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李仁港:希望外国人也看得懂我的《盗墓笔记》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实习生 魏梾
2016-08-05 13:3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电影《盗墓笔记》的“上线”速度很快,从宣布拍摄到正式进入院线,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这大概是出品方选择导演李仁港的理由。

香港导演的职业素养,在商业机器的大潮中运作顺畅,从改编剧本到调教演员、控制特技,李仁港的综合素质让片方放心。虽然对于盗墓粉丝来说,之前《锦衣卫》或者《见龙卸甲》的口碑并不见得让人满意。 

因为影片特效量比预期多很多,达到2600多个,原本的韩国团队做不完,李仁港又临时请了美国和很多国家的团队来做,直到首映前几日才紧赶慢赶完成。

而拍摄现场,李仁港要给几乎是完全没有怎么拍过特效电影的小白演员们讲戏,调教他们对着绿幕发挥想象力,他的方式是现场放歌剧或者德国死亡金属。

女主角马思纯说,“导演很有才,本来都不知道怎么演,一听音乐毛孔都张开了,有种波澜壮阔的宏大感。”

《盗墓笔记》幕后铁三角。监制曾佩珊、原著作者南派三叔和导演李仁港。

南派三叔在电影的发布会上,说向来爱挖坑的自己在电影里没有挖新的坑,但电影里的确有个巨大的“坑”是导演挖下的,“电影里有两个吴邪,一个是故事里的吴邪,一个是故事外的吴邪,到底是故事里的吴邪在讲故事外的吴邪,还是故事外的吴邪在讲故事里的吴邪?”这段绕口令,让人有些“晕菜”。

操作《盗墓笔记》这样的超级大IP,又起用了人气超高的小鲜肉主演,两拨粉丝都需要讨好,留给导演的空间,其实并不容易把控。李仁港将其总结为,“正常范围内的顺利,正常范围内的困难。”

项目刚宣布启动的时候,他说看着南派三叔的剧本“头疼”;第一次发布会的时候,他顺着主办方的意思小心翼翼地在每一次说到演员的问题时以“两位主演”代替;上映之前知道即将面对众多质疑,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经尽力了。

【对话】

我得用一百二十分的小心去做这件事

澎湃新闻:从一个导演的角度你怎么看待《盗墓笔记》这本小说?

李仁港:小说我几年前就看过了,接项目之后又再看一遍。从一个单纯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说。就像作为一个观众,你问他感觉这部电影怎么样,你不用告诉我这部电影拍摄怎么样,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好不好看。所以,这也是作为一个读者最简单的回答。

再往深一点,就是这本小说给了我很多意外,里面的文学感令我很兴奋,人性的部分更让我感动,小说里面刻画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所以体现的人性特别不一样,就好像在雪山里面听交响乐,同样的音乐不同的环境,那个感觉就变了,盗墓就形成一个很不一样的环境,让很多人性的事情产生更多的化学作用。

澎湃新闻:电影和原著的关系是怎样的?

李仁港:刚开始打算拍第一集的故事,但是后来发现单凭第一集内容不能架构一个电影故事,我们紧急开会商量这个事,我不希望我的电影它只是小说的衍生品,我更希望它能被国外人理解,能跟更多的人分享,这是我们的理念,也是做这部类型大片的最重要的出发点,有人没有看过小说都要能看懂电影。

要在120分钟内让人明白故事,我提出用其他集来补给第一集内容,所以这个电影不光是第一集的故事,具体是哪几集,我也记不清了。

我的责任是坚守这个工程,使这本书很好地呈现给大家。很多时候我会听取作者意见,他乐于我去这样做,我才会去做,他说他很乐于这样,因为我把书中的很多信息和素材用120分钟讲得很清楚。

《盗墓笔记》剧照

澎湃新闻:上影宣布拍《盗墓笔记》的时候,三叔给你的剧本其实让你蛮头疼的,最初他做编剧是怎样?

