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刊文:同新媒体打交道是互联网时代官员必掌握的本领

吕洪/人民日报
2016-07-14 14:21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2016年3月25日,河北秦皇岛,海港区海港镇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力量,以微信公众号、朋友圈为媒介,传扬廉政文化,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形成遵规守纪的好氛围。 东方IC 资料图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互联网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据最近发布的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4月,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56645个,较上月底增加6514个,其中政务机构微博118429个,公务人员微博38216个。

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无论在互联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一大亮点,也成为密切干群关系、沟通各界群众的新渠道和新模式。

与风生水起的政务新媒体矩阵相比,实名开通政务新媒体的官员却并不多,有影响力的大V更是屈指可数。

这对很多网民来说感受复杂。一面是政务微博等新媒体越来越便利,在信息公开、互联互动方面更有成效,在网络生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另一面是官员微博冷冷清清,有的味同嚼蜡、沦为鸡肋,有的三缄其口、沦为僵尸。究其原因,既有新业态冲击、微博自身活跃度下降的缘故,更重要的则是官员对新媒体的认识和心态。

有些官员认为,不同于一般网民,官员在新媒体上的态度很容易被曲解、被误解,不解决实际问题,还增加新的矛盾;还有些官员认为,“别人都没做的时候你做了,你就是异类;你做得成功做得好,你就是出头鸟,做得不好,很多人等着看笑话”。

这些顾虑和担心也可以理解,新媒体上,“公”“私”之分本来就是一个敏感话题,一些知名“大V”直至今日,仍然争议不断,本身就是这种顾虑的反映。要克服这些顾虑,需要官员们放下身段,更好地学会与新媒体打交道。

同新媒体打交道是互联网时代官员必须掌握的本领。作为一名政府官员,能够平等地与不同背景的网民交流,听取不同声音与意见,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本身就是进步的一种标志。用好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在复杂的网络生态中形成一股清流,应该成为各级官员的责任和义务。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发出了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动员令,上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理应成为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开展群众工作的“标配”。

中国网民已近7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高达90.1%,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移动互联网早已成为中国民意的集散地。一名官员,如果担心自己说错话被人追究、担心太出头被人笑话,而拒绝接触新媒体,拒绝直接与网民交流互动,如何更好地了解民意,如何与时俱进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官员使用新媒体,要用得理直气壮,用得光明正大。官员要对网民有信心,相信网民不会因为你耿直地说话而群起攻之;不会因为你敢于点评热点而群起嘲之。而那些以为躲开新媒体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的官员,还是应该早点醒醒,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