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江学者”洪修平寄语毕业生:以出世的心态做好入世的事业

洪修平
2016-06-15 19:13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

6月14日,原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洪修平作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杰出校友,在2016年复旦哲院毕业典礼上致辞。洪修平于1977至1984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于1985年考取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师从严北溟教授,1988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组专家,并担任《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200册)主编、《佛教文化研究》集刊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副主编、《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儒藏》编委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授权转发洪修平的致辞。

洪修平 于明志 摄影

洪修平对毕业生做出的三点期待如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毕业生
第一点是“学不可以已”,毕业只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同样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正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所言,毕业生们在哲学学习中锤炼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术素养,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必须将学习看作需要一生坚持的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毕业生。杨睿之 摄影

第二点是,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之所以能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抓住机会,就是因为自己在煤矿工人时期一样坚持学习。机会如同光临商店的顾客,而作为店主的我们必须货真价实,才能真正留住顾客。

2016年恰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系)建系60周年。

而第三点则是要以“出世”的心态做好“入世”的事业:毕业生要用儒家的入世精神去参与社会工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得失,道家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则可以提供另一方面的精神资源——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告诉我们面对是非得失时要调整心态,“顺其自然”;而佛家讲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事物都有产生与消亡,没有什么是真正永恒不朽的,功名利禄、悲喜成败莫不如是。因此我们既要努力前程、奉献社会,又不必对个人得失过于执着、徒增烦恼。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