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直击|“共和国科学第一楼”前日开拆,或被国家纳米中心取代

法制晚报
2016-06-23 17:37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纳米科学中心几个现代化的高楼中间,是共和国“两弹”研究发祥地、有“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之称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楼所在,土灰色的五层建筑外立面显得“寒酸”。

2004年的原子能楼外观。 中科院高能所离退休办的工作人员耿顺才供图

这栋老楼已走过63个春秋,曾走出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包括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以及三十几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等。但从6月21日起这里已进入拆除阶段。据《北京青年报》消息,虽在各方吁请下,拆除工作于6月22日暂停,并不代表原子能楼将得以保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官网上就此事作出说明(http://www.nanoctr.cn/tzgg/201606/t20160621_4625963.html)。说明称,经多次研究,“十二五”期间确定在现有园区内拆除部分旧建筑,建设“纳米集成技术与纳米制造综合研究平台”,项目报批和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规定。

2016年6月22日,北京,正在拆除中的中科院原子能楼。 视觉中国 图

挖掘机轰鸣,其他科研楼里走出的研究员纷纷驻足看,有人问“这楼不是‘古董’说好要保护吗?”周围的同事答,“铁皮围了几个月,还是动工了。” 年轻人对该楼的历史略知一二,纷纷拿出手机拍下最后“留念”。化学研究所的一博士生说,“每次从这里走过,都觉得它立在那里就像是个老前辈,注视着我们,督促着我们。唉,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大楼周围被隔离板圈起来,外人不得入内,不时有人拿起相机记录拆除的一刻。 视觉中国 图

原子能楼建成于1953年,共五层楼、6000余平方米,原是中科院高能所的办公地。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离退休办的工作人员耿顺才介绍,原子能楼里有很多“宝贝”,如建所前期赵忠尧冒险从国外带回核物理研究器材,建成我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后来又建成700千伏大气型质子静电加速器;杨承宗从法国带回的放射性标准镭源,开创了中国放射化学事业等。

大楼北面被蓝色的隔离板圈起来。 视觉中国 图

耿顺才介绍,原子能楼用的都是进口材料,窗户都是钢做的,非常结实。60多年过去了,仍十分坚固,即便是当年唐山大地震,它也没有损坏。 视觉中国 图

2005年,除高能所离退办外,大楼分给了微生物所和纳米中心使用。 视觉中国 图

此外,从原子能楼中还“裂变”出了八九个核科学和物理学研究机构,其中不但有高能所,还有核科学技术研发机构群、理论物理所、上海原子核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等高水平研究机构。

“原子能楼就跟我的家一样,我希望它能保留下来。”耿顺才说,“把这座楼拆了,就相当于把古迹拆了,把北京的老城墙拆了一样。”

早在2012年4月9日,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退休研究员樊洪业在得知原子能楼要被拆的消息后,连忙起草了一份“请勿拆除中关村原子能楼,倡议将其设为院史博物馆”的倡议书。文中写道,“我企盼着有一天能看到在原子能楼的正门前挂上‘院史博物馆’的牌子,在楼前空地上竖起钱三强以及1950年代精英的集体群雕”。

1954年1月物理所迁入原子能楼。同年8月,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约谈钱三强,询问“中国要搞原子弹,怎么搞?最关键的技术、设备是什么?”钱三强在回答中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研制实验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培养人才,聚集力量,为建设原子核工业和研制核武器做准备。耿顺才供图

耿顺才告诉记者,樊洪业的这份倡议书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去年10月,原子能楼内的水、电全断了,后来由于还有人在办公,又将电给续上了。水断了,楼内的各个部门先后搬离。今年3月2日,耿顺才也被迫搬到离中关村不远的大楼内办公。

6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海淀区中关村一条的中科院原子能楼。两辆挖掘机正在作业,原子能楼最东侧部分已经被拆除倒塌,钢筋水泥已经露出,一旁的高压水枪在不断地喷水,用来降尘。大楼北面被蓝色的隔离板圈起来,外人不得入内。现场施工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当天早上刚刚接到通知来拆除此楼的,预计半个月后将完成所有拆除工作。

2016年6月21日,北京,工人正在拆除中科院原子能楼。视觉中国 图

据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官方网站6月21日发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园区规划建设及“高能楼”(又称“原子能楼”)保护相关问题的说明》,针对部分专家对拆除原子能楼提出的异议,中心已经听取意见,修改了原设计方案:“将高能楼的南墙按原貌复制在新建实验楼南墙,同时在旧址设立纪念标志物,以达到保护和传承“高能楼”历史价值的效果;在新建楼内设立一展室,以展示老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事迹。”

齐大爷,89岁,1956年调到原子能楼工作,家住附近,每天都会步行来这看一眼曾经工作的地方。 视觉中国 图

【原文字来源:法制晚报http://dzb.fawan.com/html/2016-06/22/content_604633.htm】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