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将建10个汽车尾气超标治理示范站,市中心或设低排放区

澎湃新闻记者 姜丽钧 实习生 陈琼烨
2016-08-16 20:4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目前,上海等城市存在着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模式落后的问题,没有形成立法、标准、资质检测与维护、监督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澎湃资料图

上海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又有新举措。

8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修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机动车环境治理技术协会了解到,上海市汽车雾霾防治暨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升级一号工程将于8月底启动,首批将筹建十家尾气治理维护示范站(M站)。

另据上海市交通部门透露,有关部门也正在探讨在上海市中心区域设立低排放区的可行性。所谓“低排放区”,即在市中心划定区域,规定高排放车辆不能进入,以保证空气质量。

上海尾气超标汽车50万辆

“根据上海环保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以机动车为主的流动源对上海大气PM2.5污染贡献率达到了30.5%,全国其它主要城市情况也大体如此。”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修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陶巍表示,随着中国进入“汽车社会”,汽车尾气排放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的污染,已经达到社会难以承受的程度,“上海共有用车及车龄在六年以上,行驶里程在八万公里以上的,且尾气超标的汽车约50万辆。”

陶巍表示,即使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占10%到15%,尚有85%到90%的燃油车。无论什么类型的燃油车,随着行驶里程增加,发动机、油气设备和尾气净化装置工作效率必然下降甚至劣化,排放的有害物会成倍增加。

在他看来,通过科学维护保养,减少在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无论在当下还是将来都是非常必要的。他透露,近一年协会组织了专业队伍,对超过1000辆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先经过燃油输送系统和燃烧系统的化学清洗,然后再通过氢氧除碳,均可达到机动车原有技术性能和排放标准,实践证明免拆发动车清洗,是城市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最切实可行,既经济又操作简便的方法。

上海市汽车雾霾防治暨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升级一号工程将于8月底启动,首批将筹建10家尾气治理维护示范站(M站),统一标识及作业服务流程,制定机动车排放维修技术规范。“I/M制度是世界上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对在用车进行强制性定期检测,并对出现故障的车辆进行强制修理的制度,包括汽车尾气检测站(I站)和维护站(M站)。”陶巍说。

按照计划,在10家示范站运行完善的基础上,上海将争取一年后,在各个区县建2-5个M站,全市共再建50个M站,从而令I/M制度在全市得到推广。

市中心或设“低排放区”

协会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等城市存在着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模式落后的问题,没有形成立法、标准、资质检测与维护、监督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交通部门负责维修业管理,是‘修而不检’,环保部门负责尾气检测,是‘检而不修’,造成有能力开展尾气治理的修理厂,由于不具备环保检测资质而不愿意做。同时,具备环保检测资质的检测站,由于受到环保部门的规定限制,愿修而不能修。”陶巍认为,这是造成科学合理的检测与维护(I/M)制度难以推行,尾气治理责任难以落实等问题的原因。另外,尾气治理数据还存在造假严重的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机动车环境治理技术协会了解到,协会刚刚完成了《上海市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维护(M)站建设和行业管理标准》(征求意见稿),拟对相关行业进行标准化规范。

征求意见稿提出,尾气治理维护(M)站必须保证维修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建立维修过程信息电子档案,并与政府主管部门联网对接,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监督,严禁对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采用检测前更换合格零配件,检测后再换回等弄虚作假手段,使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通过检测,出具尾气排放合格凭证。

上述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按照规模的大小和不同设备配置标准,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维护(M)站分为A类站和B类站, 尾气治理人员应符合《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条件》的规定,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的从业资格证书,还需通过尾气检测诊断、维修专业培训课程认证,持证上岗。A类站至少配备尾气治理(持证上岗)人员三人,B类站至少配备尾气治理(持证上岗)两人。

同时,据上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透露,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推进上海汽车尾气治理工作。2015年,上海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出租车更换尾气净化装置,约有2万多辆出租车安装了新型的尾气净化器。接下来,上海计划对集卡等大型车辆安装尾气后处理装置。

相关工作人员还透露,上海正在考虑“低排放区”的概念,即在市中心划定区域,规定高排放车辆不能进入,以保证空气质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