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从荒滩海涂到全球重工新高地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16-08-23 21:02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从上海市区驱车70多公里至城市东南端的尽头,有一块内邻杭州湾、外眺东海的工业黄金角。曾几何时,这里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芜滩涂,“潮来一片汪洋,潮去一片芦苇”是其十多年前的真实写照。如今,规划面积近247平方公里(含保税港区)的上海临港产业区在此应运而生,雄踞东海之滨的临港正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新名片。

首套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飞机发动机、第一根自主研发的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这些过去长期“卡脖子”、高度依赖进口的高端核心技术都在临港填补了国产化空白。瞄准“高端制造、极端制造、自主制造”,临港基地现已基本建成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大型船用设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海洋工程、物流装备与工程机械装备、航空零部配套、装备再制造等产业集群。到2015年末,临港产业区完成各项固定资产投资1212亿元,引进产业项目345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幅29.3%,税收收入年均增幅达23%以上。

如果说,本世纪前十年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将低附加值价值链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黄金期,那么未来十年将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试图再塑制造业制高点的十年。在新一轮全球高端装备制造话语权的争夺战中,上海临港是当之无愧的“急先锋”和“主力军”。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产城滚动融合,产业才不至于成为荒岛,城市才不至于沦为空城。按照上海市规划,到2020年,临港地区将基本建成高端制造要素高度集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效联动的“智造城”,常住人口达到80万至120万。

路径切换: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大工业

历史上,上海曾是中国的工业重镇,诞生过新中国工业史上多个第一。看似“笨大粗”的重型装备业,实际上恰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能力和工业最高水平的体现。作为一切制造业的基础,重型装备制造业是制造工作母机的产业。2003年启动的临港新城开发计划,为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再次跃升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总规划面积296.5平方公里的上海临港新城,由吹沙填海造地而来的陆域占45%,相当于再造4个澳门。广阔的土地为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装备制造、船用关键件制造、物流装备制造、航空装备制造、光仪电设备制造等产业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支撑。除重装备区外,临港产业区还包括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奉贤园区等功能板块。

但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定位,也是在实践中摸索而来。在前期研究产业发展定位时,当时的上海市计委(上海市发改委前身)请了各个跨国咨询公司来做产业规划,总体结论是,继续走招商引资的老路,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梯度转移的老思路。

“他们做的规划和当时整个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但2004年、2005年后,世界产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国家的普通制造业,能转的都转了,不能转的都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实际上,在那个产业发展阶段,依靠外资推动产业升级换代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必须搞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大工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临港集团)副总裁翁恺宁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忆称,当时,集团了解到国务院正着手制定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其中点名的16个专项正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长期受制于人、亟待攻克的领域。以此为蓝本,临港高端制造的定位逐渐明晰,并在此基础上慢慢衍生出各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专项。

区位优势、土地成本、人才高地、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配套,在谈及选择临港的原因时,多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落户企业高管都谈及了这几大因素。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的临港,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拥有13公里长的海岸线,具备得天独厚的码头资源,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直接腹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集航空、海运、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运输等五种交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在重装产业上,上海历来很有竞争力,这是一种产业发展的延续和惯性,有其历史必然性。”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下称临港管委会)党组成员、综合计划办主任汤文侃称,要发展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攫取制造业皇冠上的那些明珠,需要大量的资金、土地和人才投入,这些恰是临港的优势所在。

政策高地,成本洼地。汤文侃说,若要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政策优惠力度,临港或许比不过一些三四线城市开发区,但是放在上海这么一个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临港的“双特”政策(2012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施特殊政策)在产业发展扶持、土地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奖励等方面的巨大倾斜力度,独一无二。他认为,事实证明,“(高端装备制造)这条路走对了。” 经过十余年发展,临港作为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已颇具规模,包括上海电气、上汽集团、中航商发、中船集团、外高桥海工、三一集团多家业内龙头均在临港“落户”。

上海电气:中国装备企业有后发优势,现在的装备能力甚至比欧美企业更先进

上海电气临港基地的生产车间内,呈现着世界核电产业最为壮观的生产景观。20多米高的核电装备被精细打磨,最庞大的体积与最精密的技术在此并存。

上海电气是国内核电制造领域历史最久、业绩最多、配套最全的制造集团之一,30多年的发展轨迹与中国核电产业的壮大几乎同步。目前,上海电气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核岛、常规岛、辅助设备、仪控仪表完整产业链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10平方公里规模的上海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以火电、核电、风电、输配电、重工五大产业为核心,形成了集特大、重型、超限装备制造能力于一体的标志性产业集群。

由上海电气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台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高约25米,重约610吨,是目前世界上制造难度最大、尺寸最大、重量最重的核电站压力容器)

