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安理工校园搬迁争议:杨振超主政淮南时决策,当时即遭反对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马作鹏 记者 钟煜豪 实习生 张巧雨
2016-07-01 18:2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安徽理工大学“卖地”事件日前又起波澜。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安徽理工大学79岁的退休教授疏开生6月27日向安徽省教育厅寄送了《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公开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国有教育用地变更为商业开发使用、地上校产的具体处置事项。

他还要求公开安徽理工大学山南新校区代建企业选定办法和代建协议。

“三座红楼”为解放初期所建。

6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曾报道了拥有半个多世纪办学历史的安徽理工大学因“卖地”深陷争议一事。

安徽理工大学位于淮南市中心的老校区正面临拆迁,该片土地将出让给广州粤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房地产开发,老校区的一批历史建筑、新建的公寓、行政楼等都将面临拆除。学校计划整体搬迁至新校区,但目前新校区仍在建设中。

安徽理工大学新区效果图。

此前,疏开生6月21日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学校当年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时候,“很多同志都不知道这件事。”

带着对土地用途变更、新校区代建协议的一系列疑惑,疏开生向安徽省教育厅寄去了这份《信息公开申请书》。

不过,据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吴照明介绍,校方在2008年到2010年间的几次会议上都提出来新校区的建设和老校区土地处置问题,相关问题也都提交了学校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代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代表讨论审议。

吴照明表示,学校还通过校情通报会、教代会的职委会、处级干部会议向全校师生介绍老校区土地处置、新校区建设等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任何一件事情,大家全部举手赞成是不可能的。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不可能大部分人表示反对。”

但这种说法又遭到安徽理工大学几位老教授驳斥。他们表示学校仅是下发通知,并未在会议上商讨。

6月28日下午,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值班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疏开生所寄《信息公开申请书》已经收到,目前已移交至省教育厅办公室秘书处。

疏开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他还没有收到教育厅的回应,“应该给时间让他们研究研究。”

利益

老校区中新建的大楼。

早在2009年之前,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建设就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据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建设专题网站发布的《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建设简报》介绍,安徽理工大学于2008年12月23日提出建设新校区的设想,并向安徽省教育厅提交了立项申请。

另据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吴照明介绍,2008年11月28日,学校党委在党代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新校区。当时给出的理由是:“老校区办学资源的严重不足,需要突破资源瓶颈,促进学校发展。”

他表示,2009年3月27日,在安徽理工大学第六届教代会上,校长报告提出来要建设新校区,教代会代表对这件事进行了讨论和审议。

到了2009年7月31日,安徽省教育厅、淮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厅会商会议,就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会商。值得一提的是,时任淮南市委书记即杨振超、时任市长即曹勇。

吴照明介绍,这次会商确定了新校区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会议也形成了《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建设的市厅会商会议纪要》。纪要明确规定,安徽理工大学的新校区一期工程采取新老校区置换的模式,实行“交钥匙工程”,安徽理工大学将现有的三个校区全部移交给淮南市政府,由市政府全权处理。老校区由淮南市政府收储,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所得的资金全部用于之后土地征收以及一期工程建设,新校区建设资金由老校区三块土地出让解决。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安徽理工大学官方网站发现,老校区三块土地实际上是安徽理工大学的三个校区,分别为校本部(舜耕中路)、西校区(洞山中路)以及北校区(陈洞北路)。

2016年6月23日,淮南市城乡规划局在人民网地方党政领导频道回复网友留言时表示:目前安徽理工大学山南校区正在建设中,原三个校区已于2010年10月挂牌出让,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

这意味着,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的土地使用权,已于2010年10月前收归国有并进行了挂牌出让。

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地块后被广州粤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拿下。

地产中国网2016年6月25日消息显示,广州粤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收购原安徽理工大学地块后,将进行房地产开发,并规划了三大建筑项目群,“预计将为整座城市带来150亿元的GDP拉动”。

质疑

不过,疏开生教授指出,学校(安徽理工大学)在“教育用地出让变更为商业开发用地”这件事中,没有任何公示。

他在《信息公开申请书》中写道:“针对老校区本部由教育用地出让为商业用途进行房地产开发,疏开生曾与其他教师近百人联名写下‘反映书’,反对老校区校本部进行商业地产开发事宜。”

时任安徽理工大学电气系教授周集贤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3年,有5名教授一同起草“反映书”,主要就老校区校本部搬迁一事表示反对。他们分别去各个院系征求意见,最后有近百名教师在“反映书”上签字。

之后,这5名教授将“反映书”交给时任安徽理工大学党政办主任张海军,希望通过学校党委层面将该“反映书”递至时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德林和时任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

