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城》男一号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这是一个文化政治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 沈河西
2016-08-09 07:1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老谋子的新片巨制《长城》刚发布预告片就引发争议,争议焦点是好莱坞男星马特·达蒙扮演了男一号,而且从故事简介来看,这是一个由西方人带领中国人民在长城这个最具象征意义的中国地理空间里完成英雄主义叙事的故事。华裔女星吴敏恬率先在推特发文称“我们的英雄不长马特·达蒙那样”,爱国主义小粉红们迅速跟进,让《长城》未映先热。

《长城》男一号,好莱坞男星马特·达蒙。

这些年,西方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垂垂老矣的西欧被恐怖主义弄得人心惶惶,那种多少带点冷战意味的民族主义情绪死灰复燃。而崛起的中国资本需要对应的中国面孔。按照戴锦华教授的说法,近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里中国人拯救世界其实是向人民币“磕头”,这种虚情假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了,今天我们如此期待一张货真价实的中国面孔横扫西方人组成的千军万马。用电影《英雄》里陈道明那句霸气十足的台词来说:寡人要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英雄》里的陈道明。

当然,从电影史来看,主角用东方面孔还是西方面孔,确实是一个长久以来就存在的文化政治问题。早期的好莱坞,华人从来没有担任过男主角。比如,1925年到1949年,美国制作了48部关于华人警探陈查理的故事片。陈查理一口洋泾浜英语,满口孔老夫子“之乎者也”,更糟糕的是,这个角色不是由华人演员扮演的,居然是一张货真价实的西方脸孔!问题当然不出在堂堂好莱坞找不出一个能说洋泾浜英语的华人男演员,因为电影里陈查理的儿子们都是由华裔美国演员扮演的。问题在于,在当时种族主义的霸权下,这些刻板的中国男性形象是由非中国人为非中国观众制造的,华人男演员没有资格出演男主角,即便这个人物本身就是一个华人,更遑论由一个华人来出演英雄人物。

李小龙。

美国电视剧《功夫》中的男主角金贵祥由白人演员出演。

这样的状况要到1970年代李小龙长驱直入好莱坞才真正扭转。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实李小龙一开始也吃过好莱坞的“闭门羹”。比如在1970年代初风靡一时的美国电视剧《功夫》中,有一半中国血统的男主角金贵祥这个角色并没有交给彼时已经风生水起的李小龙出演,而是交给了一个白人演员,好莱坞再一次上演了“陈查理”时代的种族主义霸权。

当时制作人拒绝李小龙的理由是,美国公众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东方面孔作为英雄主义或男子气概的象征。而且,仔细追究起来,李小龙绝大多数电影其实都是香港制造,《龙争虎斗》是唯一一部由美国人导演、好莱坞电影公司制作的李小龙电影,也就是说,李小龙是在香港而非好莱坞的土地上征服了西方观众。从《龙争虎斗》开始,好莱坞电影里的英雄不再只有詹姆斯·邦德、施瓦辛格、史泰龙们,东方脸孔开始进入好莱坞英雄榜。

《龙争虎斗》剧照。

当然,东方脸孔在好莱坞扮演英雄主义神话从来都是需要付出妥协的代价的。譬如,吴宇森在闯荡好莱坞之前的香港电影中,不论是《英雄本色》、《喋血双雄》还是《辣手神探》,都有强烈的男性之间亲密关系的刻画。按照今天的说法,这些男性间的情谊开拓了丰富的“基情”解读的空间,而这种超出一般意义上的同性恋/异性恋范式的同性情谊,可以上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侠宗师张彻的男性理想,在张彻的电影里,兄弟情谊可以超越两性情欲上升到存在主义的高度。但在好莱坞,一个没有异性情欲的英雄的爱欲表达是难以想象的,于是吴宇森的好莱坞时期再也没有出现过《喋血双雄》里黑社会周润发和警察李修贤惺惺相惜的画面。

张艺谋拍《金陵十三钗》,设置了由好莱坞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个神父形象。

而这些年,中国电影中开始出现西方脸孔的主角,其实和当年美国电影中没有华人脸孔做主角并没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因为背后的逻辑预设依然是奉西方观众的口味为圭臬。前些年张艺谋拍《金陵十三钗》,设置了由好莱坞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个神父形象。对于这个白人男主角,当时的观众也存在愤青情绪——问题不单单是白人演员在中国电影里担任了男主角,而在于西方神父睡了中国义妓,主创们讨好西方人的企图可谓明显——制片方甚至提前公布了女主角倪妮撰写的《我和贝尔演床戏》一文,拉开一场事先张扬的“桃色案”。

1941年中国动画的奠基人万氏兄弟拍的《铁扇公主》,孙悟空的脸型其实是仿照好莱坞的米老鼠的。

相比这样明目张胆的起用西方面孔来说中国故事的做法,更有意味也更不易被觉察的是,这些年的中国电影以不动声色的方式植入西方脸孔,或者说,西方脸孔构成了中国电影创作者的潜意识。譬如,戴锦华教授敏锐地注意到,2014年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最后,中国英雄的最著名IP孙悟空竟然变成了西方人的金刚。而上一次中国的孙悟空变成西方人熟知的形象还要上溯到1941年中国动画的奠基人万氏兄弟拍的《铁扇公主》。在这部中国第一部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里,孙悟空的脸型其实是仿照好莱坞的米老鼠的,看上去就像米老鼠的中国远房表弟。

当然,当时创作者自觉向西方形象靠拢的潜意识的前提是一个落后国家的动画向先进国家动画学习,这本无可厚非。但时至今日,中国电影中居然还出现让孙悟空变身美国金刚这样的表达,用戴锦华的说法来说就是文化上的“认贼作父”。

这个“认贼作父”的意思是,我们依然需要以西方人为度量衡来指认自身,而我们自身的文化在价值层面是中空的。无怪乎作家毛尖在比较国产电视剧和韩剧时要说:不管是表现古代人还是太空人,韩剧的“韩国性”不变,古代人也好,太空人也好,都是泡菜文化爱好者。而我们很多国产剧,都用西餐北海道来抒情。

当然,《长城》尚未上映,仅凭白人英雄这一设定断言这部电影是又一次典型的“认贼作父”为时尚早,但愿我的论断都只是臆测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