李仁港:当时我是说笑,我当时还开玩笑说拍完这个我要退休了,因为压力很大,这本书有很多精华的东西不是一部电影能拍完的,第一集里面很多东西需要花时间,我不是不知道怎么拍,而是这样做会超出预算。

三叔也尽量在做精简把书的内容呈现出来,但他太有感情了,想拍的内容太多,但是我们要设想市场能否接受,我们要按照类型大片结构去设想。

我们必须非常理性地制作电影,我们在上映前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拍,不能为了做一个咸菜而误了我的主菜。

澎湃新闻:这是一个IP系列电影,三叔本人写书很擅长挖坑,这部电影有没有刻意设计一些伏笔?

李仁港:挖坑只是一个手法,挖坑的原因就是说明这个故事并不代表一个句号,好的故事往往是带给你思考多过一个句号,这样会让你感觉有很多事情还会发生,我当然也有挖坑,这是一个惊喜的方法,要是都让观众猜到了,就没有惊喜了。

澎湃新闻: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这样做,感觉一部电影变成另外一部电影的预告片,比如漫威系列电影,所以这个度怎么样平衡?

李仁港:无论拍什么样的类型片,尺度很简单,就是合不合适,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不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我们自己也有一个判断,怎么样是合适的,最主要的精力也是在这个故事上,现在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完整的。

价值观正向,盗墓的限制不是问题

澎湃新闻:同类两部题材的片子《九层妖塔》和《寻龙诀》,电影形成了两种处理方式,你倾向哪种?

李仁港:我还没有看,但我想这是一个梦幻题材,这样的片子不紧张不刺激,观众不会觉得好看,我会倾向于把片子拍得更“实在”一点,就是比较真实一点,不能太梦幻感觉,紧张和刺激感就没有了,人们只会在真实环境中才有这个感觉,就像一个鬼片,房子虚幻不真实,不会比在家里拍摄更有紧张感。所以“实在”很重要,所有电影都是按不同题材来取向,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取向。

澎湃新闻:前有《鬼吹灯》,后有《盗墓笔记》,盗墓题材可能会变成一个未来成熟的电影类型吗?

李仁港:寻宝这个概念不分东西方,一直都有。可怕的吸血鬼和中国的妖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其他就是造型师的工作。东西方对宗教产生信仰和崇拜的过程没有什么不一样。

盗墓就是带给人一种享受,走进一个未知世界的探险,然后找到某个东西提升自己,这是盗墓类型片的主体,它也是一个有趣的素材,但是这种体验不是盗墓才独有的,所以不见得这种会形成类型片,故事就一直在盗墓,可能要换一个故事形式,就像爱情故事不可能一直发生在办公室一样。

现在市场这么开放,类型片只会越来越多样,这个类型成形是基于买票看电影的观众喜欢而且满足了体验感,就像吸血鬼系列。

《盗墓笔记》剧照

澎湃新闻:“鬼吹灯”系列也是讲盗墓,但是在审查上有一些门槛,不知道这部电影有没有收到通知?

李仁港:我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审批是已经过了。就算是有些素材是不能碰,但这也不是限制你拍好电影的禁锢,只有拍不完的素材,所以这不足以形成一个困难。

盗墓不一定就是犯罪,故事的主旨还是给社会一些正能量,这是我拍电影以来,在我所有电影中,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事情,这就会使我在拍的时候把握一个力度,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不会排斥把对于人性正能量的东西歌颂,带给社会,那些被审查拒绝的小点不重要,核心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澎湃新闻:之前《九层妖塔》上映的时候,陆川会说他不愿意正面去颂扬或者表现盗墓,但《盗墓笔记》的宣传里说会展现非常真实的盗墓场面。

李仁港:我们会有一个对盗墓的看法,但就像拍一部电影叫《小神偷》,我肯定不是为了拍它讲偷东西有多好,技能有多厉害,不能歌颂偷东西这是必需的,电影肯定是通过小神偷表现另外一些东西,这些是被认可的价值观,它大于偷东西的部分。你说我今天拍古惑仔就是带起人们纹身拿刀出去砍人吗?所以我拍摄盗墓笔记,只是从盗墓开始讲故事,但并不是故事核心的落脚点。

澎湃新闻:你之前有研究过盗墓这样的事情吗?

