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独立日2》为何无法再续辉煌?现在是“黑暗森林”大行其道

朱江明
2016-07-04 15:3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近日,美国大片《独立日2之卷土重来》在国内上映,该片为1996年上映经典好莱坞电影《独立日》的续集。《独立日》是上个世纪90年代里程碑式的电影,当年上映首周就刷新了三项影史票房纪录(北美首周末票房、独立日假期票房及首周票房),且在全球获得8.2亿票房,勇夺年度票房冠军。时隔20周年,独立日的续作又能否再续前作辉煌呢?答案是否定的!

上映一周后,《独立日2》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5.9分。

按照现在流行的概念,《独立日》这个强大IP在新时代电影技术的推动下,理应再创佳绩成为年度电影。事实上,上映之前也的确形势喜人,仅凭预告片就让20年前对《独立日》印象深刻的观众感动不已,电影评论网站的评分普遍达到8分以上。然而,从开画第一周的票房成绩来看,尽管已经突破两亿,却被同日上映的《惊天魔盗团2》力压,未能获得周票房冠军。更为糟糕的是,《独立日2》的口碑从上映前的万众期待变为口碑极差,豆瓣上的评分仅为5.9分,基本已经被归入狗尾续貂的行列。

《独立日》第二部以地球保卫战结束20周年前几天作为开始,电影中2016年的美国独立日前夕,地球人正准备大肆庆祝成功击退外星侵略者的地球独立日。两部独立日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但从角色阵容来看其实并无实质差别。第一部中除威尔史密斯之外的各主要角色均在第二部中出现。《独立日》第一部上映的时候,威尔史密斯的江湖地位远非今天“科幻之王”,当年的票房号召力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而为了照顾中国市场,续作还邀请了香港女星杨颖担任第二女主角,可谓诚意十足。

从剧本来看,两部电影都属于典型的好莱坞主旋律影片,人类勇敢刚毅具有牺牲精神。事实上,第一部《独立日》中存在很多令人诟病的弱智情节。如人类战胜外星人手段竟然是对其电脑中下病毒。理论上,外星人的电脑操作系统与人类系统差异必然不小,即便人类的电脑系统是以50年前坠毁在51区的外星人飞船系统为基础研发的,外星人也不可能50年不升级计算机系统,而在此期间人类对外星人的进步一无所知,自然不可能研发有针对性的病毒。相对而言,第二部的终极之战在情节设置上要靠谱得多,前总统托马斯(第一部中的男主角)为了击毙外星人首领,亲自驾驶载有核弹的战机执行自杀式攻击,其女儿则连续攻击外星人护盾成功将其击破,这些在技术上至少是可行的。至于特技特效,第一部的确有着开创先河的惊艳与震撼,毕竟20年前《独立日》中外星人摧毁人类地标性建筑的场景,成为此后灾难片和战争片中的固定套路。尽管开创性难以复制,但续作的特效和场面整体来看也可以算是一时之佳作。

那么到底为何前作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续作却变成了十足的爆米花烂片?这其实是个国际政治的问题。

《独立日2》延续了第一部的价值观,却已不符合如今的时代精神。

从1996年的国际政治背景来看,《独立日》电影可谓是一部符合时代气息的好莱坞大片。苏联解体后,相互摧毁对方的恐怖和平不复存在,人类从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会是一场毁灭全球的核战争)的阴影中走出。现在困扰全球的恐怖主义活动,1996年正逢低谷。从70年代开始让西方社会动荡不安的三大恐怖组织,1990年代同时被扑灭。1993年开始,英国和爱尔兰发起了北爱尔兰和平进程,爱尔兰共和军的恐怖活动烈度逐年降低。欧洲其他恐怖组织如红色旅也在缺乏苏联和东欧的支持下土崩瓦解,日本赤军则从80年代末开始每况愈下。同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超国家主体欧盟正式诞生。在当时,几乎所有国际政治学者对这个消弭国家界限的组织充满了兴趣和艳羡,认为该模式最终将会成为全球一体化的范本。同样在1993年,苦斗多年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开始握手言和,两国领导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加沙和杰里科《临时自治安排的原则宣言》,被视为里程碑式的巴以和解。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历史性握手,以及以“我们已经流了太多血”为主题的激情演讲,让人们看到中东和平的希望。巴以和谈和爱尔兰和平进程的推进,让人们相信多年血腥仇杀后的冤家仍有和解的希望。而欧盟的成立,则昭示着全球最终会成为一个“共同体”,国家和民族会逐渐成为历史名词,人类正在向着世界大同的终极理想大步迈进。

