老来苦,才是真的苦”。所以,如果一定让我发表一通励志的感言,我只能以自己作为反面典型,谆谆告诫广大新生学子:发力要早,莫负韶华!

当然,这样说多少有一点玩笑的意思,因为鄙人的日子虽然没有过得风生水起,但我也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我依然向往着快乐,过着还算快乐的生活,甚至这样的生活还被本院一些师生心生羡慕呢。

说实话,我比较反感在开学典礼或者毕业典礼上,一些成功人士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同学们絮絮叨叨地传授人生的宝典。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本人的日子过成现在的样子,是靠听了谁的一场开学讲话或者毕业讲话吗?完全不是啊。所有的人生经验,都是靠自己积累的;所有的人生感悟,也都是靠自己体悟的。

尴尬的是,今天我的发言似乎恰恰要担当传授人生秘籍的使命,但我真的不愿意这样做,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而已。本人这大半辈子的心得,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要做好平凡的自己,并在平凡中寻找到快乐。

首先,一个平凡的人,应该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实际能力的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能做的,便是在有限的能力中,尽力地去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儿。平凡不等于平庸,但平凡并不刻意地去追求成功。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人任教35年了,虽然没有成为一线法学大咖,但有一件事还是颇为值得自豪的:法学专业有16门核心课程,每门课都有自己的团队,唯独“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这门课,自本院1980年恢复建系以来,在下就像一个“学术个体户”,单枪匹马地扛起了本门课程所有的教学科研任务,真正实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人境界。教学是个良心活,干得好不好,学生最明白。我最朴素的想法就是,上课要对学生负责。本人已经连续三届获得学院泽大“吾爱吾师”奖项,这便是来自同学们对我工作的肯定。

其次,一个平凡的人,应该是心态平和的人。我始终觉得,每个人的幸福总量应该是相差无几的,所以,得与失也是会平衡的。你得到一些东西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反之,你失去一些东西时,也会得到一些东西。一个人不能索取太多,不能“要性”过重。适当地放弃一些东西,也应该成为漫漫人生路上的一种选项。

以本人为例,我不买小车,每天骑车出行、晨游西湖,换来了开心和健康;我推掉了不少实效不大的学术活动,换来了独处和静思;我放弃了职称和科研上的一些“挣扎”,换来了在家喝点小酒的闲暇和安然入睡的呼噜声。我这么说可能会让人觉得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但我想说的是,在“内卷”如此严重、人心如此浮躁的当下,与其一味催人奋进致使“心态崩了”,还不如做一些类似“双减”的工作更有意义。简而言之,人生该做“加法”的时候就做“加法”,该做“减法”的时候就做“减法”,不能一辈子只做“加法”题。

第三,一个平凡的人,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我是搞经济法和劳动法的,有时经常会出现这两种学科思维定位带来的恍惚感。以外卖送餐员为例,若从经济法的消法角度而言,送餐员所代表的是强势的经营者一方;我从网上订餐,是属于弱势的消费者一方。但是,若从劳动法的视角而言,送餐员所在的平台企业是用人单位,属于强者;而送餐员是劳动者,他又是弱者。

再如,现在不少学者呼吁要把外卖送餐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都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以保障他们的劳动权益。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外卖送餐员适用劳动法,则他们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送餐就应该别获得两倍工资、三倍工资的加班费。由于人工成本大幅上涨,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是否愿意在休息休假时间里花更多的钱来订餐呢?举这两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待人处事,不能只想到自己,不能“一根筋”,试着换一种视角来考虑问题,你就可能会豁然开朗。

最后,一个平凡的人,应该是快乐的人。生活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的意义,甚至有时是艰难的,很多意义是制造出来而附丽于生活之上的。快乐需要我们去发现,快乐其实也很简单。

仍以本人为例,早餐时在食堂吃到油条和咸豆浆,就觉得一天元气满满;在朋友圈发了一堆晨游的照片,收获很多圈友的点赞,顿时感觉良好;在浙大选课神器上看到学生对本人“江湖人称许萌萌”、“长得像巧克力豆”的匿名评价,全身都嘚瑟了起来。正能量也是活一天,负能量也是活24小时,那么何不让自己活得更有正能量一点呢!

发言至此,按照常规套路,就该引用著名哲人或者法学家的金句了。但我读书少,实在想不出几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就以一首歌的歌词作为结尾吧。这首歌叫做《只要平凡》,我第一次听到时就很喜欢,而且从中听出了平凡所蕴含着的沧桑和震撼,最后一段歌词是这么写的:“不要神的光环,只要你的平凡。此心此生无憾,生命的火已点燃。”

谢谢大家!

(作者许建宇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本文原题为《许建宇:做一个平凡和快乐的人——在2021年9月13日学院开学典礼上的发言》,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法学青年”,澎湃新闻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蔡军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