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民政局长:十三五期间将再建社区老年人照护机构400家

澎湃新闻记者 吴洁瑾
2016-06-11 16:2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再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400家、已有285万老年人申办“上海市敬老卡”、已有61个家庭选择“生命晶石”项目留存骨灰……6月11日上午,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在做客2016年“民生访谈”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老人凭照护等级接受服务 明年全市实行

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已有435万。上海老年人将怎样安享晚年?

对此,朱勤皓透露,2014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中对供给体系、政策体系、需求评估体系、医养结合体系以及监管体系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俗称五位一体。

据悉,目前该工作已在上海五区进行试点,其中徐汇为全区试点,其余闵行区、杨浦区、和浦东新区试点效果显著。

朱勤皓介绍称,该体系中有一块重要内容为需求评估体系。通过当地民政部门或者救助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及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亦或是专业团队上门对老人需求进行评估,形成一个评估意见,即首先确定老年人身体照护等级。

“老年人身体照护等级一般来说分为六级,一级两级相对比较轻,三级四级比较中度,五级六级是重度。根据不同的等级接受与之相适应的服务,包括居家养老服务、高龄老人照护服务,以及老年护理机构的服务,而失智失能的老人通过评估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帮助。”朱勤皓说,“如果是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还可以申请享受政府的基本养老公共服务的补贴,当然这需要通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对系统等渠道,对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认定。”

他透露,“评估”是建立体系的支点,通过评估非常均衡、合理、公平里来分配现有的社会养老资源,这项工作明年开始正式在全市实行。

“十三五”将再建400家社区老年人照护机构

朱勤皓在访谈时表示,社区养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老方式,而嵌入式养老模式比较符合上海房屋资源紧张的特点,“我们希望老年人能够在就近、能够在熟悉的社区环境当中颐养天年。”

据悉,嵌入式养老模式,其中一种是长者照护之家,主要收助照护等级为三到四级的老年人提供短期的助养等服务。床位一般在10张到49张。2015年全市试点已经建设了22家。

另外一种则是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即俗称的“托老所”,主要是收助照护等级一到三级的老年人,以及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老人可早上去托老所,晚上则回家休息。目前全市日间照护中心已超过400家。

朱勤皓表示,实践证明社区嵌入式的养老服务机构,规模比较小、设置灵活,可以充分调动整合社区的资源,因地制宜提供服务,在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照护同时也可以保持他们原有社区的归属感,也符合老年人不离家或者不离社区的传统养老习惯。

朱勤皓透露,“十三五”期间在设施的布局上,上海将再建社区老年人照护机构400家(一级到三级),长者社区照护中心再建500家,到明年底则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的街镇全覆盖。届时,这两类社区托养机构将实现千家的规模。另外还将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向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方向发展,促进居家、临托、短托等各种服务方式能够融合发展。

已有285万老年人申办新敬老卡

上海已自今年5月4日起开始陆续发放新版“上海市敬老卡”。在民生访谈中,朱勤皓透露,目前为止已有285万老年人办理了申请手续,完成制卡250万张,发放了200多万张,其中140万张卡已经办理了激活手续。

朱勤皓介绍称,敬老卡是一张银行卡,里面除了每个月有市委市政府加的综合津贴以外,它还是上海市老年人尊老社会优待的一个凭证,而按照今年出台的《上海市老年人保障条例》的规定,上海有关部门正积极落实如卫生保障、交通出行、文体休闲、商业服务、维权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优待。

“如在卫生保健方面,医疗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和优先住院的便利;在维权服务方面,对8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上门提供法律咨询或者接受立案材料,对8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提供免费公正的遗嘱服务等。”朱勤皓说。

朱勤皓表示,由于新版敬老卡是银行卡,根据银行规定激活一般要由本人去办理,由其他人代为激活涉及到密码等问题,存在资金安全风险。然而考虑到部分老年人行动不变,目前民政、金融等部门采取了一些应急方式,下一步在批量激活趋于平稳时,由各个商业银行将服务延伸到居委会或者是村委会以及一些养老机构,上门提供服务,为老人激活银行卡。

他同时提醒,资金进入卡和最后激活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暂时未激活无需过于着急,敬老卡无论激活与否,都不影响老年综合津贴进入账户。另外,从6月25号开始,原敬老卡将停止使用。

此外,他表示,全市有165座在册的城市公园,其中161座已经实现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开放。有15座城市公园5月1号起执行该项规定。

已有61个家庭选择“生命晶石”

针对网友提出的殡葬行业收费偏贵问题,朱勤皓回应称,在人多地少的上海,殡葬业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近期民政部等9部门已经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

据悉,该《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节地生态安葬的内涵,就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朱勤皓介绍,上海目前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大力推进海葬,上海从1991年开始推出骨灰撒海活动,还有奖补,得到了市民欢迎。第二是节墓,推广单双穴均不超过1平方米的小型墓。第三是倡导节地生态的葬事,大力推广壁葬、树葬、深葬等以及节地深埋的葬事。

“另外上海还推出一种‘生命晶石’的业务。‘生命晶石’属于高科技的创新活动,将骨灰细化至粉末状,在超高温下骨灰熔融高压致密后,将其凝结成晶体。到5月底全市已有61个家庭选择了‘生命晶石’的方式,留存家人的骨灰。”朱勤皓说。

他表示,上海民政部门还开设了一条上海白事热线,962840,市民可以打电话咨询相关问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