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监管过细已成市场风险?机构称监管细没问题,只要制度化就行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张宁
2016-08-06 16:29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重组流产频现,专项检查和窗口指导齐至,连逆市涨停都遭到了交易所问询,当下A股的监管火力是有多猛?

8月4日,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报道称,初步统计显示,仅7月份以来,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沪深两市先后就有52家上市公司(含未披露预案)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其中包括深交所34家、上交所18家,终止的主要原因则集中在证券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发生变化。

再往前,7月28日,人福医药(600079)公告称,收到上证所问询函。其中,问询函中一句“当日(指7月27日),上证综指下跌1.91%,但你公司股价逆市涨停”的表述,引发业内关于当下监管是否过细的讨论。

有财经媒体8月1日更是在头版刊发题为《“闲不住的手”或需要反思 “监管过细”已成市场最大风险》的文章称,也许,现在已经到了该对具体监管细节进行认真反思的时候了。

这当然也只是一家之言。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日前就也在其研报中指出,金融监管加强或对投资者情绪造成一定扰动,担忧情绪短期获得一定释放后,市场情绪激昂逐步缓和。中长期看,监管加强有利于提高市场规范性,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监管不力挨骂,监管措施过细也一样面临各种指责。但我比较赞赏最近一段时期证监会在监管上所做的转变,这也是中国股市监管必须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这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评价道。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首席分析师的观点则是,无论如何,监管多细没问题,只要“制度化”就行。

“逆市涨停”被点名会成常态吗?

最近,颇受关注的是一个案例是,人福医药(600079)收到的一封问询函。

7月28日晚间,人福医药公告称,收到上证所问询函。其中,上证所有一句表述“当日(指7月27日),上证综指下跌1.91%,但你公司股价逆市涨停”,7月28日当天,人福医药还为此停牌一天。这引发市场关于交易所是否监管过细的讨论。

有分析认为,上证所对人福医药的问询有所指,意在整肃当前的“研报乱象”。

7月29日,上证所重申,继续将可能对公司股价造成较大影响的券商研究报告纳入监管范围。当天上证所给出的案例,在外界看来,指向的正是在7月27日当天,受相关研报报道刺激涨停的人福医药。

而且,这种问询并非孤例。

据上证所披露的数据,今年7月,上证所公司监管部门共发出日常监管类函件63份。其中监管问询类函件44份,监管工作类函件19份。并且,上证所已经连续两周向市场公开发布证券一场交易行为监管典型案例,涉及集合竞价虚假申报、强化尾市涨跌停趋势的虚假申报、盘中虚假申报和盘中异常申报等异常交易行为。

问询函并非随意而发。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如上证所发布问询函需经过初审、复核和文件把关3个步骤,因此就一个问询函发出的流程来说,并非“一拍脑袋”的任性。而对于发布问询函的标准,接近监管的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主要根据上市规则来看,具体情况而言,这需要职业判断。

需要指出的是,问询函并非专为逆市涨停股而发。

近日同样涨幅巨大的,还有名家汇(300506)、长江投资(600119)和廊坊发展(600149)。其中,廊坊发已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4个交易日内涨幅高达42.05%。但截至发稿时,上述3家公司均未因股价涨幅异常被特停。

证券日报在其8月1日的头版评论中,也写道,交易所监管的不仅只是针对“打涨停”的行为,如果是跌停板上出现违规行为,同样会采取监管措施。所以,对异常交易的监管不是打压市场,而是规范市场。

投行严管风吹向新三板

除了上市公司,券商投行也感到日益趋严的监管节奏。

某总部在北京的券商投行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现在明显感觉监管趋严,文件不断,“连新三板都有窗口指导了”。

该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8月3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俗称“新三板”)在主办券商内核工作指引培训会上,向券商内核人员公布了关于挂牌标准、资金占用、财务核算质量等七大问题,同时表示,内核出事的券商或被撤销推荐挂牌业务。

所谓内核机构,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内核工作指引(试行)》,内核机构应独立于推荐业务部门,对推荐业务涉及的推荐文件和挂牌申请文件、尽职调查工作底稿进行审慎核查,并独立作出专业判断。

