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受网络等刺激,不少学生反映在传统课堂上注意力越来越难集中

叶雨婷/中国青年报
2016-07-25 10:00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一间教室里,课桌变成了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的大桌子,除了课本每位同学面前还有台iPad。老师开始教授新一课的方式是在iPad上播放讲述新知识的动画片。讲课过程中同学们回答iPad上的练习题并传回老师,老师再根据学生答案进行讲解。

这是近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的“全球未来教育大会暨‘互联网+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为现场嘉宾展示的“未来课堂”。他表示,刚才展示的授课模式近一两年就会在中小学课堂中实现,甚至有些学校已经开始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如今不少老师发现,除非使用非常有趣灵活的、采用先进技术的授课方式,否则学生难以像从前一样,在课本和传统授课方式下保持注意力集中。但对新的授课模式也有质疑的声音。

“非娱乐不学习”,迫使授课方式改变

同学们用iPad上课。东方IC 资料

最近,一位来自北京市某高中的学生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难集中。“以前上课听讲还能专心听一段时间,现在我发现最多只能强迫自己专注地听不到10分钟,如果不借助各种吸引人的课件和视频,我想我都撑不下来一节课”。

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在网络等渠道的刺激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耐不住寂寞”。改进授课方式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留住学生“专注力”的主要途径。

河南省郑州二中校长王瑞介绍,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该校在2011年就正式启动了信息化教学模式,“人手一个iPad”也已成为该校学生的“标配”。

这样的配置是否会让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呢?对此,王瑞表示,学校不仅会通过学校的管理平台,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分析,进行精准的教学,还会增加家长的互动平台,时刻保持与家长的日常沟通,保证教学成果。

目前,这样“煞费苦心”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我国众多中小学中进行。记者了解到,除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国内不少中小学也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手段迎合新一代青少年的“口味”。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长张彦明表示,传统的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课程式信息传递方式的实际教学效果,已不如从前,远程化和多媒体化在教学当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信息化已经给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传统的观念、方式、方法、内容都带来了空前的冲击。

信息化教学应是一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在如今信息化教学的大潮下,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始改革教学模式。然而,有不少校长和专家表示,对于学校来说,教育信息化不能只是学校领导一时兴起的“跟风活动”,而是一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张彦明在工作中发现,目前,不少学校对于信息化教育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他表示,一些学校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高,一直守着陈规旧矩不放手。“目前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夹着纸质的教案和备课本走进课堂。事实上,管理者和教师需要转变工作方法,尤其是一些实用手段要重新学习。”

此外,他认为:“一些学校把信息化理解为赶时髦,技术利用不是很充分,往往是浮于表面,形式上的多,实质内容开展得少,缺乏深入的开发应用,更没有完全领略到快捷、高效、动态、长效的意图,上述现象也导致了信息化深度不够。”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个性化方式接受知识,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够以讲授为主,而必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反思,以此实现知识内化的移动功能。“我们应坚持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更多尝试研讨式的学习或者是探究式的学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在参与互联网教育的同时,能够彰显每个学校教学的特色和水平”。

永远代替不了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的教学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但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一些需要传承的理念不应被轻易抹去。

对此,钟秉林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得好,除需要做好教学工作,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潜移默化的熏陶也至关重要。

钟秉林强调,学生发展性素质的养成,包括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公共关系能力的养成、团队能力的养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从目前来看,只能在校园当中逐步完成,而不能完全依靠虚拟的环境,“信息化教学可以把一门课的教育做到极致,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老师”。

虚拟代替不了现实,张彦明认为,“信息化是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这是我们做教育工作必须要坚守的原则。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必须要源于课程,不能超界,不能跑偏。学生终究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一些传统还是需要教师来坚守”。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也表示,教师在人的一生成长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觑,学校和社会在追求信息化教学的同时,应给予教师一个恰如其分的全新定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