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年这些大师已离我们而去,他们留下一个时代长长的背影

张漫子/新华网
2016-05-27 17:59
来源:澎湃新闻
逝者 >
字号

新华网5月27日消息,2016年的时钟走过还不到一半,曾代表一代人文化情绪和集体记忆的大师,好几位已经驾鹤西行。给我们,只留下时代长长的背影。

杨 绛(1911-2016)

5月25日,生命之火燃尽,杨绛先生从人生边上离去。

5月27日,杨绛先生遗体在北京火化。按先生生前遗嘱:“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

先生生前的同事说:请让杨先生安静地离开。但,无数普通人,读过她书的,感佩她人生的,都在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经历过百年沧桑的中国学人。

北京,地铁,有这样一条黑白色调的大屏留言:我们再见了,您们团圆了。

叹!2016年的时钟走过还不到一半,曾代表一代人文化情绪和集体记忆的大师,好几位已经驾鹤西行。给我们,只留下时代长长的背影。在纪念杨绛先生的同时,又不禁想起另外几个名字。
陈忠实(1942-2016)

这个陕西“老汉”,以他的笔,描绘出一片原野映衬下的世间万象。

“抽着雪茄喝着西风”,他用自己的人格凝聚一方乡亲,以《白鹿原》抒写出三秦大地饱含的倔强精神。

4月29日,“老汉”走了,再听不到那口厚重的陕西话,还带走了独属他的“生冷蹭倔”。

“叫一声老汉你快回来””,一位书迷手执《白鹿原》原著,这样喊!

梅葆玖(1934-2016)

按北京人对有成就的人的尊称,梅葆玖被称为“玖爷”。

“移步不换形,京剧本体。一点都不去动”。人们说,他守住了梅派之魂。

把国粹中蕴涵的仁、义、孝,及中国传统的魅力弘扬出去。这件事,梅葆玖做了70年。

一生只为一事来。直到4月25日,对京剧,“玖爷”的一生可以浓缩成一句话:托得住!

梁思礼(1924-2016)

出身于望族,当年讲维新的父亲很难料到最小的儿子毕生搞了一个大国的一项尖端事业:航天。

自1949年起,从美国学成归国的梁思礼,用一生写成了中国“驯火史”。

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和他那代“驯火者”把自己摆在历史耀眼处的暗面,却共同书写出一个民族的科技和国防传奇。

4月14日,他和他们终于在天国重聚。

贺友直(1922-2016)

稍微上了点年龄的人都知道连环画《山乡巨变》。小人书,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枕边书。

3月16日晚,给无数人留下童年记忆的贺友直先生辞世。

旁人看,他对连环画,有宗教般的虔诚,是“故事圣手、白描泰斗”。亲人眼中,他只是个爱喝黄酒、爱讲笑话的老头。

小人书,现在只有怀旧时才会重回舆论场。外面的世界,也早已经历了比《山乡巨变》大的多的时代变迁。

阎肃(1930-2016)

他的歌迷,小到20岁,大到80。

中老年爱听他的《我爱祖国的蓝天》,年轻人都会哼他的《敢问路在何方》。追悼会上,人们用《红梅赞》送别他的最后一程。

名字叫“严肃”(阎肃),可他却总是哈哈大笑着,用燃烧追寻光明、传递热力,留下脍炙人口的经典,与品味不尽的欢乐故事。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他的胸怀风骨,将生命谱成一曲未尽的歌。

伟人或凡人,都是历史沙滩上的鹅卵石。区别在于,各自用自己的人生建造出了什么。

珍惜珍重不该总在道别时。感伤之余,让我们试着从人生边缘处去思考: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还有值得被唤醒的尊严与精神。

大师西去,在我们的人生边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背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