“临港基地投资60个亿,厂房、设备、加工技术都是最新的,购买了大批高端技术装备,极大地保障了我们装备制造的高水准。”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核电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朱根福介绍道。他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装备企业有后发优势,目前的装备能力甚至可以比欧美企业的更先进。

2014年,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在临港基地的成立,该集团下属企业包括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上海核电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

澎湃新闻在一机床生产厂房看到,在核岛关键设备堆内构件的制造中,上海电气应用了大功率激光焊接技术。如果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堆内构件则是核反应堆的心脏部件,技术含量和精密度要求高,制造难度极大,其设备质量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据介绍,这也是全球首次将激光焊接技术用于反应堆堆内构件的重要焊缝上。

“激光焊是高能束的焊接,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变形特别小,有加工余量。二是技术稳定情况下,效率特别高。焊缝性能也很好,可以更窄。”朱根福对澎湃新闻说,有的焊缝,原来一个焊工可能要焊上一天,但用激光焊不到10分钟就解决了。焊缝是最容易疲劳的部位,对于核岛内重要部件而言,对焊缝要求尤其高。要解决焊缝变形往往需要花费巨大成本,采用激光焊之后,焊缝的变形相对其它焊接方法变形更小。

据澎湃新闻了解,上海电气还在积极探讨在蒸汽发生器管子管板焊接、堆内构件堆芯罩焊接等主设备制造中引入焊接机器人系统的智能化制造方案。

生产过程中的压力容器筒体。

除了建造厂房、购置全球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重要工具工装外,上海电气还在临港基地建成了全球最先进的主泵全流量试验台架,仅台架本身的投资已经超过3亿元。该台架不仅可满足二代改进型轴封型主泵的测试,还可以进行三代核电湿绕组型主泵的全流量测试。目前,上海电气正在积极研发CAP1400/ CAP1700 50Hz湿绕组电机主泵,开拓新的核主泵市场。

经过多年的核电装备生产经验积淀,目前上海电气在核岛主装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2%,其中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达到85%。上海电气的核电核岛产品,覆盖了当前中国核电市场上所有机型,包括第二代核电,第二代核电改进型M310、CNP1000和CPR1000,第三代核电AP1000、EPR和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CAP1400,以及具备第四代核电技术特征的高温气冷堆等所有主设备产品机型。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朱根福说,在中国市场上,中国装备业已经完全按照国际要求在推进产业发展,比起任何国家来说,标准只高不低。“现在我们完全执行三代(核电)的标准了,这些安全要求、技术标准要求、技术参数要求,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市场国际化了。接下来的目标,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到国际市场中国化。到时候,在海外很多市场,就是中国企业去参与、去竞争、去服务。”

2015年3月,上海电气与法国阿海珐AREVA集团合作,承担了南非Keoberg核电站6台更换蒸汽发生器的设备供货任务,这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第一次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直接向国际市场供货的大型核岛主设备项目。

“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在中国那么受欢迎?首先德国的产业工人、德国的产业环境值得你相信,我和德国人打过很多交道,他们的技师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是这个事要做到我自己满意。”朱根福说,要使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严谨、诚信的氛围必不可少。在三代核电技术的带动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软实力也得以提升,技术能力、装配能力加上队伍保障,中国装备业未来不愁出不了精品。

三一重机:“全球最大最美最先进的挖掘机生产基地”

每天早上7点半,若没有出差,三一重工副总经理、三一重机中挖公司总经理胡奇都会准时参加中层以上领导的早餐会。“在与昆山基地的视频会议中,大家一条一条地过前一天下午汇总过来的挖掘机设备故障点。这一条怎么回事,你的对策什么?什么时候完成?”一旁的记录人员边听边记下解决故障的预定时间节点,督办也随之启动。早餐会传统、高频市场调研,自胡奇1999年入职三一以来,雷打不动。

从上海临港工业园区一路向西,行车至濒临东海的新杨公路1381号,一排大气的现代化厂房进入视线,这就是三一重机上海临港产业园所在。三一重机的挖掘机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江苏昆山和上海,前者主要生产小型、大型及超大型挖掘机,上海临港产业园则致力于目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产品——19-35吨中型挖掘机的生产。中挖集中了挖掘机技术的最前沿部分,从技术角度而言,大挖和小挖要比中挖落后一代。目前,三一重机在国内挖掘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0%,坐稳第一,比第二和第三名的总和还多。临港基地生产的挖掘机,有四成以上用于出口。

澎湃新闻在这一被业内誉为“全球最大最美最先进的挖掘机生产基地”看到,占地近1500亩的三一园区内坐落着3座大型厂房,分别是中型挖掘机的备料、结构与总装车间。与许多人既有印象中昏暗、充斥着机械加工噪音和机油味的生产车间相比,敞亮的三一工厂采用了花园式设计理念,正当中是一座喷泉,两侧是齐整的数字化、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这里看不到叉车,所有的物流均实现了全自动化。

