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兰心大戏院150周年:上海文化空间是如何形成的

澎湃新闻记者 林夏
2016-08-28 10:13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在今天上海的茂民南路长乐路交道口,可以看到一栋具有典雅欧式风格的建筑,叫兰心大戏院。最早的兰心大戏院是木结构的,1866年创建于诺门路圆明园路,1871年毁于火灾,1874年重建。1930年迁建现址,其间几度更名,1991年恢复兰心大戏院原名。兰心大戏院最初以上演话剧为主,进入20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歌剧、交响乐、戏剧、芭蕾及中国民族音乐的演出场所,是上海具有典型意义的东西方文化融汇的一个空间。

兰心大戏院

六年前,日本几位学者发起成立了兰心大戏院研究会,去年四位学者合作的论文集中译本《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利用了中、日、英、法、俄、德等多国语言的第一手资料,从历史、文学、音乐、话剧、舞剧等各个艺术领域分析再现兰心大戏院的历史面貌。

去年8月26日,日本兰心大戏院研究会的几位代表与上海社科院近代上海史专家周武研究员商议,决定在上海举办一次学术会议。经过一年的筹备,“文化空间与文化融汇——上海都市文化历史演进暨兰心大戏院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论”于2016年8月26日如期召开。这次会议由上海社科院近代上海史创新型学科团队、日本兰心大戏院研究会、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主办。

出席会议的日本学者合影留念。中为周武研究员。

会议开幕式由周武研究员主持,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教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文学部大桥毅彦教授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是“多元视域中的上海都市文化”主题演讲环节。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杨国强教授、大桥毅彦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历史系魏定熙(Timothy B. Weston)教授、周武研究员分别发言,或宏观讨论上海由口岸发展而来的文化空间,或“穿越交叉于兰心时空的力与线”,或探讨民国早期党派之争下的京沪新闻关系,或分析商务印书馆张元济主持的《四部丛刊》编纂与影印“工程”的文化与生意逻辑。

这次会议共有52位学者与会,其中海外学者16位,国内学者36位,历史学者居多,但也有不少专攻文学、音乐、建筑、空间文化等领域的学者,设计了“剧场空间、娱乐文化与东西艺术交汇”、“文化市场与文化空间的构建”、“城市空间、移民网络与商业文化”、“国际化都市语境中的中外文报刊与海派文化”等议题。

会议现场

兰心大戏院创建150周年是召开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契机,因此与之相关的娱乐文化自然而然成为与会学者深入讨论的研究对象。华东师大姜进教授做了题为“资料与理论:20世纪上海娱乐文化诸问题”的报告,旅日学者邵迎建教授介绍了1946—1949年在上海演出的话剧,濑户宏教授考察了上海业余实验剧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加部勇一郎则对“三毛”这一漫画形象的历史变迁及其社会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东西文化交融汇聚之所,往昔域外文化机构在上海的活动也是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两位日本学者(大阪音乐大学的井口淳子、关西外国语大学的柚木かお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上海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舞台活动;日本中央大学的榎本泰子则试图从剧场的变迁看中日两国的近代化。

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沈洁指出,“一个完整的文化市场的构建牵涉到方方面面,不仅是经济环境,还在于市场与文化如何达成沟通和互动。”因此,从民国时期儿童杂志到孙中山的各种著作,从《辞海》1936年版的编纂到普通社会的各种文化消费,都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同样,上海古籍出版社、明复图书馆、近代上海的电影院等文化机构也受到学者的关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移民,就没有现代上海。移民网络与商业文化对城市空间的塑造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黎志刚教授以丝绸之路和海洋视野下的广东香山商人为个案,探析移民经验对商业网络和城市空间的关系。上海社科院历史所马军研究员对上海的娱乐文化颇有研究,他说自己很想写一本《上海热舞》,从各种角度讨论舞蹈在近代上海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他提交的论文题为《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上海舞潮中的广东因素》,从一个常人几乎不曾料想的细节对“广东人在上海”这个大题目做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讨论。浙江大学历史系徐立望副教授利用台湾“国史馆”的档案、浙江青田档案馆所藏的华侨档案等材料,考察上海移民中介对民国时期浙南海外移民的影响。上海社科院罗婧副研究员曾在复旦大学史地所受过专业训练,以上海开埠初期的《行名会》为基础资料,通过数据统计、绘图等工作,勾勒早期上海洋行更迭与人文景观的形成,因其视觉呈现的直观性,颇受与会学者的瞩目。

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教授郭奇正专攻上海史研究已经二十年了,他从上海市民的居住条件出发,借助相关档案,尤其是建筑户型图和日常生活影像,对“上海里弄”这种不同于传统中国市镇的城市空间及其对市民身体经验的影响做了深入剖析。郭教授的观察细致入微,他从日常生活的身体经验入手,“透过‘接管到户’以‘自来’的形式将水与瓦斯引入居住者的个别私领域即是革命性的崭新身体经验:许多私密的身体照顾得以由公共空间(使用公共茅房、公共澡堂等)移回个别的私领域中进行;带‘卫生间’的里弄住宅因而成为商品化的住宅市场上高阶的商品……”郭教授的论文《晚近上海拥挤的住居物质条件中的住居文化呈现及其演变》,因其新颖的视角和独到的分析受到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中外文报刊是海派文化一个耀眼的闪光点,也是海派文化的一个构成要素。在这次研讨会上,《亚东时报》、法文《上海日报》、《永安月刊》、《大美晚报》等以前很少受关注的报刊都进入相关学者的视野。

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历时两天,于8月27日傍晚结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