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台湾“国史馆”限制大陆学者查档,倒行破坏两岸学术交流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2016-08-06 11:4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7月26日下午,台湾“国史馆”网站宣布“台北及新店阅览室自8月1日起停止阅览服务”,进行为期约一个半月的整修;在整修完成后,同步调整阅览规则。

新规则规定,以所谓“平等互惠原则”为由,拒绝大陆及港澳地区学者调阅馆藏资料;若是台湾人士则改为延长审核时间的申请预约制。台湾学者若要查看则需提前15天申请,30天内回复。

此新规引发两岸乃至全球学者的激烈批评。8月2日起,台湾学术界发起“捍卫学术自由·反对阅览新制”的全球学者联署活动,现已得到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学者、各界人士的支持。

截图来自台湾“国史馆”官网。上为吴密察出任馆长后颁布的规定,下为此前旧规定。

“大陆先不让台湾人看”?

对此新规,台湾“国史馆”现任馆长吴密察给出的理由是,国史馆过去并未落实档案管理局规范,对调阅档案与阅览对象设限是“回归法制”,他表示愿意推动解套,以“平等互惠原则”,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进行“机关与机关”的档案交换阅览。

也就是说,台湾“国史馆”不对大陆和港澳学者开放,是因为如第二历史档案馆这样的大陆机构并未对台湾开放资料查阅,因此不符合新规中可以查阅的第三类对象,即所谓“平等互惠之外国人”。

平等互惠,作为外交术语,显然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台湾在国际“外交”场合能够使用“平等互惠”的涵义非常有限,因为目前仍与台湾当局保持有“邦交关系”的国家并不多。按照推论,“国史馆”以此来拒绝台湾本地之外的人士调阅资料,那就不应该单单针对大陆及港澳地区人士。

显然,吴密察这里更多是将“平等互惠”解释为一般字面意思,“你让我看,我让你看,就是平等互惠”。但是,无论是南京的第二历史档案馆,还是大陆的其他学术机构,都没有单纯禁止台湾地区人士调阅资料的规定。台湾学者到大陆学术机构无法查阅的资料,大陆和其他国家、地区学者也同样无法查阅。

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朱浤源表示,大陆图书馆并未限制台湾学者调阅数据,一般省级图书馆都可查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最近虽因数字化作业对全球封闭,但非仅对台湾,数字化完成后也会开放。相比之下,台湾“国史馆”限制陆港澳学者,就是“政治理由而非行政理由”。“国史馆”过去也都依照全球学术机构惯例,资料对全球开放,但现在似乎借行政理由刻意限制大陆学者,这是“国史馆在搞政治”。

台湾“中研院”台史所所长谢国兴则在Facebook上质问吴密察,“我从未听说台湾与任何国家间定有类似协定,因此依法只说太过勉强。”

年轻学者研究或受阻

台湾“国史馆”收藏有大量民国初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档案,其中镇馆之宝“大溪档案”收录了蒋介石亲批文件、对外电文、书信等重要史料,1995年由“国史馆”接管后正名为“蒋中正总统文物”,是两岸研究中国现代史学者的重要学术资源。

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红民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他个人和浙大蒋研中心的同仁对于台湾“国史馆”这种“开倒车”的行为坚决反对。

从个人经验看,陈红民认为,30年来海峡两岸在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方面,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学术交流上已经没有任何的界限了”,“国史馆”更是这方面的典范。“我们以前还总是拿吕芳上(‘国史馆’前馆长)时代的‘国史馆’作为典范,批评‘调查局’、‘国防部史政编译室’不够开放,希望它们向‘国史馆’学习,结果没想到‘国史馆’倒退得这么厉害。”

在陈红民看来,台湾“国史馆”此举完全是政治原因,“它里面的档案资料这么多年该看的都看过了,根本不涉及保密性质。”所以对于比较资深的两岸学者,台湾“国史馆”的新规影响并不会特别大,“但对于年轻学者,尤其是亟须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研究的学者来说,那可能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陈红民告诉澎湃新闻。

钳制学术交流,全球学者抵制新规

台湾“国史馆”新规对于学术研究开展带来的不便和伤害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在很多学者看来,此举所释放出来的信号——因政治因素钳制学术交流,才是让他们最为担心的。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评价台湾“国史馆”的新规为“倒行逆施”,认为不仅会危害到两岸正蓬勃发展的民国史研究,同时也会给两岸关系、两岸人民的情谊带来伤害。

杨天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档案资料的开放与共享是当下全世界学术机构的通行原则和普遍做法,而且会越来越开放。

杨天石表示,台湾“国史馆”新馆长的理由完全是谎言。“他说‘平等互惠’,但是能够和台湾谈得上‘对等邦交’的也就那么20几个小国,按照这个逻辑,美国、日本也应该和大陆一样是被拒绝的。”

“再说大陆学术机构,包括大学图书馆、各省市图书馆、一档、二档,都从来没有单独针对台湾学者设置限制和障碍。二档馆长告诉我,就在前几天,还有两个台湾学者在二档查资料。如果有天大陆学术机构真的跟你谈‘对等’,也禁止台湾学者调阅资料,那对台湾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年轻学者的发展不也是一大阻碍吗?”

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站不住脚的理由背后,是政治对学术的钳制,担心“今日是国史馆,明日可能会有另一个效仿之馆”。因此在8月2日,台湾学术界发起“捍卫学术自由·反对阅览新制”的全球学者联署活动,现已得到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学者、各界人士的支持。

杨天石认为,联署活动说明全世界学者都看到了新规的错误和危险,他相信事情会出现转折,也希望新任吴馆长能够“悬崖勒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