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川男子杀妻逃亡20年:开三家公司,做到昆明某报社中层

熊浩然、辛亚洁、蒋波/封面新闻
2016-05-18 12:56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潜逃20年后,侯杰被警方抓获并带回四川乐至。  本文图片均为 华西都市报 图

封面新闻5月18日消息,四川资阳市乐至县公安局5月17日通报,20年前,侯杰及其妻子同为乐至县某中学教师。因为感情纠纷,1996年寒假中,侯杰杀死自己的29岁的妻子后,逃亡至云南昆明隐姓埋名,并再次结婚并育有2个女儿。逃亡20年里,他先后做过导游、云南某报社经营总监,先后开过3家公司,年收入上百万元,被警方抓捕时,他是一家企业管理公司老总。

当日,侯杰的事在他的朋友圈子里炸开了。

“什么?他涉嫌杀人?没开玩笑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同事说,据他所知,侯杰离开他之前供职的昆明某报社至少有四年的时间了,因为并不是一个部门的同事,所以对他的了解多是通过同事圈里的传言,“听得最多的就是人比较低调。”

“离开可能有四五年了。只听说他因为提成的事和领导吵过架。”如今还在负责维护该报官方微博的王先生说,因为接触不多,他对侯杰这位前同事也不太了解。封面新闻(thecover.cn)记者辗转打听后发现,许多知道侯杰的人对他的印象止步于“做旅游的,四川人”,对的性格和行事作风都“不了解”“不熟”。

侯杰在看守所写下的两首忏悔诗。

而一些认识侯杰的人都说,他从来不会说自己家乡的事。一名与侯杰同一时间进入该报的李姓编辑回忆,四川老乡的聚餐侯杰一般都不参加,偶尔聊到家乡他也会借故东拉西扯,他也不向人透露老家具体是哪里的。而且其人此后行踪不定,经常变换电话、地址。有人说,“他离职后去过成都,常来昆明,总是说在做几个亿的大项目。”一些昆明本地与侯杰打过交道的媒体同行称,对侯杰的印象并不太好:说话不靠谱,爱说大话。

现在仍在媒体工作,和侯杰同为四川老乡的一名记者,直接婉拒采访并直言:“实在不想谈这个人渣,骗子。”

尽管与报社的同事有交情的不多,事实上,自从1998年潜逃至昆明,该报却是侯杰供职最长的单位,如今在网上还能搜索到2003年他作为记者所采写的旅游新闻。一名曾与侯杰在同一个部门共事的同事说,侯杰曾经在该单位三进三出。

据了解,侯杰最初是云南另一家报社专做旅游新闻的记者,在此之后,他进入昆明某报经济专刊部,任经济专刊部副主任,专事旅游业务的经营,同时兼管其他业务。但一段时间过后,侯杰却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离职了。

指认现场时,侯杰为亡妻下跪。

第二次进入该报,侯杰承包了该报餐饮旅游版面,这与一些业内人士“他做经营广告”的说法相符。据这名记者介绍,就在这段时间内,侯杰因挪用广告款项与报社起了纠纷,“就是他在一些广告款项上说不清楚”,因为此事,侯杰再度离职。这名记者回忆,“报社还向他要过钱。”

侯杰的第三次回归虽然与单位还有业务关系,但人已不属于报社。据一位在昆明地产界工作多年的何姓记者介绍,当时报社地产业务外包,侯杰在地产代理公司任业务总监。

【相关报道】

中学老师杀妻后逃亡20年,开3家公司年收入百万

2016年4月,23岁的小雨(化名)得到警方的消息:20年前,杀害她妈妈的凶手落网了,凶手正是她的父亲。

从20年前案发现场留下的书信,小雨早知道杀死妈妈的凶手就是自己的父亲。当时她不满3岁,爸爸妈妈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她从此跟着舅舅和外公外婆。

5月17日,资阳市乐至县公安局通报,20年前,小雨的父亲侯某及其妻子,同为乐至县某中学教师。因为感情纠纷,1996年寒假中,侯某杀死自己的29岁的妻子后,逃亡至云南昆明隐姓埋名,并再次结婚并育有2个女儿。逃亡20年里,他先后做过导游、云南某报社经营总监,先后开过3家公司,年收入上百万元,被警方抓捕时,他是一家企业管理公司老总。

校园发生惨案 女教师陈尸沙发坐板下

1996年1月28日,上大二的杨木易(化名),和父亲再次来到乐至县某中学,找在这里的任教的姐姐玩耍。姐姐仍不在家,“连续8天都不在家,感觉不正常。”杨木易说,他决定翻进房间去看个究竟。

从邻居家翻入姐姐在学校的宿舍后,杨木易发现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卧室的正中间放着一封作业本纸写的信。“看到信我懵了,都吓傻了。”杨木易说,信是姐夫亲笔所写,心中说将他的姐姐杀死了。“我马上打开床头的立柜,里面没人,我回头看见沙发的坐板翘起来了,姐姐应该就在下面。”

杨木易不敢在房间久留,跑出房间,和父亲找到学校领导,领导立即报警。

接到报警后,乐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立即赶到案发现场。死者倒在客厅的沙发上,尸体被压在沙发的坐板下方。现场除了倒地死亡的受害者和一滩血迹以外,没有留下任何关键的线索。

民警立即拉起了警戒线对现场进行仔细勘查。经过现场勘查和法医学鉴定,死者年龄在29岁左右,因头部、面部被利器多处砍伤导致失血过多而死,死亡时间约在8天前,即1996年1月20日晚7时许。