“中型挖掘机业务部分,厂房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一线工人现在是400多人,其中装配车间最多。”胡奇对澎湃新闻说,自己常常开玩笑,焊接厂房的工人一个人要管一亩五分地。通过大量采用焊接机器人替代人工,不仅大大节约人力,也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个机器人焊接中心可以顶6个人工,一个工人可以同时看3个焊接中心,这就节省了17个人。” 据其介绍,目前汽车行业的故障率一年大概是1,也就是100台车在外面一年大概100个故障,三一中挖的水平是0.64,今年将降至0.5以下。

在筹建临港基地之初,三一就开始自主开发生产线,斥重资购入先进机械设备。“人均产值比(同行业)其他企业都高,一个工人一个月,我们能够生产一台挖掘机,大约80多万。现在大家都在说工业4.0,实际上我们2011年底建成投产就已经大量应用了这类概念。”胡奇说。从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到供应商数字化,三一重机出厂的挖掘机都自带GPRS功能,可以汇总挖掘机的开工率、运行过程中的发动机温度、液压油温等数据。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借此指导生产、服务与研发,更重要的是,开工率是国家经济走向的一个晴雨表,三一的分析数据定时汇报给国家高层领导。

但数年前三一集团进军发掘机领域时,中国市场的挖掘机大概只有5%来自自主品牌。“那时候我们叫踢世界杯,挖掘机品牌都是国外的,美国的卡特彼勒,日本的小松、日立、神钢,都是非常强劲的对手。挖掘机是工程机械中用途最广泛的机器,很多功能都能在挖掘机工作平台上延伸出来。如果被国外垄断了,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胡奇回忆说,所有的配套零部件当时都没有。从微弱的力量起步,以三一为典型的中国企业从培育挖掘机配套的油泵、马达、液压件厂家开始,扶持了一大批上游企业,从钢板的原料配方,到生产技术管理,再到质量管理,通过与本土企业一同技术攻关,三一在与国外厂商的竞技中不断自我提升。

2013年12月21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题为《挖掘胜利》的文章。文章称,中国生产的顶级施工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文写道,法国里昂证券的研究人员对6家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挖掘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严酷测试,测试的内容涉及生产力、耐用性和燃油效率。经过实地比对,三一挖掘机的表现异常抢眼。研究人员评论认为,三一挖掘机超越了日本和韩国的竞争对手。

眼下,中国装备制造业正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但胡奇的回答,颇有底气。“我们再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人工成本等上去之后,再做低端也做不了。剩下的,就只能跟人家血拼了。我挖掘机在中国已经和人家血拼了一回,已经赢了。我再去国外和他血拼。为什么每次战争都是在中国市场,而不是到他们的国家市场上去战争呢?”去年,三一重机在美国的销量是400台,今年预计将达到800台,胡奇说,中国装备企业最关键的是先练好内功,再出海迎战。

临港“智造城”:布局智能制造全球新高地

行业龙头企业进驻后的带动效应,加上临港管委会与临港集团在项目推荐选址时的导向,促成了临港地区的产业集聚现状,基本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关联企业相对集中的空间分布,比如核电产业集群、船舶动力产业集群、航空产业集群等。与产业区相关的生活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

在企业导入过程中,临港一直重点捕捉和争取高端工业制造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高精尖”的企业。“一些关键装备的心脏,过去我们也能造,但是用别人的知识产权造。在很多重装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能脱离国外的图纸、发明新机型。这意味着,在高端部件上我们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其中的许多都是在临港实现了国产化。”翁恺宁说。

澎湃新闻在走访临港企业过程中了解到,与智能制造的定位相吻合,临港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高。知易行难,机器换人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而是与企业的整体实力、技术导向、管理理念的先进性息息相关。

“我们更强调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临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产业,我们知道企业的薄弱点在哪里,相应地给予扶持。比如搞智能制造,企业需要人才、信息化改造需要资金,我们都有相应政策。”汤文侃说,在全球性新一轮产业竞争当中要争得一席之地,临港当仁不让。为了推进整体发展,临港地区还将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今年7月19日正式印发的《关于深化完善“双特”政策支持临港地区新一轮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产业配套政策方面,将发起设立100亿元的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基金、50亿元的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基金、20亿元的海洋产业发展基金、10亿元的临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设立每年5亿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单个项目最高5000万元;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亿元支持等等。

根据规划,临港未来将成为辐射带动长三角、服务中国制造业能级提升并在全球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到2025年,临港将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和服务输出的重要创新基地之一。将基本形成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体系,具备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的能力;基本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产品、服务具备全球竞争力;基本形成智能制造人才高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产学研合作紧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