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涨知识|世界遗产海龙屯没有海,为啥叫海龙屯?

杨义霞/“遵义日报”微信公号
2016-08-28 09:5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海龙屯“土司”城堡的新王宫遗址。   东方IC 资料图

在海龙屯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之后, 有不少人询问: “高山之巅、 悬崖之上, 哪来的海?连水源都没有多余的, 土司为何将这里取名海龙屯? ”

针对游客和网友的提问, 连日来, 本报记者走进海龙屯进行了探访。

其实人家本来叫龙岩囤啦

资深解说员葛行告诉记者, 据史书记载, 宋宝祐五年 (公元1257年) , 十五代世袭土司杨文为抵抗元军, 选址遵义市郊的龙岩山之巅修建军事屯堡, 取名叫龙岩囤。

海龙屯“土司”城堡的飞龙关遗址。   东方IC 资料图

“善于在平原或丘陵地带马背上骑射的元军,面对播州的高山峻岭, 只能望山兴叹。”葛行说。建立元朝后,朝廷把土司当成一种重要的管理国家的工具,对杨文委以重任。于是,军事城堡龙岩囤转变成了播州杨氏的一处别院行宫,夏天避暑,冬天狩猎,偶尔用作练兵场。

“海龙屯”是杨应龙起的

由于管理有方,杨氏土司世袭到了第二十九代、 也是最后一位土司——杨应龙。

遵义海龙屯管理局展示与利用科科长米晓敏说, 由于当时明朝一直主张 “改土归流制度” , 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 杨应龙遂扩修龙岩囤以此来守护基业。

图为海龙屯“土司”城堡的三六步天梯遗址。   东方IC 资料图

葛行告诉记者, 龙岩山三面被河环绕包围 (现今叫白沙河) ,一面衔山。当时的杨应龙也是考虑到山下有水, 种植粮食没有问题, 遂修建河坝,增宽河面, 形成天然的拒敌 “护城河” ,企图以此使播州杨氏基业万代永固。同时, 偏安一隅的播州土司自认是 “龙” ,杨应龙也不例外。按民间传说, 龙应该生活在天空或海里,基于此因,杨应龙将龙岩囤改名为海龙屯,欲建拦河坝的地方取名海龙坝 (现今海龙坝) 。

“这河坝一旦修建起来, 只需派兵把守好万丈壁崖上的险关, 入海龙屯就只能渡船而至了。 ” 葛行叹息说, 杨应龙修建完屯内军事设施后, 还未实现建坝拦河的心愿, 便到了公元1595年, 一场酝酿已久的平播之战全面展开。

1600年初, 关隘尽失的杨应龙,带着剩余的3万残兵, 退至海龙屯做最后的抵抗。三个月后, 屯被破, 杨应龙杀死了心爱的田氏, 亲手点燃了庞大的古堡。至此, 统治播州725年的杨氏土司土崩瓦解, 播州改名遵义, 实行流官制度。

据统计, 海龙屯土司遗址从去年开园到现在, 已吸引旅游者 30 余万人, 带来旅游收入 2000 余万元。当前, 来自北京的北大传奇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与汇川区政府建立的共同投资平台, 协议投资20亿元, 正在把海龙屯打造成5A级景区, 成为国际化历史人文休闲度假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