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57岁老交警:站23年马路跑12年马拉松,还是活地图

澎湃新闻记者 何颖晗 陈逸欣 实习生 谢漪露
2016-07-06 21:2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唐立宏执勤。

“警不在,法也在”是上海交警老唐最大的愿望。

老唐今年57岁,名叫唐立宏,是上海静安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1993年入行以来一直坚守外勤岗位。他有12年的马拉松跑龄,他能给外地司机画地图,他会把违法驾驶员批评得抬不起头。

上海交通大整治3个月后,他用“扬眉吐气”形容自己的心情,“以前是心累,自己着急,没有更好的手段来处理交通违法。现在身体更累,但心里舒畅了,因为老百姓支持了。”

“功夫都在工作外”

“交警这份职业就是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需要的是超出常人的意志力。”老唐说,他每逢休息时间便会参加马拉松,锻炼脚劲,正是长达12年的马拉松跑龄,支撑他始终坚守在上海城市交通管理一线的岗位上。

老唐说:“跑步有两点对工作有帮助:一是练脚劲,交警经常一站就是三五个小时;二是练意志力,跑马拉松的人三四个小时都能坚持,还有什么事是坚持不了的。”

不过,曾经的他并不是跑步健将。“队里体能测试,两次跑步我都不过关,拖了集体后腿,被支队长骂。”他回忆说,之后自己暗下决心,要摘掉“体能困难户”的帽子,买了运动服运动鞋,一头扎进跑步队伍。平时早班中班要翻班,有时还有突发任务,老唐特别珍惜跑步的时间,力争每周三次。2007年,他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的半马,以2小时03分27秒完成,让同事们大跌眼镜。

“交警工作很辛苦,偶尔也有得不到理解的时候,但通过跑步我舒缓了压力。每天出岗,站在镜子前,我告诉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然后信心百倍地投入工作。”7月4日中午,老唐在会议室里给新警和辅警上课说,“功夫都在工作外”。

他对身边的新警小伙说:“除了在休息时间锻炼身体,上岗前还要摸清自己负责路段周边的社区、警署、医院等标志性建筑物,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老唐先后带教出“上海最帅交警”、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陈栋,“酒驾克星”单之娇等全国交警条线的青年骨干。

老唐讲起了自己的一次执法经历:一名带着母亲去华山医院看病的江苏司机,由于心急忽视了禁止左转弯的交通标志。面对交警老唐,这名江苏司机开口就是苏北话“啥意思”,老唐立即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库,活脱脱一个“老苏北”。唠完苏北话,他再向司机表示,违反交通法规处罚免不了。但老唐也知道,这名江苏司机远道而来很不容易,因此提醒他华山医院门口无法停车,还专门为他绘制了华山路附近的地图,告诉他医院附近哪些地方可以停车。晚高峰时,这名江苏司机回到老唐执勤的地方,感谢他并承诺自己以后一定认真遵守交通法规。

“唐老师的课总是风趣生动,非常易懂。他告诉我们在路上和人交流的时候,要像他现在和我们说话的时候一样,不能让人产生压力。”在场上课的新辅警王继贤说,“但向我们示范动作时,他又格外严肃认真。他总是说,只有执法时严肃规范,与百姓打交道时友善幽默,才能让他们从心底信服你,自觉守法。”

老唐还用一首自编打油诗描述交警这个职业:“风里来雨里去,吸完雾霾吸废气。车水马龙站路中,一不留神咕隆咚。”

唐立宏雾霾天执勤。

“要对得住帽子上的这枚警徽”

老唐说:“很多突发状况必须立刻赶到现场,这是我的工作,要对得住帽子上的这枚警徽。”

为了对得起警徽,他用自己的经验和临危不乱的高智商、高情商,解决了一起又一起交通违法行为,让违法者心服口服,但对家人朋友则不知“失信”过多少次。

一天傍晚,老唐正准备下班,突然接到电话去处理一件交通事故。在这之前,他已经和家人约好一起吃晚饭。他二话不说带着手上被钢钉戳穿的工伤,蹬着自行车直奔现场。原来是一辆非机动车不小心碰到了一只宠物狗。

见到交警老唐,宠物狗的女主人马上拉着他说:“阿弟,这个人撞了我的狗。这个狗是我女儿澳大利亚带回来的,3000块钱是要赔的。”开电瓶车的司机立马插话:“老太婆敲我竹杠,还骂我,她要和我赔礼道歉。”

面对情绪激动的两人,老唐十分冷静,要求阿婆出示狗证,电瓶车司机出示牌照。经过核查,这只宠物狗没有狗证,而电瓶车也没有上牌照。

原本理直气壮的二人,瞬间没了声音。阿婆说不要司机赔了,司机也主动说赔给阿婆50元。最后,老唐对司机无牌驾驶进行处罚,并提醒阿婆三天内要对狗进行上证。

和老唐在同一个路口执勤的一名交警称老唐是自己的师父,“师父在平时执法时,对于违法的驾驶员,除了开出罚单外,还会重点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今后形成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违法驾驶员被批评得抬不起头,是常有的事。”

在康定路附近一家汽车4S店工作的周先生则是老唐多年的忠实粉丝。“我每天开车上下班十分头疼,康定路武宁南路路口车流量大,高峰时期堵得要命。还好有唐警官在路口疏导,才保证我们这些上班族每天顺利出行。交通大整治以来,我们4S店也积极配合民警,向新买车的市民宣传交通法规。我周围同事碰到对交通法规不懂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询问唐警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真的很感谢唐警官。”

唐立宏雨天执勤。

“扬眉吐气”

老唐执勤的路口是上海静安区新闸路万航渡路路口,一个五角形的不规则路口,且路口距离住宅小区较近,交通情况相对复杂难管理。

虽然在他的指挥下这个路口相对整齐有序,但老唐坦言,在交通大整治前,这个路口交通违法行为较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乱变道等。

距离这个路口50米左右有一所学校。老唐说,交通大整治前上下学时段校门口交通比较乱,车子多,违停也多。对此,静安公安分局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大整治期间,实行“20秒停车法”,即家长接送孩子时,停车不超过20秒,超时间必须离开;还有“大手牵小手”的整治方案,交警联合学校、社区一起加大交通法规的宣传力度。

经过3个月的交通大整治,老唐感觉自己执勤的路口有了很多可观的改变,变化最大的是群众对于交警执法时的态度。

老唐说,交通大整治刚开始时,大部分违法群众被交警拦下,总是“装傻”企图蒙混过关,甚至还有人扬言“3个月收收骨头,3个月后打回原形”。但如今马路风气有了巨大变化,市民法律意识明显提升。老唐用“扬眉吐气”来形容现在的心情,他说:“现在抓到违反交通法规,要予以处罚时,群众都能自觉掏出证件,有时还没等自己敬礼发话,身边还有群众抢先说‘不知道现在交通大整治吗,你这样乱停车是违法了’。”

“以前是心累,自己着急,没有更好的手段来处理交通违法。现在身体更累,但心里舒畅了,因为老百姓支持了。”老唐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在民警的严格执法中,做到“警不在,法也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