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拨开日本动漫的包装,布袋戏《东离剑游纪》依然够“霹雳”

赵老实
2016-09-02 17:2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一直以来在动漫圈里颇为小众的“偶动画”——霹雳布袋戏最近颇为抢眼。霹雳国际与日本动漫界的著名编剧虚渊玄联手打造了一款完全不同与以往霹雳剧集的《东离剑游纪》。

这部剧在继续沿用霹雳布袋戏人偶和操控技巧、人物诗号、摄影等关键元素的基础上,采用了虚渊玄打造的剧本、日本的人物设定、造型设定、声优、音乐,呈现出更国际化的样貌,更易被看惯了日式动漫的观众所接受。

不过也有“道友”(霹雳戏的资深粉丝)对这样的合作并不欢迎,因为《东离》放弃了霹雳剧特色的一人分饰多角的闽南语口白,失去了韵味。

《东离剑游纪》人物

《东离剑游纪》人物

《东离剑游纪》人物

然而回顾布袋戏300多年发展的历史,会发现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为了不断生存发展,一直在不断进行自我革新。

最早的台湾布袋戏是木偶戏的一种,因为除了头和手以外,人偶的身子主要是用布缝制的,像穿着布袋一样,所以被叫做“布袋戏”。

布袋戏的操偶方式。

最早出现“布袋戏”一词的文献是清嘉庆年间的《晋江县志》:“近复有掌中弄巧,俗称布袋戏。”据传,300年前有个叫梁炳麟的泉州学子,有一天去庙里求签,梦到仙人握着他的手说:功名在掌中。他非常高兴,以为科举必中,可是又落榜了。回家路上,他看见路上有人在操纵傀儡戏,这才醒悟所谓“功名在掌中”乃是叫他改行去当木偶师。他自己学着雕刻木偶,自己编写戏文,并且用手代替丝线操作,造成了轰动,成为巨富。梁炳麟就被认为是布袋戏的创始人。

布袋戏分为以文戏为主的“南管”和以武戏为主的“北管”。虽然改用手操作人偶,可布袋戏在人物的类型化上并没有少下功夫。与京剧类似,布袋戏中的角色也按照不同的舞台表现分为“生旦净末丑杂”等多种类型。操偶师要根据人偶角色类型,呈现出不同的动作和身段:“生”类的人偶动作要优雅缓和,“旦”要柔美妖娆,“净”刚猛粗犷,“末”苍老缓慢,“丑”夸张灵活……布袋戏的动作进程也有讲究,类似傀儡戏中的“起落煞”,根据不同的剧情和角色的特征,起落有致,有板有眼,有声有色。

清乾隆时期由福建泉州、漳州等地传入台湾。刚传入台湾的布袋戏演的是大陆带去的剧本:“天波楼”、“宝塔记”、“孙叔敖复国”、“唐寅磨镜”、“乾隆游山东”等,在民间婚丧嫁娶的仪式庆典上演出。

一般来说,这些传统剧目被当成衡量布袋戏艺人和班子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能够很好完成30出左右的传统剧本就可以被称为名师。不过久而久之,经典的剧目演出多年也会让观众生出“审美疲劳”。

《东离剑游纪》剧照。

在日据时期,一本讲述明代官员文素臣的小说《野叟曝言》被日本殖民者所禁,因为里面有领兵征伐倭寇的情节。布袋戏班五洲园班主黄海岱将之改编成《忠勇孝义传》,主角改为为国除奸的“云州玉圣人”史炎云,受到台湾人民的喜爱。这个剧标志着传统布袋戏向“小说戏”的成功转变。传统布袋戏看的是操偶师,而到了小说戏阶段,布袋戏的看点就变成了剧情中凸显出来的木偶人物了。

二战以后,黄海岱的次子黄俊雄把这个故事发扬光大,放在电视中播出,打造了布袋戏史上的第一个大IP——云州大儒侠史艳文。《云州大儒侠》轰动全台,连演583集,造成学生不上课、工人不上工、农民不下田,政府竟以“妨碍工农正常作息”为由把这部剧给禁播了,直到1982年才解禁。

史艳文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归结起来是因为战后台湾民间社会的动荡状况造成的。戒严时代的一党专政和地方恶势力横行乡里,普通老百姓屈苦不堪。史艳文一改之前“忠勇孝义”的中国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的形象,以忍辱悲愤、感化世人的菩萨面貌出现在大众视野里面,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东离剑游纪》剧照。

《东离剑游纪》剧照。

除了形象变化之外,在布袋戏的包装和推广上也更为时髦。黄俊雄“除了充分借用现代技术中的声光电效果之外,对传统布袋戏中的布景、道具、舞台、配乐、唱曲乃至木偶的尺寸、造型等逐一做了改造”。与在舞台上演出不同,在电视剧里播放的布袋戏木偶不仅口眼可以活动,还加大了尺寸,加入了干冰、灯光、烟雾、爆破等效果……加上剧情天马行空、一气呵成,音乐也从传统的锣鼓后场变成了现代西洋乐器和配乐,更符合观众的感官需求。这些重大的改变带来了电视布袋戏的崛起。

2011年2月26日,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的陈云林率经贸团参访台湾云林县,获赠霹雳布袋戏的首席男主角“素还真”戏偶,上面写有“泽惠农黎”字样。

1988年,黄家第三代黄强华、黄文择等人成立了霹雳国际公司,不仅设有专门的制偶部,还包括场景布置部、情节编排部、服装造型部等,把布袋戏从脚本到制作,从拍摄到播放发行的整个流程变成现代工业化的流水线作业。公司制作的每部剧集均以“霹雳”二字打头,因此称为霹雳布袋戏,打造了“清新白莲素还真”等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

在一次采访中,黄强华曾经回应过人们对于如今霹雳布袋戏过于“科技化”的质疑。他认为不创新就走不到现代,不过再怎么变,有三个传统不能丢:口白必须由一人主演、戏偶必须是木刻的、以人来操控戏偶演出。

《东离剑游纪》剧照。
不过,这次与日本公司合作的《东离剑游纪》没有继续沿用“八音才子”黄文择的念白,而是采用了日本声优。这种放弃,当然是霹雳布袋戏走向世界的必然。因为对于布袋戏而言,“创新”原本就是最大的“传统”,从传统戏演变为小说戏,从舞台戏变成电视戏,形式变化,而布袋戏的精髓没有变。正如黄海岱所言:“传统不能灭,现代的要跑给观众追”,布袋戏就是要“放去则往六合,退之则藏秘密,其味无穷矣”。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