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女性主义并不反对家庭,而是反对强迫的家庭角色安排

刘满新
2016-08-02 16:54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在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卫斯理学院学生报纸的主编Betty Warren在社论中这样评价从加州前来的新老师Katherine Watson:

“尽管我们的母亲为应自由女神的号召加入工作的行列,我们今天的责任,不,义务却是要去重新索回我们在家中的位置,养育将传统坚持到未来的孩子。于是我们有必要停下来想想,为什么艺术史系的Katherine Watson老师竟然决定要对神圣的婚姻宣战。她那反动的政治宣讲正要煽动卫斯理女生去拒绝上天赋予她们的角色。”

电影设定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不过这段批评却有种熟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对女性主义的攻击中找到类似的责难。女性主义,或者女权主义经常受到来自保守派的指责,其中最常见的便是,保守派责怪女性主义破坏婚姻、破坏家庭价值。对保守派而言,女性主义者们就是败坏家庭的反动分子。然而,到底保守派责难女性主义在破坏的所谓家庭价值,到底包含了什么内容,女性主义又是如何破坏家庭价值呢?

传统家庭模式

当然,并不是只要被认为对家庭而言重要的都可以说是家庭价值,否则所有的价值,只要有人认可,都可以成为家庭价值。保守派赞美的所谓真正的价值,通常与传统相关。传统中对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组成、角色、关系的理解,形成了一套传统家庭价值,这些价值反过来又会影响家庭的结构、功能、角色、信念、态度等等。从家庭组成来看,根据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家庭通常指的是一种养育小孩的传统方式,传统家庭的模型通常就是中产家庭的模样,家庭中有负担家计的父亲,以及操持家务的母亲,他们所养育的通常是他们两人的亲生孩子。这种传统家庭的模型就是西方传统核心家庭的理想模型。在中国,人们还会想象传统家庭不仅仅只是核心家庭。我们通常认定,中国的传统家庭模型是大家庭模式,除了包括两代人的核心家庭成员以外,更包括祖、父、己的主干家庭(steam family),甚至祖、父、己、叔伯及其子女的直系家庭(lineal family)。大家庭被认为就是中国传统家庭的模样。传统家庭的模型影响着所谓传统家庭价值的内容。

在讨论家庭价值之前,有必要澄清对中国传统家庭模型的误解。刚刚说到,我们通常认定,中国传统家庭是直系以上的大家庭模式。然而,根据现代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这似乎是一个长期以来宣传上的误导。之所以认为中国传统家庭是大家庭,主要原因是《礼记》的影响。而根据杜正胜在《编户齐民:传统的家族和家庭》中的研究,中国传统家庭,只有在唐朝时的“唐型家庭”以直系大家庭为主,而唐以前的“汉型家庭”从西汉的核心家庭为主(比如刘邦仅有一家四口)到东汉的兄弟分爨父子同食的主干家庭为主。而宋明也主要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再有根据王跃生的《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社会,核心家庭的比例高达57.04%,直系家庭(王文指的是“一对夫妇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其孙子女构成的家庭”,即林文中的主干家庭)为29.04%,复合家庭(即林文中的直系家庭)为6.52%。纵观历史,中国传统家庭只有盛唐形成所谓的大家庭模式。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仍然以小家庭为主,特别是核心家庭模式,一直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说,所谓中国一直是大家庭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建立家庭与生儿育女

澄清完这个长期的误解,我们开始讨论一下,保守派所认为的传统家庭价值到底包括哪些。保守派主张的首要家庭价值,可以说就是对家庭生活的渴望本身。刘军宁在《保守主义》中的这段话恰好点出这种渴望成家的价值:

“未成年的人在追求个人独立的时候常常有反叛家庭的念头和做法。不过,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最终还是选择了建立自己的家庭。中国人常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因为每个家庭虽然有其不尽善尽美之处,但是毕竟为个人提供一个安身之地,栖身之所。而且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本能来找个生活伴侣、建立家庭、生儿育女。”

刘军宁认为,渴望建立家庭是每个人本能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仅是描述性的,也是规范性的,因为个人可以反叛然后选择建立家庭,“当婚”和“当嫁”的“当”表明这更多是一种规范性的价值要求。对于保守派而言,渴望建立家庭是应该选择的目标,一种价值的规范。这样就可以理解,当女性主义主张,女性可以拥有独立自主的生活时,保守派便开始表示,女性主义试图破坏家庭价值。如果女性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这便意味着建立家庭就并非女性必须选择的道路。

