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青报刊文:社团去行政化才能扭转“山寨”泛滥

朱达志/中国青年报
2016-08-30 09:20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近日,民政部官网公布了第十一批山寨社团、离岸社团名单,共有51家社团名列其中。截至目前,共计已有1135家山寨社团、离岸社团被民政部公开通报,但大部分山寨社团仍以各种方式在继续活动,比如“中国健康食品协会”,该协会的名称与正规社团“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名称比较接近,容易让人混淆。

“中国健康食品协会”自称是“由中国食品产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和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中药药理学普通大众消费者为核心组成的行业机构”,但却不是依据《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在民政部门批准下成立的社会组织,属于典型的山寨社团,其官网上介绍的协会地址等信息,更是子虚乌有。

多数山寨社团靠收取会费牟利,可以说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这是那些人炮制山寨社团的根本动因。但是他们之所以得逞,除了打击不力、管理松弛等因素外,我以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多数中国人非常迷信山寨社团所打的名头——“中国”“中华”“国际”等。比如上述“中国健康食品协会”,又比如同为山寨社团的“中国摄影师协会”,不一而足。前者跟正规社团“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名称上非常相似,后者更是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只差一字。

这其中有一个现象是很值得关注的。中国目前许许多多“协会”“学会”“总会”之类的社会组织,虽然理论上说绝大多数都是非政府组织,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大多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大号——“中国”“中华”等等行政化色彩非常浓的冠名。一些地方成立的社团,没法冠名“中国”“中华”,只好将自己所在省市的名字拉出来站台。这其实与非政府组织的性质并不相符。

然而,这样的做法可谓司空见惯,因此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有什么不正常。或许他们会拿国外一些著名的非政府组织的名称来举例,比如“美国环保协会”“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福特基金会”等。殊不知,我们看到的上述“美国某某协会”译名并不正确,它们全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翻译的。比如,所谓“美国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其名号中根本就没有美国二字,它是我们中国人想当然加上去的。如果考虑到中文叙述的方便,最多可以在人家的正式名称后面打个括号,将其注册地加上去。

中国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行政化色彩向来是相当浓的,尤其是一些“中字头”社团,它们总是给民众一种“二政府”的感觉,并且因为这种“政府”色彩而多了些可靠性。这也正是那些山寨社团“看重”它们、在名称上傍它们的最主要原因。那么,要从根本上铲除非法社团,很有必要从正规社团去行政化做起,不再让“政府”的官方背景为其背书。

如此一来,以后谁还会随便傍“中国”大名,成立山寨社团?诸如“中国摄影师协会”“中国健康食品协会”等非法社团,必将无处遁形,人人喊打。这才是消灭山寨社团的釜底抽薪之策,值得相关部门在修订《社团登记管理条例》时考虑。

(本文原题为《社团去行政化才能扭转“山寨”泛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