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相比喊口号、表决心,地方政府还是要多一点问题意识

敬一山/东方早报
2016-07-21 17:56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4年前的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最终导致79人死亡。

就在人们几乎忘了“7·21”暴雨的时候,今年7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又让北京成了网友朋友圈里的“主角”:汽车没顶,少量地铁线路停运,高铁站雨水倒灌……这些现象不少城市都出现过。也在当天,石家庄市政府紧急通知:要求“市民减少外出”,只是因为北京的特殊地位,更受人的关注。

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城市的防涝议题之下:谁也不是“旁观者”。北京、武汉的“看海”,应该成为我们观察城市安全运行的一杆标尺。

相比于四年前那个令世人印象深刻的“7·21”,今天的北京在防汛上是否有所进步呢?曾经发生司机溺亡悲剧的广渠门桥,也许是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窗口。据记者探访,那里只有少量积水,车辆一直可以通行。附近排水集团泵站的工作人员说,四台抽水泵只用开两台小的就够了。除了设备应对绰绰有余,人员也是严阵以待,上午有两三辆警车和十位交通协管员戒备。

由此可见,四年前的那场暴雨,给北京留下的教训并未被遗忘。那些曾经暴露过明显隐患的地方,已经得到特别多的关注。但如果从全局看,这种进步是“点状”的。北京有广渠门这样可以经受住暴雨考验的地方,但还有更多新暴露出来的“重灾区”,比如大红门东桥下,水深竟然深达2米,附近居民称从未看见过这么大的水。这种局部内涝严重至此,是否可以避免,是否因为附近排水设施落后,还需要后续调查确认,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发现一个隐患地点就亡羊补牢式地改进,尽管说起来很难令人满意,但这可能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全局的问题在四年前已经暴露得很明显,当时的防汛办负责人就说,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标准不高;防汛指挥的运行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防汛减灾知识的普及有待提高;社会动员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四年过去了,从这轮暴雨之后的景象看,这些结论似乎依然适用,但只指责政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也许不客观。在防洪防涝的问题上,指明问题容易,治理起来却未必都能一蹴而就。排水设施多数埋于地下,在像北京这样已步入现代化的大城市,要重新挖开地面进行整体修缮,无论从成本还是时间来看,都有很大的困难。但用一处处的局部治理为最终的治本赢得时间,这应成为地方政府最基本的执政态度。

再比如,北京地铁部门有负责人前两年曾提出防汛目标,“不倒灌、不停运、不死人、确保运营安全”,但昨天的暴雨之后,倒灌和停运都出现了。这种“打脸”可能有各种客观因素,但给人的印象就比较负面。所以相比喊口号、表决心,地方政府还是要多一点问题意识,让公众在每一次暴雨之后都看到切实的改变。

治理大城市的严重内涝,要有长远的目标,但怎么落实是个问题。按照国务院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要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但要落实这样的中长期规划,必须有时间表,按照暴雨揭示的问题指数逐步推进。同时,要保证目标的实现,还得有相应的问责制度保障。自然湖泊被填没,道路硬化造成的“海绵机制”缺失,城市的雨污分流……平时想不到的问题,在大雨之下都会现形。

从“武汉看海”到这次“北京荡舟”,谁都不是大城市内涝的“旁观者”,面对大暴雨的威胁都不应该心存侥幸,还是需要老老实实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应用机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