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断片 | 是谁杀死了互联网的普罗米修斯?

Tintin
2016-07-22 08:45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世有恶法,守之,改之,或起而破之?”影片开头即抛出了1848年梭罗的知名一问,恶法亦法还是恶法非法?亚伦·斯沃茨显然选择了后者。

纪录片《互联网之子:亚伦·斯沃茨的故事》(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讲述了一个被旧制度和政府所害网络天才的故事。纪录片以时间为轴,用探索型的视角展现了其短暂却灿烂的一生。纵向的叙事使得影片流畅而极富感染力,却在客观中立等方面相对打了折扣,站在其对立面的人物、机构齐刷刷地“拒绝了采访”,而以“反派们”的书面公告作为补充。影片也相对回避了亚伦相对特殊的身体状况,比如抑郁症的倾向,或是异于常人发达的味蕾——对苦味极其敏感。

从左到右为:提出超文本理念的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少年时期的亚伦·斯沃茨,以及鼠标之父道格·英格巴特(Doug Engelbart)。“极客”之间的交流是不分年龄和代际的。

并非零度,暗藏热血,这与亚伦本身的激进有关。

童年时期正在玩电脑的亚伦。

亚伦两三岁就开始接触电脑,到了12岁,亚伦已经独立建了一个知识共享的平台“The Info”。他的弟弟们在采访中笑言,他们觉得“维基百科很酷,但是我家里五年前就已经有了一个类似的网站了”。加入网上的编程社区后,亚伦如鱼得水,参与了“简单信息聚合”(RSS)协议的构建。编写小组成员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个很聪明的亚伦从来不参加他们的线下聚会,亚伦的反馈是:“我妈妈不会放我走的,我才刚满14岁”。在征得家人允许后,亚伦参加了活动,这个小大人令他们吃惊,一方面是因为他奇特的饮食习惯,只吃如蒸米饭、白面包等纯净白色的食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高质量的辩论和异常清晰的思路。

创建万维网的蒂姆·伯纳斯·李这样评价亚伦,“他十分热衷于自由文化运动,我觉得亚伦是想让这个世界‘上道’,并努力修补这个世界”。在亚伦看来,古老的版权制度也是通往自由之路的阻碍。版权制度保障了著作人获得报酬,但却和新生的互联网产生了猛烈的碰撞: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就是开放与共享,而版权意味着保护与所有权。

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和15岁的亚伦在会议现场。莱斯格教授说,当时的亚伦和讲台差不多高,讲台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一竖起来,几乎把亚伦全部挡住了。

15岁时,亚伦参与起草了《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该协议相对处于宽松的灰色地带,核心内容有三条:是否要求署名、是否允许商业用途、是否允许修改。“知识共享”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莱斯格,选择让比讲台高不了多少的小毛孩来书写具体规范,这也让亚伦的母亲苏珊感到震惊。苏珊看着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亚伦,好奇为什么这些大人会听一个小孩子的话。

2008年,亚伦·斯瓦茨在旧金山的一家书店内。

亚伦受伯纳斯·李的影响很深,这位前辈手握技术,却使之免费公用。他以“技术活动支援政治目标”为行动准则,把精力投入到有关获取公共信息的项目中。21岁那年,他从收费的“电子司法卷宗公共存取系统”(Pacer)中,获取了将近270万份联邦法庭文档。这一举动使得他与同伴被FBI盯上了,只是之后因为FBI需要亚伦来帮忙修补系统漏洞,而放弃了对他的指控。然而,亚伦的第二次“大规模下载”则直接把他推向了深渊。

亚伦在马萨诸塞州议会大厦门前,他已为请愿书收集了两万多个签名。

24岁时,亚伦利用麻省理工大学的网络,从学术论文数据库JSTOR中下载了近500万份收费文章,并因下载速度过快而导致JSTOR部分服务崩溃。作为“全世界最鼓励黑客行为”的大学,麻省理工这一次似乎却与政府站在了一起。联邦政府通过钓鱼手段获取亚伦的“犯罪证据”后,于2011年1月将其被捕,亚伦由此面临35年的监禁和最高100万美元的罚款。JSTOR和亚伦在半年后达成民事调解,JSTOR也自此宣布向公众免费开放至少450万篇收费的学术文章。声明自己“希望尽可能传播学术知识”的JSTOR似乎不想深究此事,但联邦政府却没有放过亚伦,并把民事纠纷上升到了刑事犯罪的地步。亚伦的父亲认为,他们要拿亚伦杀一儆百。

亚伦·斯沃茨正在集会上发表“反SOPA”的演讲。

与此同时,亚伦并没有停止活跃在民主活动的前线,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反对“SOPA”的斗争。“SOPA”即为“禁止网络盗版法案”,表面上的意图是打击盗版,实际上使得任何网站在未经过审批的情况下都可以被关闭,对所有互联网使用者的言论和公民自由构成了严重威胁。亚伦认为互联网应该被视为一种政府不能剥夺的人权,他与友人创立了一个名叫“求进会”的组织,并积极推动反网络盗版法案的运动。

2012年1月18日,维基百科(Wikipedia)抗议《禁止网络盗版法案》的页面。维基百科网站18日关闭24小时以抗议该法案。 视觉中国 图

在此之前,“推翻”背后有大量财团支持的法案,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星火燎原的互联网政治做到了这一点,很快,白宫宣布不支持这一项法案,越来越多的网站以黑屏以示抗议,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2012年9月12日,联邦检察官重新提交了一份起诉书,把亚伦原先的4项重罪指控变成了13项,增加的罪名有电子欺诈、未经授权访问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欺诈。近乎讽刺的是,起诉方所用来指控亚伦的依据,主要基于一部1986年制定的《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案》,而这部法律的很多内容早已不适应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体系。曾任联邦法院法官的奥林·克尔给了一个相对中立的评价,依基于海洋体系的判例法出发,这份起诉书并没有违规。但他认为推动这场起诉的原因,是“他们感觉斯沃茨所要的不仅是违反法律,还要保证法律真的被废除,让每个人都有权访问公共文献,并让这一切如大江东去般不可阻挡。”

最终,重压之下的亚伦选择以自杀来结束26岁的生命。

交往期间,奎因为亚伦拍摄的照片。

亚伦的前女友奎因•诺顿(Quinn Norton)是本片中最具争议的人物。她接受了检察官的质询,有意无意间提到了《开放获取游击队宣言》(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这份内容激进的宣言,成了检方判定亚伦犯罪动机的重要证据。

《连线》杂志自由撰稿人、亚伦的前女友奎因·诺顿。

奎因受到了各方指责,她在伴侣处于危机之时,没有坚定地选择站在他身边。奎因在影片中为自己辩护,她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所有的事情却因此变糟。任何普通人在强权高压面前或许都是脆弱的,奎因的“背叛”只是催化剂,她的道德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并不高尚,但也绝不败坏。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情境下,奎因的供词真的是导致亚伦在这场诉讼中处于不利的根本原因?

“信息就是力量”,这个为了人类信息共享而献身的盗火者,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亚伦成为自由的殉道者,他是互联网中最绚丽的一道光,却被陈腐的世界所害,或许就是天妒英才吧。

片名: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互联网之子:亚伦·斯沃茨的故事》

导演:Brian Knappenberger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14年1月20日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105分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