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首批66名急救准医生毕业:免学费有补贴,平均签约6年

徐瑞哲/上海观察
2016-07-04 11:4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上海急救班医学生赴美学习交流、参与实战演练。上海观察 图

日前,66名临床医学专业院前急救方向的2016届学子,从新组建的上海健康医学院学成毕业,赴市区两级各个急救中心就业。他们是上海首批也是目前唯一一批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急救医生,其中大半是女生。

在车多人少、流失率高的120急救系统中,他们以及这样的培养模式能否为城市带来一支充足而稳定的“急救英雄队”,缓解“与生命赛跑”的种种急难愁?

急救系统还需人才“救急”

作为数千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上海急救体系还长期处于需要“救急”的状态,其中最紧缺的正是人才。目前,全城从事院前急救的医师仅千余人规模。相比之下,急救车辆达500多辆,车载装备也符合硬件需求。

根据人员与车辆的配比关系,一辆救护车出任务,必须标配3人:司机、担架员、医生或护士。当然,若作为一个“移动ICU(重症监护室)”,要求配4人。上海市急诊医学会主任委员、长征医院急诊科主任林兆奋教授告诉记者,由于院前急救的工作节奏是7天24小时“三班倒”,也就是说,实际情况是每一辆车对应的人员配备至少是9人,“这在目前还远未做到”。据了解,按人车配置,目前全市每天“能跑在动”的救护车数量也就是百余辆。

更令人担忧的是,急救英雄不仅缺,而且容易“走”。林兆奋透露,最近5年内,上海从本地、外地招收了80多名急救医生,但不少人第二年便告离职,流失率在50%以上。

为了避免这样的“漏斗效应”扩大化,上海健康医学院在临床医学院专辟急救班,首届66人在入学之初就与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或下一级中心签约,作为“准医生”委托培养,毕业后回到自己户籍所在中心上岗。“他们的平均签约服务年限是6年,有些长达10年。”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秦啸龙说。他们的学弟学妹,在读急救医学生还有100多人,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以及生活费补贴。

流失因待遇较低晋升路窄

应届生陈汉杰、姚敏宙、顾妙妙即将分赴普陀、金山和松江中心,他们在毕业前最后一年的实习期内,已经深度体验了急救医生的辛酸苦辣。这届学生都在新华医院“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心电图室、输液室等处轮转实习,10个月后又跟车实习,经历了种种大考验。

论工作强度,他们12小时一趟班,每班接诊十多人,差不多每小时都在救人或者在救人的路上,而且“白班夜班工作量相当,夜里心衰竭、脑中风等重病多”。连女实习医生也不仅遭遇过老公房无电梯、担架车进不了电梯口的尴尬,还碰上十几层楼电梯停运、爬高又抬人的险境。“老师、司机甚至病人家属都一起帮忙,但如果是二老家庭就比较麻烦。”

尽管他们的职业定位和导向已十分明确,老师们还是十分关心其待遇水平如何提高。业内人士透露,毕业最初几年,他们的年收入约11万至12万元,而之后随着年资增长,收入水平却难上台阶,这与普通医生“越老越值钱”的趋向非常不同。可以说,这样的收入还比不上社区医生、急诊科大夫,而其实这也是急救医生离职之后的流向之一。

除了工作“性价比”的问题,秦啸龙认为,在现行体制机制下,当拼体力的急救医生步入中年,职业上升空间还较有限。在工作满一定年限后,院前急救医师可以考取助理执业医师证书,拿到国内行医执照,之后可以进一步考上执业医师。尽管助理执业医师考证的通过率只有50%左右,不少急救医生还是迎难而上,通过这条路径“晋升”,但这“一跳”也就跳槽了。

可取美欧之长“本土混搭”

上海急救班医学生赴美学习交流、参与实战演练。上海观察 图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直言,尽管每届五六十名定向培养的急救医生正为上海补充急救医疗服务的新鲜血液,但从长远看来,还应取鉴急救医疗发达国家的模式。事实上,这届急救班的约1/4学生都有赴芝加哥城市急救中心的学习经历。

他们介绍,在美国,同样是12小时一班,每班出车十多次,急救强度堪比国内。但美国急救人员入职门槛较低,通常只需一年期培训,无需医师资质。而他们的急救装备细分程度高,多为“傻瓜式”且标准化,比如一个“妇产包”,覆盖包括扎脐带等工具,一次使用、再领备用。

记者了解到,美英模式是世界上主要的两类院前急救模式之一,即“在最短时间内把病人送到医院”,其急救理念是在现场只对伤病员进行简单处理,直接就近送往医院;而另一种欧陆模式,又称法德模式,则是“在最短时间内把‘医院’送到病人身边”,也就是把最好的急救医生送到现场,在第一现场先把病情稳定下来并提供高水平救护,再根据病情将病人分配至相关医院。

因此,在美英模式中,救护车一般只配两人,驾驶员同时也是救护员,而经过培训的“急救士”不一定是医务工作者,而完全可以由警察或消防人员担任。因此,他们入职之后并不进入医生这一序列,工作稳定性反而增强了。

在专家看来,鉴于目前的现实,我国城市急救也可采取本土化“混搭模式”,根据实际出诊情况适当精简随车必备的人员数,让更多救急辅助人员与有限的医学专业人员相互协作,同时也可提高大量急救车辆的使用率。

另一方面,随着车载急救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升,以及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互动性增强,无疑有助于随车人员的单兵作战能力。在这一点上,黄钢教授认为,女性急救医生也能有特殊的用武之地。而现今,从第二届急救班起,就因为就业单位所提需求不招女生了。

(原标题《120走美英模式还是欧陆模式?首批急救毕业生难解车多人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