而此前的7月25日,证监会还组织召开保荐机构专题培训,明确了一系列对IPO从严监管的思路,其中包括将考虑把保荐业务纳入到整个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内;对出现重大问题的投行,不排除将保荐业务牌照收回的可能。

同时,证监会对再融资审核新增两大窗口指导:一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取上市公司股份的,应直接认购取得,不得通过资管产品或有限合伙等形式参与认购;二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资构成中,募集资金不得用于支付员工工资、购买原材料等经营性支出;用于铺底流动资金、预备费、其他费用等的,视同以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7月初,证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地方证监局,开展对13家证券公司开展投行类业务的专项检查,检查时间不少于2周。与此同时,证监会还要求券商对IPO在审项目进行新一轮自查自纠。

前述投行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监管收紧投行业务,可以说是对前几年的反思,“前几年确实比较松”,该人士续指,现在则是意在把钱用到真正有需要的好企业中去。

另一位小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反正根据监管的要求,该怎么做业务还是怎么做业务,对新业务谨慎承接。

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8月5日答记者问时称,证监会一贯强调,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要依法合规稳健地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秉承“卖者有责”原则,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管理人职责。近期,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旨在正本清源、强化约束,推动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提升资管业务能力水平特别是主动管理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投资者多元化的理财需求。

重组新规将适时发布

监管对炒作的“严打”,自今年5月起就已开始。

此前的5月6日,市场消息称“证监会将暂缓在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回到国内上市”;5月11日,又有消息称“证监会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虚拟现实)四个行业,同时,这四个行业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也被叫停”。

虽然官方未正式对此表态,但相关行业的并购重组明显降温。

不只是行业设限,6月17日,为了给上市公司“炒壳”降温,监管时隔19个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办法再次修订。新规取消了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提高对重组方的实力要求,遏制短期投机和概念炒作。

7月15日,证监会下发文件,要求从严、全面监管重组上市,包括强化重组上市项目复牌前召开媒体说明会、对重组上市项目安排现场检查,并对5年内重组上市的项目进行全覆盖检查等。

截至目前,已有ST狮头(600539)、四通股份(600838)、宁波富邦(600768)等上市公司在上证所交易大厅召开重组上市媒体说明会。

其中,ST狮头说明会结束后,主动终止了重组。上证所指出,说明会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得以发挥。

7月22日,证券时报则在头版评论中称,无论是知难而退的主动取消,还是无法通过相关重组要求而“被终止”,结果只有一个:好的上市公司以及好的资产并购案例将越来越多,这无疑才是对市场长久利好的制度红利。

8月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介绍,6月17日至7月17日,证监会就《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收到的意见、建议看,总体上,社会各界对“依法、从严、全面”监管重组上市,抑制投机“炒壳”表示支持。目前,证监会正抓紧整理、研究这些意见,逐一分类处理。按照部门规章制定程序,《重组办法》根据有关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后将适时发布。

学界的掌声

“监管不力挨骂,监管措施过细也一样面临各种指责。但我比较赞赏最近一段时期证监会在监管上所做的转变,这也是中国股市监管必须的转型。”7月30日,在2016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正在参与制订由央行牵头的中国首个“‘十三五’金融发展战略规划”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这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早就指出,中国股市是一个没有规矩的赌场,有人可以看别人牌。在总结2015年下半年那场股灾的教训时,业界的一致认识是,必须要对一系列规则制度进行调整,搞清楚监管究竟要管什么。过去,我们的监管理念出了差错,错把监管者认为是发展者,把‘指数是不是涨了、市场是不是增长’当作评价监管者业绩的标准。这是完全错位的,这会推动资产的泡沫化,在特定时刻会容忍一系列违规违法事件的发生。监管者实际上是市场的清道夫,重心是要监管信息披露,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市场指数是由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基本面决定的,不是由监管导向决定的。 ” 吴晓求表示。

不少学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还寄予了更多期望。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告诉澎湃新闻,2015年下半年的股市巨幅波动所暴露出的问题,除了监管者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之外,还暴露了监管方式上的问题。“现在,中国股市是‘铁路警察’单一监管,这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存在巨大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下一步应从单一监管走向联合监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