在对案发现场周边群众和学校老师进行走访调查后了解到,警方确认死者杨小易,是该中学的一名老师。她的丈夫也曾是该校教师,但已不知去向。

现场三封书信 锁定丈夫嫌疑最大

民警进一步深入调查中发现,1月20日当晚,杨小易曾与其丈夫侯某发生过激烈争吵。现场三封书信也进入了警方的视线,警方走访确认,三封书信确为侯某亲笔所写。

“一封信写给妻子的。”办案民警说,给妻子的信里,表达了对妻子的爱与恨,回忆了与妻子相爱相恋的美好时光,也有对妻子、岳父岳母和女儿的愧疚。另外还有两封信,一封写给自己最好的朋友,让其帮忙照顾自己才2岁半的女儿;一封是写给自己的“情敌”的,他怀疑妻子出轨,表达了对“情敌”的不理解,对妻子的不理解,“对情敌他是出于自己的怀疑,也是他们夫妻感情破裂的诱因之一。”

办案民警说,书信写在侯某杀害妻子之后,他在信中也表述了自己因感情纠纷杀害妻子的事实。“3封信3000多字,文采非常好。”

“乐至范围内没有了侯某的踪迹,我们马上赶往他的老家。”民警说,他们赶到南充仪陇侯某老家时,亲朋好友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我们在成都各大车站布控的民警,也没有他的踪迹,他消失无影无踪。”

“这时我们确定,侯某作案的嫌疑最大。”办案民警开始展开对侯某的追踪,但收获甚微。

20年不懈追踪,2000“侯”姓人中锁定真凶

乐至县公安局副局长唐成说,20年来,每年都在对该起案件进行追踪,“每年过节,民警都会去他的老家蹲守,但他一直没有回来。”

唐成说,案发20年,公安局换了7任局长,此案的线索一直在收集中,“他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住址,我们动态掌握,分析他可能回家的节点蹲守,但仍一无所获。”

2016年伊始,乐至县公安局判断,“侯”姓在全国属于较少的姓氏,“因为传统,很多嫌疑人改名也不会换姓,我们决定大海捞针试试。”唐成说,经过查询全国40-50岁“侯”姓男性,共搜索出2000多人。

接下来,民警拿着嫌疑人照片,按个比对人口信息库中的户籍照片。“侯某戴眼镜,爱穿西装打领带,这个习惯他改不了。”乐至县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刘德福说,2个多月的比对中,他们发现了这样特征的男子,户籍信息在云南昆明,仅年龄比侯某小3岁。

“再一查侯某的父母,2008年他们坐飞机去过一次昆明。”刘德福说,侯某的兄弟姐妹也有过乘飞机去云南的记录,“他的父母家境并不富裕,坐飞机去了云南,应该不是某种巧合,嫌疑人有可能就在云南。”

随后,刘德福为首的专案组成员抵达昆明,在一个小区内,经过数日蹲守,可疑男子出现。“正面看到他时,我们确定他就是侯某。”刘德福说,他们在正在买早餐的侯某抓捕归案。

逃亡20年,开了3家公司年收入上百万

4月18日,侯某被抓获后,被带回乐至县公安局进行审讯。

侯某交代,1992年大学毕业后,他与相恋多年的大学同学杨小易,一起被分配到了乐至同一所乡镇中学教书。两人同时于当年在乡镇上结了婚,婚后不久两人便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让妻子和孩子能够生活得更好,侯某在学校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后,便外出务工。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的关系也逐渐出现了问题。在外务工的侯某某从旁人口中听到妻子杨某与他人有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两人为此发生过多次争吵。1996年1月20日,酒后争吵后,他用斧头将自己的妻子砍了20多下,直到8天后被发现已经死亡。

5月17日,封面新闻记者在乐至县看守所见到侯某,47岁的他头发和胡子已经花白,他一直皱着眉头,用普通话回忆过往时,一直闭着眼睛。

“案发后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我就到跑到了昆明。”侯某说,到昆明他先跟流浪汉一起,住桥洞、捡食垃圾,“半年多以后,我觉得跟他们不是一个层次,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随后,侯某找了一份导游的工作,很快做得风生水起,接的团越来越多。“四川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害怕了,不敢与四川人接触,特别是内江、资阳的人。”侯某说,他主动辞职,又去考上了当地一家报社的记者。

侯某做了4年记者,很快成了报社中层,成为报社的经营总监。“以前当记者可以埋头采访不出镜,这样不行了。”侯某说,当了总监后,应酬和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机会多了 ,他又害怕了,立即辞职了。

“利用在媒体结识的各种人脉关系,我先后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一家传媒公司。”侯某说,公司很快做大,一年收入数百万,“我又怕了,另外开了一家企业管理公司,专门做国外的业务。”

被抓时,侯某刚刚回国不到一年,“这些年,我一直接触自己能够掌控人。”侯某说,他不敢告诉自己现任妻子自己的过去,不敢跟父母兄弟姐妹联系,“每年过年妻子说回我老家,我都说老家已经没人了,不让回来。”

“我对不起乐至的女儿,对不起杨老师。”侯某说,每逢佳节,思念曾经的妻子时,他独自跑到小区楼顶焚香烧纸,暗暗流泪,“云南的女儿取名字,也和乐至女儿名字差不多。”

“云南的大女儿今年高考,二女儿明年高考,我对不起他们。”侯某说,今后的岁月中,希望这两个女儿,像他们的大姐一样自强自立,“我对不起他们母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