事实上,刘军宁的说法是混乱的。退一步说,即便每个人都有本能找个生活伴侣,也无法等同于每个人都有本能建立家庭。两者之间差距如此之大,也根本无法直接推出,更何况,祈求建立家庭也说不上是人的本能。在没有家庭制度之前的人类,谈论“本能追求建立家庭”是奇怪的。就算对现代人而言,建立家庭也是一件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将其简单描述为人的本能,不过是错误的隐喻而已。家庭的建立牵涉到居住、人际关系、法律、财产等等各方面的因素,无法简单将其理解成生活伴侣的本能追求。

除非特别主张废除家庭,女性主义实际上并不否认追求建立家庭是一种价值。特别是,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鼓励女性获得自主选择的生活,当家庭生活成为女性真正的自愿选择时,这种生活自然可以是选项之一。然而问题是,“绝大多数最终还是选择了建立自己的家庭”是,这个选择是否真正是女性(或男性)真正的自愿选择,特别是选择这种生活包含了选择家庭生活中指派给她们的角色,是否真正值得选择。当我们的社会不断强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时候,婚姻和家庭成为了我们“当”勾选的选项时,这种选择就是可疑的。在不否认客观价值的同时,一种价值如果没有得到选择的个人的认可,这种价值实际上对她的生活就毫无意义。实质地认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才能在个人的生命中产生真正的影响。这种对价值的认可,才是真正体现个人价值的地方。钱永祥在《动情的理性》中对此的描述最为恰当。“任何价值(包括毫无疑义的诸般内在本有价值)都不是个人需要无疑义地接受或者拒绝的。相反,个人可以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论证、反思、否定或者接受。个人的这种‘主体’地位,代表个人才是价值的终极认定这,即使个人的认定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不能、不会检讨修正甚至于改弦易辙的。”

所以女性主义反对加在女性身上让她们必须选择家庭生活(“女大当嫁”)的要求。不仅如此,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还强调,当女性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社会应该让女性获得足够的支持,使得女性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真正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保证女性拥有能够追求自主生活的能力。正如Martha Nussbaum所说,保障这些能力实际上就是保障各个领域中的自由。这些能力体现了人的尊严。人的尊严不仅仅是人天生而得,更多还需要社会的培养和保障。倘若天生的想象力被后天的填鸭教育压垮,人无法自由想象与思考。每个人的迁徙自由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合作方能实现。同样的道理,保证女性能够拥有基本的能力,实质上需要为女性提供足够的条件让其选择。选择婚姻,不再因为地位的低下抑或传统的压力,而是在可后退条件下的决定。无怪乎女性主义看上去在破坏保守派宣扬的家庭价值,因为女性主义不仅否定建立家庭是女性必须选择的人生道路,还对建立家庭的选择背后的整个条件和社会结构进行反思甚至批判。

另一个被认为是传统家庭价值的应该是生育孩子。“结婚”和“生孩子”是分不开的两个词,长辈劝年轻人总是叫她们早点结婚生孩子。就如上文所说,养育亲生孩子也是传统家庭的一个因素。刘军宁直接把“生儿育女”放在“建立家庭”的后面。选择不生育的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经常被批评。而鼓励女性自主选择的女性主义也因为支持女性选择生育或者不生育,被批评为破坏家庭价值。将生儿育女高举为每个人都必须选择的价值,自然也犯了将建立家庭当做人生必经之路同样的问题。女性主义不过是支持女性(以及每个人)自主选择是否生育。在这种自主选择背后,当然还必须保证选项的信息完整正确,也就是说,女性主义认为,社会有义务完整展示生育的好处和坏处,让个人能够做出最全面理性的选择。误将生育亲生孩子看做一种义务,十分容易让人忽略和忘记养育孩子其实是一种非常重的责任。要承担此责任,需要认真的思考、详细的计划、持续的耐性、熟练的知识、长久的投入等等。生育孩子是一种责任,自然需要人们自主的选择方能承担。女性主义不过强调这一点罢了。

家庭分工与全职爸爸

而被看做最败坏家庭价值的,大概是女性主义强烈反对传统家庭中的分工。在传统家庭中,分工总是按照性别进行。丈夫就是负担家计,而妻子就是操持家务,似乎是传统家庭模式中毫无例外角色分配。家务劳动被认为是家庭中女性理所当然需要负责的任务,而且家务劳动都是无偿的。这种分工不分国界,以美国数据为例,当前美国女性平均一周需要进行25.9小时的家务劳动,而男性平均只有16.8小时。另外,美国女性平均每周照顾小孩的时间为3.9小时,相对男性平均只有1.8小时。而在当下的中国城市,根据刘冠楠的《何谓经济学》,女性平均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为183分钟(3.05小时),其中40岁以上女性每天花费4小时以上时间完成家务劳动。而男性基本不做家务的占13%。分担家务的男性平均每天也只有103分钟(1.72小时)。30-40岁的女性每天花费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间大约是66分钟,而男性只有39分钟。79.4%城市女性首选业余活动是家务劳动。

