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山“复名徽州”推动者:政府应为当年的错误决定埋单

王鑫/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2016-05-31 20:56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5月28日,著名作家、人民日报社文艺部高级编辑李辉在合肥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主题讲座。会上,1984年担任县级黄山市首任市长的崔之康讲述更名过程,黄山复名之争再一次受到关注。

5月31日,李辉和崔之康在接受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均表示,黄山复名徽州有其历史文化意义。

“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演讲结束后,李辉(右二)与听众合影。

“小”黄山市首任市长:

改名时没考虑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据《黄山年鉴》, 黄山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

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平歙州人方腊起义,改歙州为徽州,辖歙、休宁、黟、绩溪、婺源、祁门县,州治歙县。

从此,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790年间,作为州府名,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当年改名的过程,你能简单说下吗?

崔之康:当年改名,就是为了大力发展黄山景区。安徽省把原属于安徽省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管辖的黄山管理处,改为安徽省黄山管理局,直属省政府领导。但黄山管理局管辖的范围小,权力也小。

后来,省里决定将黄山风景区等几个地方合并成立县级黄山市,上报国务院。198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县级黄山市正式成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小”黄山市。

1987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地级黄山市。

1988年4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屯溪、黄山、徽州3区和歙、休宁、祁门、黟4县。这也就是现在的“大黄山市”。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当时改名有没有考虑到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呢?

崔之康:当时改名主要是考虑发展旅游,黄山比徽州知名度更高,没有考虑到历史文化传承问题。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历史文化认识这么有高度,这么深刻。也没有考虑徽州地名历史这么悠久,文化积淀这么厚重。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改名后,地方经济效益如何?

崔之康:原来的徽州,就是后来改为黄山市的这块地方,这些年是有发展的。这一点必须承认。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你支持黄山复名徽州吗?

崔之康:我支持黄山恢复原来的地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说,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目前国家民政部门要求各地纠正不恰当修改地名的时候,而且有些原来赞成修改的人,现在也觉得还是恢复徽州地名,传承地名的历史文化好。

我认为复名虽然有阻力,但阻力并不大,可以克服。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希望复名这件事早日提上议程,制定出时间表,尽可能大范围地收集民调,讨论论证。

作家李辉:

不赞成所有城市都复名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关注城市更名的问题,而且不止涉及一座城市,为什么会关注这一领域?

李辉:我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文化报道,也经常和老一辈的文化人打交道。地名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它和人名是有很大区别的。地名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尤其像荆州、襄阳、徽州这些地名,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以徽州为例,说到徽州时,你会想到徽派建筑、徽墨、徽商等等,它是一个综合的文化体,不是一个自然景观、一座山能够代替的。

所以过去18年了我还在惦记(黄山复名徽州)这个事,令人高兴的是,现在更多人认同定地名应该考虑历史和传统文化。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你认为所有的地名都要恢复成原来的名字吗?

李辉:当然不是,“一刀切”不是我想看到的,也不现实。但对于部分历史文化气息很重的城市来说,很有必要将之恢复。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你所说的“历史文化气息很重的城市”指的是?

李辉:我关注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荆州、襄阳和黄山。

上世纪90年代初,湖北省荆州与沙市合并改名为“荆沙市”后,我写了《可惜从此失荆州》。两年后,湖北省将“荆沙”改回了“荆州”。

还有湖北省的襄阳,后来改名为襄樊,2010年又改回来了。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另外就是安徽的黄山。1998年,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可惜从此无徽州》,明确反对改名。18年后,我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一文,重提旧事,希望借着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契机,促成黄山复名为徽州。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你认为这些城市为什么要改名?

李辉:以经济来驱动地名的修改,这是近些年中国部分城市改名的一大弊端,徽州改名黄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你把地名改了之后经济就发展好了么?也未必。同样是位于安徽的九华山,也没把地名改为九华山市,但人家的旅游一样很好啊,而且根据我掌握的数据,去九华山旅游的人数不比去黄山的人少。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为什么你觉得这些城市要复名?

李辉:就以襄阳为例,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汉江临泛》有句“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后来襄阳改名为襄樊后,我看到当地有个广告直接把诗句改成了“襄樊好风日”,你一听就觉得很别扭。

我们国家的不少地名,都进了文学经典。不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都有地名的出现。你(将这些地名)改了之后,你要加上很多的注解,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讲,这些好的地名是不要轻易改的。

让呼吁复名的人来承担更名费用“很荒唐”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你为什么对黄山复名徽州执着近二十年?

李辉:一个这么好的历史地名(指“徽州”)消失了,这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列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这也足以体现徽州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艺术、科技、工艺在中华文化中所占的地位。

所以我认为黄山复名徽州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其他城市,甚至超过荆州和襄阳。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有评论认为,更改地名很繁琐,而且需要一定的费用。如果真的要改,这笔费用不应当由纳税人来承担,而应由以你为代表的复名呼吁者来承担,你对此怎么看?

李辉: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属于偷换概念。当年改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说费用的问题?比如说徽州,徽州改名为黄山快三十年了。三十年相对于上千年的历史而言,又算得了什么?这些成本本来可以不花的,但是因为你犯了错,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把地名改了,这个成本就是你之前犯错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当然,这个成本也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不可能让我们这些呼吁复名的人来承担,否则这不是很荒唐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