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单︱“真正把整个欧洲联在一起的,还是足球”

严杰夫
2016-06-15 18:55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2016年的欧洲杯注定不会太平常。这不仅是因为欧洲经济依旧疲弱,恐怖主义的阴影也仍然笼罩在其上方,而英国更是将在这届大赛期间就是否退出欧盟进行公投。所以,在这一个月里,作为球迷的我们,除去将目光聚焦在24强逐鹿劳德内杯的51场比赛,可能还需要从更广的角度,去理解赛场内外发生的一切。

所以,关于2016年欧洲杯,下面这几本书或者可以帮你更深地理解欧洲杯、理解足球,和理解欧洲。

1、《逐鹿法兰西》

出版社:体坛传媒集团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逐鹿法兰西》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本书,只能算是本画册。或者,更准确点说,这是一本观赛指南。它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欧洲杯24强的球员名单、技术特点、小组形势分析等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合集。

在互联网时代,这本册子看上去似乎有些落后于时代,毕竟上述这些“大数据”我们依靠搜索工具就能分分钟获得,哪里需要花80元买这样一本笨重的画册呢?但我相信,但凡有些阅历的球迷一定会从这本画册里寻找到回忆。

就个人来说,我最早接触的足球大赛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那是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当时大部分体育杂志和媒体在世界杯、欧洲杯等大赛前,都会推出“特刊”或“观战指南”。这些指南谈不上分析得有多深入,但全仰赖于资料的全面,球迷借着这样一本册子就能了解所有参赛队伍的资料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一本画册满足了一个球迷的收藏欲。一届届比赛、一支支队伍,每支球队的特点、每个球星的绰号……这些慢慢积累起来,让我们从伪球迷成为真球迷,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吹牛时的谈资。所以,对于像我这样年龄的球迷,每次大赛前买一本这样的“特刊”或“指南”已成为一种仪式。它代表着我们和足球的约定,也记录着我们每隔两年就要经历一次的“朝圣”。

2、《足球人》

作者:西蒙·库柏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看西蒙·库柏写足球圈,就像看彼得·海斯勒写中国人。他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描写一个陌生领域里的人的日常。而这两位作者最相似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都能通过寥寥数语就直击描写对象的核心。

《足球人》的每一篇故事都写了一个人物,而这些人物无非分为两类:球员、教练。很难说,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联系或共同点:他们有些已是上个时代的足球人,如今可能早已退出这个圈子;同时,他们中也有些人今年夏天还会出现在法兰西的某个赛场上。当然,除了这一点:他们都在或曾在欧洲足球俱乐部效力。

但就是依靠这些碎片式的“人物素描”,我们就能拼凑出近三十年欧洲足坛最鲜活的模样。起码,你大致可以知道温格的阿森纳为何是英超里的“千年老四”,英格兰队又为何会被人们嘲讽为“欧洲中国队”……

库柏在写作的时候常常语带调侃和嘲讽,却很难让人觉得他对写作对象有任何不尊重。他不过是将足球场,这个看似远离普通人的世界,向我们拉近,进而告诉我们:看,那些球星和名帅也是普通人啊。

有意思的是,由于库柏从小在荷兰长大,因此他是荷兰队的铁杆粉丝。不过,今年夏天的欧洲杯肯定让他失望,因为,这个夏天,早已定居巴黎的库柏,恐怕已无法在这座城市看见他熟悉的橙色了,荷兰队在预选赛时已经早早“阵亡”了。

3、《足球经济学》

作者:西蒙·库柏/史蒂芬·西曼斯基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这又是一本西蒙·库柏出品的作品。就像韩非子特别爱揶揄宋国人那样,库柏特别喜欢揶揄英格兰队。在这本书里,库柏直接把这种揶揄写到了副标题里——“为什么英格兰总是输”。很多人或许觉得,两位作者用经济学来讨论“英格兰总是输”这个问题,可能是想和读者开玩笑,但翻开这本书后,你会发现,他们居然真的是在用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方法,讨论“英格兰老输球”这个“世界性难题”。

当然,两位作者并不是真的和英格兰“有仇”。以英格兰开题,终究还只是这本书的噱头。因为,他们在书中还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经济学分析”。这些主题包括:点球大战是不是真的公平、主办世界杯究竟有没有好处、哪些国家将成为足球领域新的霸主……

不过,你也别太过于认真地看待作者在书里提出的那些观点,毕竟足球作为一项运动,我们很难完全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它。我相信库柏和他的小伙伴西曼斯基肯定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在阅读这本书时,你在被库柏和西曼斯基的观点震惊到的时候,还是要常常提醒自己:认真就输了!

4、《足球往事》

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如果说,《足球经济学》是国内出版商为了借势2010年南非世界杯,那么这本《足球往事》则似乎是乘了2014年世界杯的“东风”。不过,对读者来说,阅读后者显然不会像前者那样轻松。

加莱亚诺的这本《足球往事》可被看成是足球版的《百年孤独》。作者在书里用史诗般的语言和视角,为读者呈现了100多年的足球史。或许,我们在阅读加莱亚诺笔下的足球世界时,会感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但他也的确帮助我们重新找到了足球作为一项运动所应拥有的独特魅力。

由于作者是南美人,因此书里的视角更多落在了世界杯上。但欧洲杯在商业化上,与世界杯相比某种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每届欧洲杯都会出现的足球流氓暴力,也在提醒我们跟着加莱亚诺去反思足球运动今天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

