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痕迹︱我们的财政足够积极吗

简容
2016-08-25 17:5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今年以来,“加大积极财政力度”几乎成了口号,人人都喊。甚至有央行官员公开说,“降税效果好于降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财政赤字可以有所突破”。

那么,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财政政策到底怎么样,够不够积极呢?

谈及财政政策,主要看四点——“收、支、管、平”:

1.“收”和“支”好理解,就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也是财政政策最为重要的两个手段。

2.“平”是财政的状态,即收入和支出叠加后的结果。从长远看,财政收支追求动态平衡是各国的共识,而“积极财政”是不平衡,是从短期数据表现出的财政赤字,即支大于收。

3.“管”是财政政策的节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进度和节奏。

从这四点入手,我们来求证今年上半年财政的积极度:

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累计额分别为8.55万亿和8.92万亿,出现近3700亿的财政赤字。

千万不要小觑这3700亿,需知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上半年就出现了财政赤字的局面,在我国尚属首次。此前,财政收支的规律基本是上半年抓收钱,下半年抓花钱——1994年至2015年,除了2007年财政盈余,其余年份均为财政赤字,并且赤字均发生在下半年。

2016年打破了这一规律。可见从“管”的进度看,当前的财政政策已经很积极,并且从没这么积极过。

再看“管”的趋向,具体是看宏观税负。按照半年口径,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5.1%。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这一指标就稳定在25%左右。换句话说,我们的宏观税负水平在过去6年间就没有变过。在地方层面,2016年上半年有超过25.1%宏观税负的地区只有4个。

这样看来,我们的财政还不够积极,尤其是在“降低税负”已然列入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情况下。而税负的稳定,主要源自划归中央财政收入的国税力度。

当然,把“不积极”的板子都打在中央财政身上,也有些冤枉:

一来,年初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安排”已经明确,今年全国赤字规模为2.18万亿元。财政支出的规模就是实际收入再加上这2.18万亿。这样一来,想要加大支出,首先就要扩大收入。

二来,我国财政收支的格局是“收入大头在中央,支出大头在地方”,中间的衔接靠中央给地方的税收返回和转移支付,并藉此传递宏观意图。例如,中央财政支持偏向西部边疆,很明显地表现在这些地区收入和支出占GDP的比重上——最突出的是西藏,今年上半年西藏财政收入和支出与其GDP的比值分别为14%和143%,也就是说中央财政对西藏的支持已经超出了其GDP的规模。其他边陲省份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而对“积极财政”产生了一定的抵消作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作者计算。

那么,我们的财政到底算不算积极呢?似乎很难一概而论。笔者认为,这最终取决于财政政策的实际落实力度,取决于政策效果够不够积极。

目前看来,“积极财政”的效果还不错。虽然全国GDP上半年6.7%的实际增速低于去年的6.9%,但名义增速已回升至7.45%,较上年高出0.8个百分点。同时,GDP季度环比折年率增速也回升至7.4%,高于去年的6.1%。从地方看,除江苏、湖北、湖南、辽宁和山西之外,其他地区的名义增速均出现好转势头——增速超过10%的地区由去年的3个增加至6个;超过全国平均增速的地区则由去年的11个增至16个。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稳住和扩大这一势头。怎么做呢?既然“积极财政”在推进的节奏上已经到位,那么在其趋向上,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呢?“鸡能生蛋,蛋也能生鸡”,涵养税源,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财政。至于由此带来对财政支出空间的影响,则需要在支出结构和赤字约束上想办法,所以我还是想强调“经济痕迹”第三期的看法——“减税要来真的”。

注释:GDP季度环比折年率增速,是指按照GDP的季度数据,测算出当季GDP的环比增速,并假定未来三个季度GDP保持这一增速,进而外推出GDP全年的增速。与同比增长速度相比,环比折年率增速对经济指标变动的反映更灵敏,该指标在全球已经被广泛使用多年,我国是从2010年4季度开始公布此数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