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动画深扒|遥远太平洋上的厄尔尼诺为什么会带来洪水?

澎湃新闻/吕妍 张泽红 蔡琳 中国天气网/朱茜 李小泉
2016-07-06 09:32
来源:澎湃新闻
美数课 >
字号

最近,南方各地的抗洪防汛阵仗让人不禁发问,今年的汛情能与1998年相比吗?其实今年以来,国家防总负责人已多次强调今年“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以防御‘98+’长江特大洪水为目标”、“做好应对大灾的准备”。

如此提前的严阵以待,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藏着个幕后黑手,那就是厄尔尼诺。被强行科普了这么多年,你了解厄尔尼诺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先从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的风说起。受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常年刮的都是偏东风。但是,每隔2至7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的偏东信风总会突然减弱一下。不要问为什么,科学家也说不准原因。总之,风一减弱,就让被风吹着往西太平洋流动的表层温暖海水失去了西行的动力,温暖海水便开始向原本偏冷的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回流,并阻挡了此处深层冰冷海水的上涌,最终导致这块区域海温的异常偏暖。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的时段往往在圣诞节前后,它便得了个原义为“圣婴”的名字——厄尔尼诺。

为了判断厄尔尼诺是否发生,气象学家们还专门找了最容易“发烧”的4块地区划为指标海区,命名为NINO1、NINO2、NINO3和NINO4,并制定了海温距平指数,当海温偏高0.5℃以上,并持续6个月以上,就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网
事情到这还没完。要知道,温暖的海水也会烘热该海域上方的空气。以往赤道附近的西太平洋表层因为有温暖海水堆积,空气被烘热,以上升气流为主,容易形成降水;东部海温低,捂不暖空气,就以下沉气流为主,多干燥晴朗天气。这样在垂直于赤道的面上,就形成了一个名为沃克环流的大气环流。

可是厄尔尼诺的出现让沃克环流减弱甚至调了个个儿。于是,太平洋东侧的秘鲁一带因为海温升高,下沉运动减弱、甚至转为上升,降雨增多;与此同时印尼、菲律宾一侧的上升运动减弱、甚至转为下沉,降水减少。

正常的沃克环流
厄尔尼诺影响下的反向沃克环流
问题来了,遥远赤道和太平洋上的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快回想一下,初中地理课本里有个送分题:副热带高压和我国汛期。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汛期雨带分布的主要推手。一般来说,4、5月位置偏南,我国雨带位于华南一带,这就是华南前汛期;6、7月加强北上,雨带推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就是梅雨;8月继续加强北上,就到华北、东北,这就是北方的雨季;到了9月,副高回撤,一年任务搞定!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网
这个副热带高压的主体正好位于太平洋上空,一旦厄尔尼诺出现,经过海气相互作用,这个进程就会被“搅乱”!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容易让副高加强、西伸,促使大量的水汽从海上输入我国,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产生大范围的强降雨,有时又会使副高容易稳定在某一区域,雨带走不动,降水一集中,洪涝就发生了,而在雨带无法抵达的地方,就会发生旱情。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虽然在春季厄尔尼诺本身已开始消退,但其作用可持续到夏天,从而给季风气候的我国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现过两次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是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现在,2015-2016年又出现了与此相似甚至更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如下图红框所示)。而且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以来,影响我国降水的副热带高压,无论是位置、强度也都与98年非常相似。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网
虽然由于厄尔尼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暂时无法预测它后续的影响区域和影响方式,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南方已明显多雨,这与1982-1983和1997-1998年的情况相似。(注:台湾地区数据暂缺)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这次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但是与大多数厄尔尼诺年不同的是,副高已经北抬,所以西太平洋上的1号台风已经生成。国家防总通报,今年1号台风“尼伯特”可能与太湖流域性大洪水遭遇,形成暴雨、洪水、高潮三碰头的不利局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