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胡慎之谈心理|校园霸凌,绝不只是孩子间闹矛盾的小事

胡慎之
2016-06-24 10:26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近日上海某学校发生了严重的校园暴力,五个女生对一个女生进行了长时间的躯体暴力,用扇耳光、烟头烫、跪地板、泼冷水等方式折磨她,且拍了视频。学校对此事做出了处理,被虐待学生的家长已经报警。

此类事件并不单一,似乎在很多学校都发生过。这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事件了。可国人好像并不太重视,比如有美国的留学生因对同学的暴力事件而被判刑,这在国人眼里就似乎被判得太重了。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学校里孩子们的打闹,没必要如此小题大做。

2016年2月17日,洛杉矶波莫那高等法院宣判,涉嫌凌虐和绑架同学的中国留学生翟云瑶获刑13年。

伦理道德和法制,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相对公平的。把此类恶性事件弱化为孩子之间打闹的那些人,或许不是自己的孩子被“霸凌”,所以没有感受过被那样对待的孩子。

我有过在学校被欺负的经历。被一群孩子欺负,那种羞辱和无能为力的感觉,使我在进入学校时会心生恐惧。因为无人诉说,我的情绪很糟糕,性格上一度很封闭。也曾想让自己成为武林高手,可以肆意寻仇。日后当自己有能力时,看到那些欺软怕硬的现象,也会出手。物伤其类,感同身受,看似正义的背后,恰恰是创伤后的应激反应。

被霸凌,这对一些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来说,就是创伤事件。长期持久的伤害,会摧毁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会改变其心理上对世界的态度。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个专业名词。它发生在天灾人祸的意外事件后,形象比喻就是“一个人的心本来完整的,但被一次遭遇砸成碎片”,事后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坍塌,直接影响到情绪和人际关系。常常失眠,恐惧、易怒、敏感、退缩、悲伤、羞耻等感觉,会随着碎片画面或者味道声音被闪回到脑海里,痛苦不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PTSD。许多孩子因此而回避人群。

我们再来看霸凌事件对那些实施暴力的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什么。以暴力对待他人者,更怕被同样对待。他们在人际关系间的信任也许会打破,创造了一个虚无的“无所不能”假象给自己。当有一天这个假象被打破,他们会对自己失望甚至绝望:原来自己如此脆弱。暴力对待他人,也是想展示自己的强大,通过可以控制和主宰他人生命的假象,来获得自我价值和存在。一旦对象反抗,就会让他们陷入深深的恐惧中。当然,对他人有暴力行为的孩子,或许也曾经这样被对待过。这是家庭教育的悲哀,道德和法律很难约束那些内心充满暴力的心灵。

要想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要从源头来看。

上海某校事件中的几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在单亲之前,他们经历过怎样的家庭氛围呢?在一个冲突的家庭里,孩子的内心是虚弱的,也是恐慌的。所以,这样的孩子更需要掌控的感觉。他们是矛盾的:把弱小的自己投射到小动物身上,可能会呈现出很有“爱心”的状态;但同时,他们不接受自己的脆弱,所以会对一些柔弱的孩子进行骚扰或攻击。

霸凌也会成为群体现象。人的从众心理及群体效应,会在某个时刻让自己失去判断力,容易催生群体行为。因此,校园霸凌现象非单因素形成,亦很难避免。了解现象背后的心理动力,从更多方面进行早期干预,会减少此类现象发生。仅凭思想品德教育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孩子的事情,无小事。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学龄阶段会有几个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过渡好,甚至有严重的意外发生,则可能会给孩子带去一生的遗憾。

在这里提醒家长,如果你的孩子告诉你如下信息,要引起重视。

一、孩子的情绪变化;

二、孩子告诉你有同学经常针对他;

三、孩子有一些不愿意告诉你的伤痕现象;

四、孩子忽然性情大变、行为异常等。

如果遇到了孩子被暴力对待(言语或者肢体),家长要做几件事。

一、第一时间给予孩子安全保护;

二、第一时间告诉孩子“不是你的错”,但不追问细节;

三、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对其情绪表达给予支持;

四、对于人际关系抗拒,或者不愿意上学等情形,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正在应激状态;

五、告诉孩子,不管什么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六、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先安抚孩子,再处理问题。

家长们平时也要教孩子一些处理危机事件和人际关系冲突的技巧。

一味告诉孩子忍让,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不挑事、不怕事,这是比较合适的人际关系教育原则。

如果遇到几个人对孩子进行暴力,告诉孩子最好的处理方式先保护自己,伺机反抗。但反抗要有技巧,找准里面比较弱的一个,进行猛烈攻击,关键时候可以不择手段。因为群体暴力,不会因为你的忍让而停止,相反可能会更剧烈。但你的反抗,便可能会阻止暴力发生,群体实施暴力者都欺软怕硬的。他们也很害怕。

比如我大儿子幼年时,就曾有两个孩子常欺负他,他很难过。我告诉他两种方式:跑得快,打得过。他选择了后者,因为男孩子都希望成为强者。我送他去学了六年跆拳道。因为跆拳道精神,他自信很多。他告诉那两个同学,自己在学习跆拳道,如果再这样欺负他,他会反击。后来在一次冲突中,他用实力震慑了那两个孩子,最后这样的欺凌行为再也没有发生过。

如果没有能力反抗,一定要放声大哭,或者喊叫。千万不能不出声而默默忍受。因为孩子的隐忍会激发施暴者更强的暴力。示弱,对于施暴者来说是获得掌控的体验,暴力会持续下去。有时老子打儿子,儿子不哭,老子更火,也是这个道理。

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当被暴力对待后,千万不要先告诉老师。因如果老师处理不当,会引发更强烈的暴力对待。要先告诉家长,家长去处理这样的事件,能够给孩子更大的心理支持,并且家长可能会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的孩子遭遇霸凌欺侮,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危机干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中国,专业的危机干预,已经比较容易寻求到帮助了。

如果孩子被群体暴力对待,一定要报警。让对方的监护人和学校引起重视。如果孩子经常被威胁或者已经被暴力对待过,在处理事件以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自己孩子,并且最好转学。离开让孩子感受被伤害的环境,对孩子是保护,同时也可以避免有可能的次级伤害。

霸凌事件,绝对不是孩子闹着玩,或孩子之间闹矛盾这等小事。在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很多平常的大学生,进入到特定的监狱环境,在各自扮演监狱长、狱卒和犯人的过程中,他们角色扮演到直接进入真正角色,只有8小时。人类的攻击本能,在特定的情绪和氛围下,会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不能去评判对错与好坏,这是如实存在的。蔫人出豹子,在学校霸凌事件中,施暴者可能恰恰是平时看上去很听话、柔弱的学生。

学校对校园霸凌事件要严肃处理,这是表明一个态度,绝不姑息。必要时,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

希望这样的校园毒瘤莫长大,伤害到很多孩子的身体和心灵。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