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陆脚,走台湾︱“小马哥”蜕变史:五见马英九

陈红民
2016-09-02 14:5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第一次见到马英九,是1997年在哈佛大学。那年马英九以台湾“法务部长”资格到纽约参加世界禁毒大会,会后以校友身份顺访哈佛大学(他是哈佛法学院博士),应邀到费正清中心(Fairbank Center)演讲。

那时,我是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的访问学者,对马英九只是耳闻。一位来自台湾的燕京图书馆女工作人员,兴奋地逢人就说,小马哥要来演讲,他在台湾如何受欢迎。那天中午她拉我去听马的演讲,演讲场地不大,挤满了听众。马英九深受一些台湾女性的欢迎,老天爷把所有“大众情人”的要素都加堆到了他那里,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优渥的家世、名校的教育背景、高大的身材、英俊的面庞、彬彬有礼的仪态。

哈佛毕业的马英九深谙美国的演讲文化。演讲开始,他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问听众这是什么?大家茫然,他说这是一包可卡因。然后又问,多少钱一包?大家又茫然,他说,在纽约10美元,但在台湾是5倍至10倍的价格。这就是为何台湾毒品泛滥的原因。由此开始,他讲解在台湾开展“扫黑专案”的背景与措施。他的演讲娓娓道来,又意气奋发,间或还穿插些幽默,听众笑声不断。主持演讲的费正清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柯伟林教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从那时起,我开始注意这位台湾政坛的新星。

第二次见到马英九,是2005年10月底,我赴台参加“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60周年学术讨论会”。此时国民党已沦为在野党,会议规模不大,只专门邀请了5位大陆学者,加上在台访问的,只有8位大陆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的主题也悄然转型,强调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关系。

会议进行时,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正忙得两脚朝天,一方面在应付选举,一方面他老爸马鹤凌正病危住院,但他还是在26日抽空在午餐时间来到会场,简单演讲。几过挫折洗礼的“小马哥”多了些沉稳,但依然帅气逼人。马的口才确实好,辩才滔滔,他从国际法的角度入手,讲“开罗宣言”后台湾回归中国,批驳“台湾地位未定论”。然后,他说马上要去医院探视老爸(次日,马鹤凌便过世),离开前,他与大陆学者一一寒喧、握手。朋友拍下了我一张与国民党党史馆邵铭煌主任向马介绍大陆学者的照片,戏称为“拍马屁”。

2005年与马英九合影。左二为作者。

向马英九介绍大陆学者

马的人气真高,他与大陆学者合影时,不少在场的台湾学者、学生,尤其是女性,都拥上来。有位大陆女教授已是“奔六”的人,见了马英九后,好像变成“花痴”,逢人就说马英九好,还说她要有投票权,一定会把票投给马英九。都说马英九是“少妇杀手”,看来是老少通吃!

第三次见到马英九,是2010年12月2日,中正文教基金会等主办的“《蒋介石日记》与民国史研究研讨会”,在圆山大饭店敦睦厅开幕。会议代表进入会场时,要进行简单的安检,看架式,是要有重要人物出场。因为马英九来,台湾重要媒体都到了,在会场后面架起了长枪短炮,阵势很大。

马英九出场时的长枪短炮

相距五年,又见马英九,他已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演讲从蒋介石到台湾后对于“选举”的一份批示开始,利用演讲为现实的国民党加分。

据我现场观察,五年间,马英九是有所变有所不变。变的是,脸上多了沧桑,言行有些拘谨,甚至是刻板,他也想表现轻松点,如赞到蒋介石坚持写了55年日记,就调侃了一句“惭愧,本人没有这样的毅力”。但脸上的轻松稍纵即逝。不变的是,他态度仍然谦和,举止彬彬有礼。他进场后,先与在前排就坐的嘉宾(多是前“高官”)与资深学者握手,再上台。演讲前,先向大家鞠躬。演讲结束离开会场时,再与前排的嘉宾握手,从另一个方向退场,并与两边学者握手。我正巧坐在边上,得以和马“第二次握手”。

