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16年国际文学周|莎士比亚留给我们什么遗产?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16-08-17 16:0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作为中国作家对话世界作家、中国文学对话世界文学的现象级活动平台,2016年(第六届)上海国际文学周拉开帷幕,41位中外作家、诗人、学者将出席本届文学周。
今年恰逢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他的作品始终魅力不减。2016年国际文学周主论坛“莎士比亚的遗产”8月16日晚于黄浦江畔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作家、诗人和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再度点燃爱书人对莎翁无尽的想象与热情。
诗歌是时代的探测器
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何拥有如此长久的魅力,他留给后来人的遗产到底是什么?在许多诗人看来,莎士比亚代表着另一种伟大的传统:自荷马史诗开始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对戏剧、对人性冲突的强调。莎士比亚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其中最大的一个成就就是人文主义和精神思想的高扬。在新旧时代交替的时候,这些尤其重要。
“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作品中对人权的维护和尊重,如果没有这些,那么莎翁的作品与那个时代每天上演的供人娱乐的戏剧没有什么区别。”中国诗人、《诗刊》杂志副主编李少君提到,今年正值中国新诗百年华诞,中国五四文化新运动也是对人性、人道、人权价值观念的传播,是对欧洲文艺复兴的一个回应,“莎士比亚与中国新诗同样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莎士比亚当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就是对新的理想,新的价值和意义的探索和寻找,因为诗歌作为一个时代最敏感触角和探测器,最先感受到当下现实的变化和人性微妙的感受,山雨欲来风满楼,春江水暖鸭先知,诗歌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李少君认为,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莎士比亚回应了时代的挑战,这就是留给后人的启迪和遗产,中国当代诗歌意境到了一个向上超越的时代,如何寻找新的价值和思想是每个当代诗人面临的挑战,也是中国新诗诞辰百年之际面临的重大问题。
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在“莎士比亚的遗产”论坛上发言 澎湃见习记者 韦毅 图
英国诗人肖恩·奥布莱恩在论坛上发言:“莎士比亚做了许多创新,他的文字有很多含义,而朦胧性就是诗歌的最高境界。诗人当然不可能抛开莎士比亚谈诗歌,但我们都知道,莎士比亚更重要的角色是戏剧家。他向我们呈现了精彩的世界,如今舞台上的戏剧台词基本都能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根源。他那海浪般的写作描述是史无前例的,似乎只有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能找到莎士比亚的感觉。我有一次听到学生说‘莎士比亚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们不读莎士比亚,可能文化的联系就断了。”
复旦大学英语系谈峥老师在论坛上发言 澎湃见习记者 韦毅 图

中国作家赵丽宏曾参观过莎士比亚故居:“迄今为止,有1亿游客瞻仰过莎翁的故居,我看到无数作家在留言本上签名。莎士比亚似乎就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四百年来一直活在读者间,这是他的光荣,也是文学的光荣,是文字和人类情感的魅力让他的作品拥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

人们在使用语言、词汇时所背负的意义是什么?来自塞尔维亚的诗人德拉跟·德拉格耶洛维奇在论坛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德拉格耶洛维奇是欧洲是个学院成员,已经出版了十八本不同版本的塞尔维亚语诗集,是目前被最为广泛翻译的塞尔维亚诗人之一。
塞尔维亚诗人德拉格耶洛维奇在论坛上演讲。 澎湃见习记者 韦毅 图

“我第一次写诗时10岁,有人问我为什么写诗,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在我出版第一本诗集时,也有很多问‘写诗能做什么?浪费时间’。我依然很难回答,只能说这是我的即兴表演,无论如何我都要写,通过诗歌、通过这样的语言词汇搭建了我想要表达的世界。但有时我会问自己,这些诗句中的词汇到底真实存在吗?它们的价值是什么?承载了什么?”

“我得出的结论是,也许创造了人类的‘那一位’同时创造了词汇。不同的语言可以创造不同的世界,我们需要传达更多更好的消息,没有好的发心就没有好的文字,虽然这听上去像乌托邦,但没有乌托邦的梦想,世界很难变得更好。”德拉格耶洛维奇再次强调,语言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是人们强有力的支柱,因而使用语言时更应该小心,要注意你是否在使用优美、美好的文字。
美国诗人莎朗·奥兹也参加了论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凭借诗集《雄鹿的跳跃》先后获得英国T.S.艾略特奖和普利策诗歌奖的美国诗人莎朗·奥兹昨日也出席了论坛,莎朗·奥兹与参会者分享了她的文学成长之路。“我的父母是工厂的工人,家里也没有莎士比亚的书。当我14岁在书店中第一次看到莎士比亚的作品开始,他就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作者。读莎士比亚,让我体会到了文学具体是什么,我在文学盛宴享受着句法、韵律、词汇之美,除此之外,莎士比亚还告诉我们文学的魅力可以超越人性中的恐惧和害怕。”
德国诗人杨·瓦格纳
年轻的语言可以延展出新的枝叶
至今为止人类文化史上所有议题都绕不过莎士比亚,文学可以影响和干预现实生活的信念。当代中国的写作者可以从莎士比亚那得到些什么?

中国作家小白从写作角度阐述了他的理解:“文学写作归根到底是一个发明,不仅记录过去发生的一切,也为未来的生活发明新的路线和新的方法。莎士比亚英语更加像一种方言,莎士比亚的著作参与了现代英语的延展。他的词语和句式为英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白说,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常常觉得有一些场景和情感无法使用汉语来表达,因而这让他觉得当代中国使用白话文写作的作家多多少少有着一些莎士比亚抱负。“不要急着为它制定什么美学标准,不要急于考虑什么优雅,什么是高级,什么是适合文学的,而是为年轻的语言发明新的东西。莎士比亚发现了新的人物,始终被人们模仿和思考,他的人物为生活着的人们提供了新的定义,定义了人类情感,定义了由情感引发的各种事件,正是因为他的发明,人类身上所发生的这些事情才变得有意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