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圳医改试点全面取消事业编制,副市长称真金白银尤为重要

澎湃新闻记者 王文秋
2016-07-27 08:01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日前,深圳市召开医改进展媒体沟通会,包括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姚建红、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医改办主任罗乐宣等十余个部门超过20名官员参会。

深圳医改试点,大体上与国家医改方案一致,同时也延续着这座城市历来的“改革前沿”精神,其中“取消编制”医保费用“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制度试点备受瞩目。

首次打破医生“铁饭碗”的深圳,已在试水医务人员的去编制化。

深圳市卫计委在面对多家媒体时直言,“公立医院需回归公益性质”。吴以环表示,想要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真金白银尤为重要。

2015年,深圳全市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从2009年的17.2%提高到2015年的28.5%。

“财政投入非常强,像深圳这么大力度的非常少见。保障不是单纯的投入,而是科学的杠杆式撬动。”多次调研深圳医改情况的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薇在会上评价。

新入职的医生全部没有编制

“深圳有3万医生,49%都是临聘人员,没有编制。”日前,深圳市卫计委医改办处长李创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

深圳市医改办主任罗乐宣在沟通会上也表示,目前深圳的新建市属医院已全面取消编制,按照岗位管理模式采取全员聘用。目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走在最前面,是新建市属医院的代表。

7月22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2016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时也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部分城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展编制管理改革等工作。

深圳医改自2009年启动至今,编制始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2010年之前都是事业编考试,2010年开始要经过3年“规培”才能进入编制,如今则彻底取消新入职医生编制。

根据深圳2015年出台的《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圳公立医院将去编制化、去行政化,到2017年将初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等,未来深圳的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以促进不同级别医院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依法治理。目前深圳采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新入职的医生全部没有编制。

李创同时也表示,全面取消编制,现在主要是在港大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试点。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产权归属深圳市政府,由香港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管理,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在人事和分配制度上,取消公立医院的编制管理,全员聘用,并在政府核定的工资总额内,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薪酬标准等。

这家医院非营利性服务与营利性服务分开,非营利性服务(即基本医疗服务)收费按广东省医疗服务收费指导价执行;占比约20%-30%的营利性服务(即特需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并探索医疗服务分级定价制度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

“我的理解,去编制化主要是去除编制对政府财政投入、医务人员待遇提升的枷锁。因为过去财政补助是跟编制挂钩的,编制不增加,财政投入不增加;临聘人员不入编,医务人员待遇无法保障。”李创对澎湃新闻表示,以前医生有编制才有事业单位的职称聘任、养老保障、住房补贴等。目前针对新旧机制的如何转换,深圳各方还有不同的意见。

李创称,深圳市2015年出台的医院人事制度综合改革方案,因为配套方案不够清晰,暂时也没有实施。目前主要由两所大医院承担试点改革任务。

深圳目前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医改需要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一向敢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分别在多个场合表达自己的这一看法。

新一轮医改中,深圳也明确提出,公立医院需回归公益性质。

据深圳市医改办主任罗乐宣介绍,深圳目前已经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将公立医院补偿由原来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使公立医院真正实现公益性回归”。

打破“以药养医”的医院逐利模式后,医院、医生的收入从哪来?

财政补助可谓是深圳罗湖医改试点的底气所在。长期关注研究深圳医改的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薇就直言,“财政投入非常强,像深圳这么大力度的非常少见。保障不是单纯的投入而是科学的杠杆式撬动。”

患者在罗湖区东门社康中心社区药房取药。

深圳市卫计委通报称,深圳已经在罗湖试点建立医保费用“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制度。在罗湖区的试点中,对与罗湖医院集团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30多万参保人,社保部门按照上年度支出总额以及今年预计增支情况,核定今年签约参保人的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定额,并与罗湖医院集团签订总额管理协议,实行结余奖励、超支自付。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表示,有了这项制度的保障,医院和医生的收入不再和用药、接诊量挂钩,医院集团有了更多的动力做好分级诊疗和预防保健工作。

前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生硕导和主任医师,现罗湖人民医院社管中心副主任尹照霞,也是罗湖医院集团特招的首批30名全科医生之一。尹照霞向记者介绍,罗湖医院集团招聘了30名优秀全科医生,起薪30万元。此外还招聘30名健康管理助理护士、41名5+3全科规培医生,培训112名健康管理师。“目前,罗湖区的全科医生薪酬与专科医生持平,社康中心全科医生的薪酬基本与罗湖医院持平,30万左右,未来要达到1.5倍。

这一变化直观地体现在统计数据上。2015年,深圳全市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从2009年的17.2%提高到2015年的28.5%。

但与此同时,深圳大规模的财政投入也引发了相应的担忧。参与此次深圳医改试点调研的医学界大V——广州胸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网名“麻醉超人钢铁侠”)刘刚有些担忧,“罗湖的这种模式,政府雄厚的财政实力是十分重要的。要警惕的是,一旦医保总额面临穿底,推诿甚至消极的医疗行为可能会发生。”

刘刚表示,罗湖区的医保试点还没有满一年,目前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会否发生,“我们拭目以待”。

深圳有74家民营医院58家公立医院

患者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科门诊处咨询护士意见。

深圳市政府斥资40亿元,引入香港大学管理团队建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该院作为全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样本,自2012年7月开业起就被寄予了厚望。

虽然投入巨资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医疗质量上优,但有人认为,该院在病人收治量上不尽如人意。

对此,港大深圳医院常务副院长王鹏飞回应称,该院作为一所成立时间不长的医院,仍处于发展期,而且深圳的医改也需要其它形态医院的存在,“既承担改革的任务,又承担经济效益的任务,是很难兼顾的”。

北大深圳医院院长陈芸也表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还是一所很年轻的医院,医院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动态的来看待,“我们作为同行,其实很希望他们的改革能够成功,这样我们也能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外科主管卢宠茂认为,“改革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他强调,深圳市政府如果仅仅是开设一家医院,多收治病人,多收钱,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有意义吗?”卢宠茂称,“那样的话只需要找深圳本地医院团队,开设一家新的医院,何必找香港大学的团队。”

卢宠茂还指出,深圳本市的医疗资源远不足以支撑城市的需求,尤其是在医疗人才的后续储备培养上,“目前深圳的医学院和护理学部都只有一个”。

深圳市医改办主任罗乐宣也坦言,目前在医疗卫生领域,深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深圳市地域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但常住人口超过1500万,服务管理人口接近2000万,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相对不足。

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的事实,让社会力量办医在深圳觅得了机会。

目前,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深圳对取得三级甲等和三级乙等资质的社会办医院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万、1000万奖励,取得二级甲等资质的社会办专科医院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奖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纳入财政补助范围。年均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奖励补助约1.4亿元。

“我们鼓励社会力量来建专科和高端医院,基本医疗由政府公立医院来保障,效果很明显。”罗乐宣说,目前深圳民营医院已经达到74家,超过了公立医院的58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