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答】眼睛干,可以点眼药水吗?

2016-06-06 17:19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问:为什么空调吹多了容易感冒?

答:吹空调就是吹凉风,吹凉风就容易感冒。

阴虚型内热体质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因为阴虚型的人最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也就是常说的病毒易感染人群。吹空调感冒的一般都是外寒内热,是体温对感受温差调节不及时造成的症状。所以一定要注意当自己比较热、大量出汗时不要吹空调。

吹空调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空调的风不要对着人吹,一般设定为摆动风,在空调周围最好放上一盆水以增加湿度。空调温度一般宜设置在26℃,比较热时最好也不要低于24℃,这是人体调节范围可接受的程度,如果过低,可能会给身体的调节带来压力,容易感冒。出大汗、醉酒、洗过头较湿的人群不宜吹空调,大汗、醉酒、洗头都会让毛孔放松、放大,大汗时体内温度较高,吹空调快速降温,人体调节会跟不上,醉酒之后最好是安排到通风、室温的地方即可,夏天宜让醉酒的人发汗出酒,不宜在空调间里休息,空调间容易造成醉酒的人脑中风等现象。洗过头就吹空调容易头痛,自己一定要注意。

吹空调感冒的病症一定不要拖着不看医生,空调病不是身体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是因为身体神经系统紊乱造成的,一定要第一时间吃药治疗,拖着不看病对空调病来说只会加重病情。

发汗阶段最好是大量饮用膏汤,驱寒的同时祛湿气,滋阴补阳,尽快达到体质平衡。可以自己做些大骨汤配冬瓜或脆山药,一起煲汤效果最好,你也可以试着用棒骨做汤。另外喝粥也是一种平衡身质的做法,比如山药薏米芡实粥就是很不错的选择。平时多喝开水,在空调间自己面前放杯热开水也是一种调节微环境的方法。空调感冒一般发汗后就会减轻,如果出现咳嗽、咽痛、浑身乏力就要注意请假休养了。

(杨铭 吉林大学医学硕士)

问:眼睛干,可以点眼药水吗?

答:眼干乱滴眼药水,小心招惹青光眼。

干眼症病人中约有三成患者会出现眼睛充血的症状。可是临床上有些患者发现自己眼睛出现干痒、充血的症状,便认为得了结膜炎,随便买一些眼药水缓解症状,一段时间后非但不能缓解症状反而会让眼疾加重,引起了药源性结膜炎。

虽然结膜炎和干眼症乍看相似,但其实有着很大不同。感染性结膜炎是指结膜受到感染,通常是由细菌、病毒、花粉、灰尘等引起的。而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量和质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它不是感染性炎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如果不去医院进行诊断,自行购买消炎药水治疗,反而容易破坏自身的泪液层。

目前市面上的眼药水大多数含有防腐剂进行保质,如果长期使用,会刺激眼睛,破坏泪膜的稳定性,加重眼睛的不适感,甚至损伤角膜。

即使明确了自己是干眼症,也不能随便点眼药水。因为根据干眼症病情程度的不同,治疗原则是不同的。轻度的干眼症只要注意休息、改变室内干燥环境、避免风沙的刺激、减少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等就能缓解,如果通过休息、改善环境等措施还是不能缓解,就要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据了解,合格的人工泪液是模拟人泪的成分,最重要的是里面不含抗生素、血管收缩剂等。因为对于干眼病患者来说,眼泪是最有效的缓解物。

此外,眼药水的用量有讲究,不应过于频繁。有些人急于求成,频频滴眼药水,甚至一个小时滴好几次,这样只会加重症状。

对于“电脑族”们来说,干眼症的产生往往是因为长期不合理的用眼所致。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眼睛、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才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因此平时切忌长时间连续用眼,一般盯着电脑屏幕1小时就要休息5至10分钟;使用电子产品或开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多眨眼,使眼球保持湿润,让泪膜不会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对眼球失去保护力。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搓眼睛。

同时注意调整电脑的摆放位置和显示器角度也很重要。相关研究提示,电脑放在眼睛水平视线以下的位置可以减少泪液的蒸发,有效缓解眼部干涩。以30度的幅度俯视屏幕,这样一来,眼睑微微下垂,眼睛不必睁那么大,可减少眼表暴露于空气造成泪液蒸发的表面积,预防干眼症发生。而这个俯视的办法,对于看书看报或者看电视时,同样有效。

此外,还要少开空调,适当使用空气加湿器,或开空调时在正对着空调风口的地方放盆水,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适时开窗透气,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饮食方面,要多饮水,保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减少水分流失,建议可用枸杞子、菊花泡茶。

(王方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