我相信,每个真正的球迷都会希望,足球能够永远成为一项积极向上的运动,而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美好,并帮助我们永远远离悲伤和恐惧。

5、《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

作者:马尔切洛·里皮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意甲冠军、意大利杯冠军、欧冠联赛冠军、欧洲超级杯冠军、洲际杯冠军、世界杯冠军、中超冠军、亚冠联赛冠军、中国足协杯冠军……尽管自广州恒大主教练的位置上去职后,里皮至今还赋闲在家,但这无碍他依旧是地球上最伟大的教练之一。我想,在他的梦想里,现在就只缺一座欧洲杯冠军奖杯了吧。

2014年,“银狐”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中文自传。在书里,里皮格外强调两个名词“第一名”和“冠军”之间的区别,就此来突出在足球运动以及其它团队项目中,团队的重要性。

在某种程度上,《思维的竞赛》里探讨的话题已经超越足球范围,以至于很多人将其看成是一本经济管理读物。所以,我们读完这本书后也就真的明白,为何在2006年世界杯上,无人看好的意大利队居然会最终捧杯。

6、《安静的领导力:赢得人心、思想和比赛》(Quiet Leadership:Winning Hearts, Minds and Matches

作者:卡尔洛·安切洛蒂

出版社:Portfolio Penguin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安切洛蒂是“米兰王朝”最后的见证者,也曾把皇马带到巅峰,而拜仁已经为他展开了一幅新的宏大图景。尽管曾在多个豪门执过教,但安切洛蒂的职业生涯一直以来很少有人详细获悉。因此,在新作《安静的领导力》里,安切洛蒂系统性地回顾了他在切尔西、皇马等豪门的执教生涯。

《安静的领导力》并不是安切洛蒂的第一部作品,但在此前的作品中,他更多谈论的是有关足球技战术领域的专业内容,而这部作品则更接近于一部自传。

当然,作为一名仍然在职的职业教练,我们很难从书里看到太多有关豪门俱乐部和曾在他麾下的那些球星的八卦。但我们也或多或少地借了作者的光,得以以第一视角窥探到足球世界里诸多未曾向外人道的故事。

是的,里皮、拉涅利,还有安切洛蒂,尽管意大利在球员领域,已经很久没有再涌现出实力超群的新星,但意大利依然是当今足坛最出色教练的“产地”。凭借着这一点,意大利队在这届欧洲杯,乃至于未来世界大赛上的表现,就依旧值得球迷期待。

毕竟,譬如安切洛蒂这样的名帅,最大的愿望也是有朝一日能成为意大利国家队主教练,而关于这个愿望,他可是公开谈论过很多次了。

7、《默克尔传》

作者:斯蒂凡·柯内琉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德国队最大牌的球迷是谁?如果你是德国队的拥趸,一定会知道答案。是的,这就是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默克尔对足球究竟有多狂热,稍微搜下过往的新闻即可见一斑。2012年欧洲杯期间,默克尔为了观看比赛曾经要求更改欧洲四国领导人的会晤时间;而2008年欧洲杯期间,德国队大胜英格兰之后,默克尔甚至忘乎所以地在英国首相面前大声欢呼。不过,今年欧洲杯,默克尔却因为访华而错过了德国队的首场比赛。这也使得坊间舆论认为,这一迹象凸显了中国在这位女总理心慕目中的重要位置。

所以,我想,许多德国队的死忠可能都会对他们的“球迷领袖”感兴趣。而柯内琉斯的这本作品即使不是最有趣的一部默克尔传记,也起码算得上是一部权威的作品。柯内琉斯过去二十多年来,一直都是默克尔和她的团队的“跟团记者”,可以说他是看着默克尔如何从一位初涉政坛的“小姑娘”,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政治领袖的。

而在柯内琉斯的笔下,作为曾经的女性物理学家,默克尔的执政风格既继承了德国传统政治里坚毅、强硬的特性,又不乏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柔和。这就像是今天的德国队,保留着传统的严谨硬朗的整体打法,却又多了一份细腻的配合和技术。

8、《战后欧洲史》

作者:托尼·朱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每届欧洲杯期间,观看比赛的球迷数量可能需要以亿计,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欧洲杯是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的首个重要标志。正如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所写:“真正把整个欧洲联在一起的,还是足球。”

是的,朱特的《战后欧洲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敏锐地从细节处,察觉到了历史的变动和走向。正因此,作为球迷的我也会惊喜地发现,朱特居然在这部巨著里有一大段文字,涉及到了足球的话题。

当然,朱特对欧洲足球的观察更多是从政治文化角度。也因此,我们需要原谅他对于现代足球的一些误解。例如,他将大卫·贝克汉姆评价为一名“球技一般但十分擅长自我推广”的球员。

但我们不应过于纠结朱特笔下的这些细枝末节的错误。毕竟,朱特对足球之于欧洲政治和历史的作用的点评,是极为准确的。

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欧盟在移民危机、经济危机和恐怖袭击的多重威胁下,已经处在了分裂的边缘。于是,在今年这个欧洲杯之夏,我们重读朱特的《战后欧洲史》,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领悟。

六年前,在申办2016年欧洲杯时,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曾表示:“我们正深处危机之中,我们扪心自问,是否需要举办欧洲杯,答案是体育便是应对危机的解决方案。越是危机,越需要体育。”六年后,欧洲的危机并未消散,甚至于愈发严重。那么,欧洲杯能否如朱特所说的那样,再次成为团结欧洲的工具?对此,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