不过,周集贤和疏开生都对澎湃新闻记者确认,这份“反映书”并未得到相关领导的任何答复。而杨德林、杨振超二人已于2016年5月先后落马。

澎湃新闻记者希望就“反映书”是否递交一事与时任安徽理工大学党政办主任张海军核实。张海军拒绝回复并称“学校搬迁一切消息依宣传部门口径”,希望记者“遵守学校制度”联系学校宣传部门,“他们都知道”。

不过,吴照明表示,他对于“反映书”一事并不清楚。

2016年6月8日,淮南市政府网站“规划公示栏”发布了“学院·天鹅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淮南市政府发布的该项目规划片区,对应的就是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校本部(舜耕中路168号)所在地块。

淮南市城乡规划局局长鲁金杰6月21日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淮南市政府网站发布的“学院·天鹅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在公示过程中收到了一些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反对意见,但这块用地的出让已经由上一届市政府领导班子促成了。

老校区中新建的大楼。

而依据该规划,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校本部内建筑都可能面临拆除。

“老校区校本部现在有一小部分树木已经被砍了,但是还不了解老校区校本部土地出让后地上校产怎么处理。”疏开生6月28日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早前的6月23日,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有网友针对安徽理工大学的历史建筑被破坏向安徽省长李锦斌留言:“安徽理工大学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老校区内现存苏联式建筑多栋,还保留了原有风格。校园内绿树成荫,配套设施齐全。现在淮南山南新建校区。但淮南市2016年第5次规划中,已把该老校区作为商品房开发。甚为可惜,不仅破坏了对该校和淮南市的历史记忆,同时也造成了极大浪费。”

直到现在,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的房屋树木等地上校产该如何处置,在疏开生等安徽理工大学师生看来,依旧神秘。

反常

2011 年5 月16 日,淮南市、安徽理工大学及代建单位(淮南仁爱天鹅湾置业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委托代建合同》。

据安徽教育网报道,2014年7月8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洪在校本部与代建方(淮南仁爱天鹅湾置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卫江、总经理陈畅云等就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举行了2个多小时的会谈。会谈期间,校长郭永存到会与代建方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会上,淮南仁爱天鹅湾置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王卫江回顾了代建单位从举牌拿地、委托代建协议的谈判、支付首批土地出让金到争取土地指标、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的过程,重点谈了几年来校企双方合作情况以及公司发展现状和融资筹资情况;对指挥部工作人员的“敬业、廉洁、认真”精神高度赞赏。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时报》2016年3月报道显示,淮南仁爱天鹅湾置业有限公司实际上是广州粤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这意味着,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新校区代建方皆为广州粤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以上信息,疏开生在《信息公开申请书》表示:“学校都未曾公开过。”

不仅如此,疏开生还对安徽理工大学在处理事关学校重大利益和发展事项时未召开有广泛代表性的会议予以充分讨论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学校此举严重侵害了安徽理工大学师生的知情权、决策权。

在《信息公开申请书》末尾,疏开生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十、十一条规定认为,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拆除及地上校产处置事宜和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代建工程均属于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公开的信息。

针对疏开生等人的质疑,吴照明介绍,根据安徽理工大学与淮南市土地储备开发中心2010年8月26日签订的《国有土地收储合同》第九条第二款约定,收储方对收储的土地拥有合法的使用权,并对其上的建筑和构筑物具有合法的所有权和完全的处置权。

“新校区建设实施的是‘交钥匙’工程,安徽理工大学负责的是新校区的规划、设计、造价和质量监控。”吴照明表示,其余事项安徽理工大学并不负责。

他还对澎湃新闻记者强调,学校在2008年和2009年两次会议上也都提出来了(建设新校区),一次是党代会,一次是教代会。

吴照明称,2010年3月19日学校召开的第五次党代会上、2010年3月26日学校第六届二次教代会的《行政工作报告》以及2010年年会、党委的工作报告,都提出来新校区的建设和老校区土地处置问题,也都提交了党代表和教代会代表讨论审议。

安徽理工大学东门。

“我们教代会、党代会、《行政工作报告》、党委工作报告都是作为文件资料发的。2009年和2010年,学校还通过校情通报会、教代会的职委会、处级干部会议向师生介绍老校区土地处置、新校区建设等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吴照明表示。

吴照明表示,“任何一件事情,大家全部举手赞成是不可能的。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不可能大部分人表示反对。”

不过,周集贤不认可吴照明的说法:“学校即使开过这种会议,但是根本没有同老师们商量过卖地以及建新校区这件事。”

另据上述“反映书”的修改、定稿者,时任安徽理工大学教授王惠宾回忆:“2008年年末学校召集我们去开党代会,会上学校党委通知了我们这件事(学校卖地搬迁),不容我们发表意见。据我了解,在教代会上学校也是这种通知形式的做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