关于家务劳动分工的批评,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许多女性主义者对传统的这种不加反思的家务劳动按性别的分工提出过很多很有影响力的批评。按照性别的家务分工不仅影响到家庭中的妻子,同时也会影响到家庭中的小孩。小孩极其容易因为性别的分工而形成对性别角色的不同期待,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小孩的成长前景。提到所谓传统家庭价值对小孩的影响,不得不提其中家庭劳动分工中传统认定母亲应当承担起养育小孩的想法。

所谓传统家庭价值认定,照顾孩子主要是母亲的任务,甚至认为是女人的天性。大陆新儒家的蒋庆认为,“妇女的天性会使她更关注孩子的教育”,所以“看管与养育幼儿是女性的社会分工与自然天性,女性教育幼儿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蒋庆,《只有儒家才能安顿现代女性》,澎湃新闻。)在蒋庆心目中,“养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品学兼优,就是做个好母亲”。由于这样的所谓传统看法,社会上不仅让女性担负更多养育孩子的责任和任务,同时也忽略了男性在家庭中照顾抚养孩子应负之责,甚至令到“回归家庭”的全职爸爸角色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据2006年人民网海外版一篇报道,“受到传统想法的影响,一些留有全职家庭主夫的家庭通常不想其他人知道家中的安排,担心其他人会嘲笑丈夫‘没前途’或者妻子‘太强悍’。”(People’s Daily, “Full-time househusband challenges China's traditional family dynamics”, 2006.7.21)

除此之外,对全职爸爸或者全职家庭主夫的角色还带有很多奇怪的污名或误解。最著名的莫过于认为,父亲生物学上就不适合照顾孩子。越来越多实践中的全职爸爸用实例告诉世界,这不过是毫无根据的偏见。另外的一些偏见与污名也需要澄清。有不少人认为,那些实际上能够在留在家中的全职爸爸,都是因为他们拥有优厚的家庭环境。大家似乎有这么中印象,留在家中的全职爸爸都是赚够了钱生活优厚的人士。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社会学家Elizabeth Lower-Basch曾经做过调查,拥有15岁以下孩子的伴侣的评价收入比平均收入要少。原因当然很简单,拥有全职家长的家庭,不管是全职爸爸还是全职妈妈,收入自然会相应地减少。而事实上,拥有全职爸爸的家庭的现金收入会比拥有全职妈妈的现金收入低。Lower-Basch认为,原因正是传统的性别歧视。收入的性别差异导致承担家计的母亲拥有比男性更低的收入,同时,性别歧视传统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影响,使得女性比起男性更加不适应成为承担家计的角色。

与之相反还有另一个偏见,大家也常常认为,那些全职爸爸不过是失败者,正如人民网的报道所言。这种对全职爸爸的污名,不过是双重标准的表现。回归家庭的爸爸被认为是失败者,找不到有前途的工作;而回归家庭的妈妈却没人认为是一种失败,反而更像是回归正途。一对比,我们就能看出其中性别歧视所带来的双重标准,背后的观点正是对男性和女性所谓天然角色的预设。同时,因为全职爸爸是失败者,所以全职爸爸也被认为不会成为一个好爸爸。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社会学家Paula England和Kathryn D. Linnenberg通过研究低收入待业父亲的照料行为发现,他们实际上会主动承担更多的照料责任,同时还会因此更好处理矛盾心态以及与妻子间的矛盾。

研究发现,全职爸爸照顾孩子会带来非常多的好处,特别是对小孩的好处。据Patrick Tucker的报道(Stay-at-Home Dads),研究表明在拥有全职爸爸的家庭中,小孩更能感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影响。全职爸爸承担起更多过往妈妈承担的家庭任务,比如煮食、喂养小孩等等,同时,负责家计的妈妈会比一个负责家计的爸爸更愿意和更专心参与到跟孩子的每天接触。因此,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成长都承担了重要角色。相比之下,所谓传统家庭模式,也就是全职妈妈或者妈妈主要负责照顾孩子的模式,孩子通常只能感受来来自妈妈的影响,父亲在孩子成长和发展中影响较少。

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多,比如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成员Tina Miller在2010年出版的Making Sense of Fatherhood, 正是研究在性别背景下男性作为父亲的状况。更多对全职爸爸的研究,我相信,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传统性别分工家庭的实质。

如果保守者所坚持的传统家庭价值就是所提及的这几种,那么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并没有反对家庭,只要女性能够在真正自主的条件下选择其希望的家庭生活。女性主义反对的,不过是来自传统家庭角色安排的压迫。我相信,反思和破除这些传统偏见后而形成的正义的家庭,方可真正成为你我的避风港。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