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毕业季︱毕业了,那些读过的书怎么处理?

郑薛飞腾
2016-07-02 16:57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大学的毕业生们摆地摊卖书籍、物品。 视觉中国 资料

进入七月,应届毕业生已纷纷完成各项手续,工作的开始入职,深造的已经奔向新长路。若干年的求学生活,攒下许多书,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刻,却有些不知所措。

有人找来快递公司,不惜血本全数寄回家,有人一个电话喊来学校里“一至三折收书”的小摊贩,有人发条朋友圈开列书单转赠给自己的学弟学妹,还有人直接在校园主干道占摊设点、大肆吆喝体会一把当旧书摊主的感受。

但不论选择哪种方式,说到底也是个读书人,卖也不会卖净全部身家,总是默默地藏下数本留于身侧,期待着未来会再度翻开。我们采访了几位毕业生,和他们一起聊聊自己读过的那些书,为什么要卖?卖了多少钱?比起卖,为何不捐赠或送出?“90后”的他们可能有一些独特的想法。

值几顿饭钱的书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大学期间的阅读体验可以概括为“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到了毕业季,后半句则要改成“卖书如抽丝”。采访过程中,多数同学表示会把大部分书送给同学或学弟学妹,没有人要的再公开出售,所以最后卖出的数量都屈指可数,不过算下来也扛得过几天的生活所需。

复旦大学传播系的陈旖雪便是如此,她先淘出一批自己买了很久都没有读,且预感自己将来不会再读的书,这些书大多是自己在知识结构上不再需要,或是没有强烈动力去阅读的作品。她告诉记者:“有的书在宿舍放了四年,在最能读书的环境都没看,拿回家也未必会看,有的书当时觉得很长见识,现在觉得没必要看。”

与大部分同学不同,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生肖贝可谓“未雨绸缪”,早在毕业之前,每年的寒暑假,她都会及时清理一些书,因此,这个毕业季并不存在巨大的卖书负担。攒留到现在的书,也在这个学期陆续送出,偶尔会被获赠方请吃一顿饭,其余的也都赠予到校园的公益站,清理过后,真正标价售卖的也就不到十本书。

对于发朋友圈售书,肖贝有全然不同的看法,“不想发朋友圈,不喜欢把自己的阅读都展现给别人,有时候还是很能从一个人读的书去判断一个人的。”

值一次寝室聚餐的书

“把四个人所有留下不用的书摆在一起……过不来的可留言商议,定价原则是‘看着给吧’,总金额将作为本月末寝室私人最后一次聚餐的基金(凄凉)。”6月27日,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邓涵之同学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条状态,配以五张书籍的照片。

四天以后,他告诉记者,这次一共卖掉一两百本书。自己先把需要留下的书筛选整理,整合成四箱,如数寄回家,剩余的书,先通过朋友圈让大家挑选、售卖一批,再由旧书店老板上门回收,除了教材会按照折扣回收,剩下的就和废纸一样称斤卖掉,林林总总收到的钱不超过三百。

至于出售的类型,考虑到自己未来还要继续深造,因此留下了一些学术专著和必要的教材,一些有意思的小说也留了下来,他表示留下的作品“要看个人偏好,我比较喜欢的一些作者,王安忆和莫言的就会留下来,还有一些作家我特别讨厌,就卖掉了,还有留下的小说是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比如说卡夫卡的一些作品。”

于他而言,不愿将多余的书捐给公益站也有十分简单的考量,“我宿舍在五楼,书又太多了”。就在他考虑之时,恰逢楼下的旧书店老板走访毕业生宿舍楼,表示自己愿意上楼来搬书,两边一拍即合,剩下的书籍全部售出。

拿到钱后,他兑现和室友间的约许,四人相约聚餐,毕竟两个月后就要真正地“各自奔天涯”。

值一趟快递的书

武汉大学新闻系的陈翔同学在“卖书运动”中算是挣得多的。大学四年,陈翔攒下不少书,大大小小把宿舍的角落填得满满当当,据他估算总计超过一千本。

“有多重我倒是知道:毕业快递回去,一斤一块钱,十多箱书,总共花了700。”陈翔如是说。据他回忆,自己一般会留下一些全新的书,或是特别喜欢的旧书,像三岛由纪夫、加缪、村上春树这些很喜欢的作家,他们的书都留在身侧,未来会再度翻开。

此番标准筛选下,还剩下一百多本,其中把自己舍不得卖的全新书送给交情好的朋友,把教材送给楼里的阿姨,还捐了一箱旧书给学校附近的书店,剩下的书就准备通过朋友圈低价处理。

陈翔坦言,之所以选择卖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转送或者捐赠,是出于十分现实的考虑。由于家境并不富裕,通过卖书,可以部分贴补寄书回家的钱,在他看来,送书是一件极为私密的事,需要考虑对方的阅读口味,再做挑选,一方面,他需要一些资金作为贴补,另一方面,也缺少足够的时间做甄选,因此,低价出售是一个可以在短期内将书处理掉的方式。

最开始,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开列售书目录,每一本都按照5元、10元、15元的标准进行标价,通过这一渠道售出部分。有朋友看见,建议他可以在校园摆摊会更加高效,于是他带着蓝色的旧床单,把书塞进行李箱和背包,就在宿舍楼下开始卖书。连着三个夜晚,从九点到十点半,处理掉自己80%的多余旧书,最后只剩20本,再发至朋友圈中,悉数送人。

和陈翔一起站摊的还有他同班的曹同学,在采访中,曹同学告诉记者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学校里收书小贩秤是不够秤的,如果要用自己的秤,小贩会按照五毛钱一公斤的价格回收,如果用小贩的秤,就以一元一公斤的价格回收。

听到这个惊人的行情价,记者满含热泪,望了一眼自己满满的书柜,才明白原来它们只值一本全新的《牛津高阶英汉词典》!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