岁月流逝与政坛历练,消灭了一个阳光有活力的“小马哥”,留下一个有些政客味的马英九。

2010年的马英九

第四次见马英九,是2012年的9月13日。我赴台参加“国史馆”主办“中国近代国家的型塑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台湾官方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开。我们到达“国史馆”时,看到门口有安检仪,就知道是马英九要来开幕式讲话。

那段时间,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发生激烈争执。刚开始第二次任期的马英九,开幕词主要围绕钓鱼岛展开。他说,1895年前,钓鱼岛就是中国领土,日本侵占钓鱼岛,“没有国际法上的效力”。他认为对钓鱼岛应采取的正确作法是,“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马英九特别提到40年前蒋介石在海外“保钓运动”兴起时对留美学界的表态,在主权的立场上,“寸土片石,在所必争”。马英九真不愧是演讲高手,在这个政治宣示性很强的讲话中,他既表明了台湾当局的立场,又十分自然地展现了自己作为法博士的学养与曾参与“保钓运动”的历史。无论从演讲的内容还是表达形式,都难以挑剔。

从外表上看,马明显老了很多,讲话也不如原来流畅。真是“岁月催人老”。当年小马哥今何在?

2012年的马英九

第五次见马英九,严格说起来是一次会议两次见面。2015年7月6日,赴台北参加“战争的历史记忆:抗战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国史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会场设在圆山饭店。说来有意思,20年前,大陆纪念抗战是在7月7日,台湾在9月3日开会。20年后,大陆宣布9月3日举行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台湾就提前到7月7日开会。

会议通知,6日晚6:30在二楼有个招待会,7日上午是开幕式。我6日入住后,先去圆山饭店的游泳池游泳,临近6:30,我穿着休闲装到二楼,以为是个普通的晚餐,没想到安检仪在门口,再看进入的人,都是西装领带。正疑惑间,办会人员招呼:“陈教授,快进去,马英九就要到了。”原来,晚上是个非常正式的招待会,除去会议代表,还有一些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与帮助过中国抗战的外国友人等,马英九率“行政院长”等政坛高官出席。我身穿T恤坐在那里,有点扎眼。马英九的演讲是礼仪性的,只几分钟。但他上主席台之前,与演讲结束,均与前排的资深学者们握手致意。

7日上午,研讨会开幕,这是一次大型的学术研讨会,除了历史学界的代表外,还有档案与博物馆学界的许多代表。马英九到会致辞。他从三个层面,谈了纪念对日抗战胜利与光复台湾的意义。在世界层面上,八年抗战不仅拯救了中国,也帮助盟国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在中国层面上,马英九比起以前完全否认中共在抗战中的作用,甚至污蔑中共“游而不击”、“扰乱后方”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台湾层面,他历数日据时期台湾不绝如缕的抗日活动,称赞他们的爱国行为。马英九强调“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都应该忠于抗战历史,永志不忘”。这与此前习、马新加坡会面的精神是一致的。马英九表示,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是基于“侵略的错误或可原谅,历史的真相不能遗忘”的信念。“我们不是要挑起仇恨,而是要谴责侵略;不是要炫耀胜利,而是要追求和平。”

2015年的马英九

据透露,这篇讲稿是由几位重要的历史学教授撰写的,他们一直忙到凌晨。

这次讲话时,马英九在台湾执政已经7年,时间上快赶上八年抗战了,他的声誉直线下降,民间调查甚至比陈水扁还低,当时就有人断言,次年的“大选”国民党将大败。从当年人见人爱的“小马哥”,成了天怒人怨的“票房毒药”,马英九只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

我认为,马英九并不坏,他长得帅、家世好、学历高、清廉正直,但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充满了打乱战、拉帮结派、有手腕善用潜规则的人,马英九只能败下阵来。他能当好谨守分际的公务员、大学教授,但绝不是政党领袖的合适人选。

“小马哥”的蜕变史再次说明,时间是把无情的杀猪刀、政坛是个惨烈的搏击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