李仁港:有兴趣,但不敢说研究。我也在香港去看过买卖盗墓文物的市场,让我大开眼界。我也去跟一些真正盗墓的人接触,我没有约那些人之前,我以为他们都是黑黑矮矮的,眼睛像红石一样,当然其实并不是这样,但是盗墓的人你会看出他的神态跟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导演李仁港和鹿晗

希望这是一部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的类型电影

澎湃新闻:这是一个拥有众多粉丝群的电影,而且又和原著作者一起工作,有没有感到压力?

李仁港:说实话,还好。我最大的压力可能来自被三叔感动到而产生的责任感,我觉得我得用一百二十分小心去做好这件事情,我们把戏拍好,把作者本身的东西提炼出来,我觉得是我最大的责任,还不是去创造自己的东西。

没有《盗墓笔记》的小说,我根本不会去拍,我喜欢它,要去呈现它,呈现过程中需要一些东西去完整它,我才会去加一些东西,怎么样把加进去的内容包装得更有力度,我们会从观众角度考虑这个戏的呈现效果,就像人与人之间相处也是,可能你觉得最好的东西不一定是别人接受的。我就像作为一个父亲,当有一天你碰到一个人喜欢你儿子,你会是很欣慰的。

澎湃新闻:像港片的体系以前很容易被制片人影响,现在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引来各方热议,是不是作为那个电影工业体系出来的导演比较容易承受各方压力?

李仁港:要顶不住压力或者要不被影响就很难当导演,我们不是不关注,而是不懂,你说美国金融变化对我有影响吗,我要不要去研究市场投资方是什么样,我要不要研究中国经济体系的推进是怎样的?说实话每一样都会有一定影响,但我是导演,这些不是我能力范围的事,我只了解电影是什么样,我只能单纯地拍好我的电影,你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这部电影,这很难的。

澎湃新闻:书迷喜欢与否,应该是电影要考虑进去的部分?

李仁港:这个话题可能是南派三叔自己去考虑的事情,因为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个事情。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决定权去考虑这个电影要呈现给粉丝什么样。所以,他做编剧有一个好处是,要是他感觉那是合适,那就是合适。但是我有一个电影的原则,好看的电影就是观众都会说好看,书迷粉丝是一部分,但是电影观众更多,全世界的观众会更多,我最不希望的就是,有一天电影在海外上映,他们觉得这是小众电影,觉得中国人是在一个井里看世界,这就是一个噩梦。

《盗墓笔记》演员大合影。

澎湃新闻:有人觉得现在电影是一个分众时代,不同电影定位不同观众群,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针对粉丝的?

李仁港:我不想用粉丝电影这个概念,但我是为书服务,电影是从书的内容中产生的,我对书是负责任的,电影呈现给观众,给观众的感受因人而异。

你问我是为了书拍还是为了粉丝拍?其实都是为了拍好电影,但我反问你一个问题,导演你是为了票房还是为了拍好电影而去拍?这两者之间没有冲突,票房好不代表我拍的不是好电影,一样的道理,要是你都是为了粉丝拍,最后烂片一部,粉丝也还是会说不好看。

澎湃新闻:演员其实是刚公布的时候备受书迷争议的话题,拍完了怎么评价演员各自的表现?

李仁港:我感觉这些演员挺难得,之前和很多大咖合作过,而这次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年轻演员,但他们让我非常满意,他们很敬业很刻苦,我都觉得他们非常苦了,他们却是还能再拍一条的态度,我非常认同他们的个人能力,他们成名肯定是有他们的道理。

澎湃新闻:你是直接接受制片方人选?

李仁港:我不是没有把关演员,而是我们把关标准不一样,不是好的演员就能演好这个戏,有些演员虽然嫩一点,但是他和角色之间会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和有趣的事情,这些经验我们经历太多了。我跟他们见面聊天,可以了解他们本身素质和角色契合。

澎湃新闻:担心电影上映后被粉丝非议吗?

李仁港:你应该问我但不担心电影好看,因为我觉得只要电影好看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