战争、大屠杀和恐怖袭击这些威胁人类生存的事物,在1996年看来似乎已是明日黄花。1990年,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悍然占领科威特全境,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当时号称中东第一军事强国的伊拉克,却被以美军为首的联军仅用42天就彻底击败。1995年,残酷的波黑战争历时三年后,在联合国和北约的干预下被制止。尽管这是一场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造成了近30万人的死亡,强大的北约军队介入后交战双方都不敢造次而放弃战斗。美国世界警察的地位,凭借几次成功的武力干预而被确立。当时的人们开始相信,即便出现了和平破坏者,联合国和美国一旦介入,也能迅速控制住事态的发展。至于制造9·11事件的恐怖大亨本·拉登,彼时还是个非著名恐怖分子。美国在1996年的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中,才刚刚将这位恐怖大亨视为“长远威胁”。因此,《独立日》上映时的观众,普遍真切地相信如果有外星人入侵,在美国的领导下全球人民能团结一致与其战斗到底。

然而20年后再看世界,作为欧盟创始国的英国已经通过公投脱离欧盟。签订《临时自治安排的原则宣言》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暗杀,另一位主角阿拉法特的死因至今存在争议。至于巴以之间的和平进程已经不复存在,以色列依旧被恐怖袭击所困扰,而巴勒斯坦居民则被迫生活在封锁的围墙中,俨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监狱。美国9·11后对中东和阿富汗的武力干预,结果相当糟糕。现在,由于恐怖活动愈演愈烈,人们甚至必须接受将会长期在恐怖袭击中生活的现实。更糟糕的是,连本·拉登的恐怖主义思潮也出现了分裂,基地组织所提倡的团结反美阵营四分五裂。伊拉克基地组织蜕变而成的ISIS极端组织,不仅对西方文明极为仇视,甚至对不同教派的穆斯林也大开杀戒。基地和ISIS近年来甚至相互对对方发动恐怖袭击,连同一信仰的恐怖分子都不能团结一致,何况全人类的团结?

《独立日》系列两部电影间相隔的20年,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非常可怖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相信永久的和平终将降临,政治家也不会像冷战刚结束时那样共同谋划人类的未来。相反,特朗普的偏激言论成功获得了美国民意,欧盟接纳中东难民的人道主义决定则被视为引狼入室愚蠢至极行为。与外星人交战的科幻作品中,以《三体》为代表“暗黑森林”理论大行其道。此类作品的基调是即便共同对敌作战,人类自己仍旧无法停止极为残忍的内斗。根据这种调性演绎,人类会在内斗和“圣母情结”中走向灭亡,至于善恶和人道主义精神,则被视为愚蠢且缺乏对人性黑暗普遍理解的幼稚思想。

《独立日》之所以成为一代经典,并非仅仅因为特效和演员阵容强大,更因为当时观众真心相信电影中人类的团结符合现实,美国全球领袖地位也实至名归。然而《独立日2》中人类的团结一致,不仅在巨大的现实落差中显得如若无力,时代发展也和电影中的设定南辕北辙。在这个时代,人们更容易接受“好人”相爱相杀的《美国队长3:内战》,根本无法带入20年前《独立日》中所展现的价值观。

《独立日》中美国总统托马斯鼓舞人心的演讲曾打动了很多人。

20年前电影中最后决战前,美国总统托马斯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讲不仅被视为好莱坞的经典台词,而且被中国各大英语培训机构所推崇背诵。这段演讲不仅内容贴合当时的时代精神,辞藻也十分优美,其中就有下面这个片段:

人类——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这个词将从今天开始有了它新的意味。我们将不会再因我们之间那些渺小的差异而自起干戈。我们将为我们共同的利益而团结起来。七月四日,也许这就是宿命,你们将再一次为了我们的自由而战。而这一回,我们面对的不是暴政,压迫,或迫害,而是攸关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我们将为我们的生存权,我们的存续权而战。如果我们在今天凯旋,那七月四日将不再只是美国的节日,而将成为全人类以一个共同声音来宣誓的伟大一天。他们将喊道:“我们不愿坐以待毙!我们不能不战而亡!我们要活下去!我们会活下去!”今天,我们庆祝的是全人类的独立日!

当年的经典结合现实再看是如此可笑和不切实际,承袭了同样价值观的续作在这个纷乱复杂的时代更难被人认同。但笔者无法否认,自己当年确实被这段演说深深地感动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