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反电信诈骗中心平台运行五个月累计冻结涉案金近八千万

简工博/上海观察
2016-09-01 08:5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电信诈骗问题备受关注,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公害。这一“公害”在上海的情况怎么样?记者8月31日从上海公安部门获悉,今年1至8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0.6%。

其中,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发挥了巨大作用:自3月21日中心平台运行以来,依托与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的专线对接,关停涉案电话号码2800余个,封堵涉案有害网站988个,冻结涉案资金折合人民币共计7900余万元,成功劝阻3.5万余人次。

经过中心平台的运作,4至8月,假冒公检法类发案同比下降47.7%,案值同比下降35.1%。伪基站类发案同比下降71.3%,案值同比下降74.3%。

从被动接受报案,到主动发出预警,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是如何做到的?

骗子伪装受害人联系平台,被一句沪语试出真伪

“请问你下午2时21分,是不是接到一个自称某保险公司的来电?请你注意,这是一个诈骗电话,不要相信他们所说的内容,不要到银行转账汇款。”8月31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上海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看到,多位民警和工作人员正在提醒接到诈骗电话的市民不要上当。

这些潜在的“高危人群”,警方是如何发现,并提前发出预警的?

记者在中心平台的接报室看到,墙上一面大显示屏,正显示着当天上海电信诈骗案发情况,包括各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数据,全国乃至全球诈骗号码甄别等。中心平台还能整合上海公安各警种的资源,综合形成大数据分析研判机制。通过技术手段,中心平台可以从大数据中快速分析出符合电信诈骗特点的电话,以及时提醒当事人。

平台中心会立即拨打当事人电话提醒,如果电话占线还将发送直接全屏显示、必须手动退出的“闪信”,在必要的情况下平台将联系属地派出所出警劝阻,尽力避免市民被骗。

“请问是反电信诈骗平台吗?我已经接到你们的电话,知道了情况,不用再通知我了。”不久之前,中心平台曾接到这样的来电“反馈”。就在几分钟前,通过大数据分析,中心平台的民警发现一名61岁的奉贤居民可能接到了骗子的电话,及时电话发出预警。

接到电话的民警十分纳闷:当事人是一名奉贤本地居民,可电话里的声音为何说着一口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民警随即用上海话问了一句:“你太太叫什么名字?”

对方完全没有听懂。民警明白这很可能是骗子冒充当事人来电,于是立即通知属地派出所查找当事人,果然发现当事人已经去了一家宾馆开了一间房间。在反复敲门对方不开的情况下,派出所民警要求宾馆拉断了房间网线和电话线。

几经周折,中心平台和派出所民警终于劝阻了这名当事人。据其事后回忆,当时已经深信骗子说辞的他接到中心平台的提醒来电后,将这一情况告知了骗子假冒的“警察”。对方不仅反间他称不能相信中心平台,还冒充当事人致电中心平台,防止民警再次联络、提醒当事人。

“现在骗子的方法在不断变化,政府推出新政策,骗子就会写出新剧本。”据中心平台民警介绍,骗子手段不断变化升级,中心平台也会根据他们行骗手法特点,相应升级技术手段以加强对诈骗电话和信息的拦截。

银行现场快速冻结涉案金,警企合作堵漏微信诈骗趋势

尽管到目前为止,上海从未接获以发放大学助学金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但这类案件的确极具迷惑性,据了解当事人会被以“发放助学金”之名诱骗至ATM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事实上,ATM机上操作功能中,只有将卡内资金转至其他账户,不可能让其他资金转入账户。

过去,这样钱款已转出的案件中,最令公安部门“头痛”的问题之一是与犯罪分子比速度——按照一般程序,被害人发现自己被骗后报案,公安部门立即制作笔录,需要约30分钟,如果转账银行恰好位于辖区范围,民警申请报批,拿相关文件再到案发银行所属分行盖章;如果跨行转账还需得到另一家银行的相关许可——一圈转下来至少5小时。但犯罪分子发现资金转入卡里后,可以立即层层分解至多个账户,即使较大数额最快2小时也能取光。

记者在中心平台看到,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和所有在沪有办事机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均派员入驻平台办公,一旦接到报警可立即将案情信息转移至银行、支付平台工作人员,由他们通过内部系统查询并冻结账户。入驻的运营商也能在第一时间封停诈骗号码和钓鱼网站网址,让上海地区用户即使点击也无法访问——通过与入驻单位的紧密对接,止付、冻结、查询和打击都通过优化流程提速。

“深度合作”还不止这些。近来,一种新的电信诈骗方式已经发生:骗子为规避电信部门的过滤与追踪,会以公检法等机关名义加被害人的微信,步步诱骗。一些高学历、高收入者已经因此被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可能要求当事人加所谓的公检法微信,然后指示转账。”记者在中心平台看到,腾讯公司同样已经入驻平台,正与上海公安部门一起研究应对这一新的电信诈骗方式,及时堵漏。

从多地侦破一案到平台集中破案,“完美电诈”还需协作破解

过去,曾有不少银行安全部门负责人抱怨:骗子利用电话诈骗通常是一片区一片区随机拨打,上海各个分县局一波接一波到银行调取材料,针对的很可能是几乎相同的案情。

“‘互联网+’时代的刑事犯罪出现了新的特征,电信诈骗就是突出的表现——犯罪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甚至双方无需见面——传统的侦查办案模式需要改革。如今,只要是电信诈骗案件,110将直接与中心平台对接,开启“三方通话”,由中心平台统一串并案件并进行分析。上海公安还尝试“跨省市”统一办案模式,在部分电信诈骗多发地区派驻工作点,对类案统一侦查、抓捕。

通过这样的方式,上海公安得以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梳理、串并、分析,力图实现对涉案工具的精确追溯,对涉案资金流向的精确刻画,对犯罪嫌疑人的精确识别和关联,进而对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精确的全链条打击。

中心平台这样跨区县乃至跨省市综合统筹的方式,在专业人士看来有助于更加高效、更精准地破案:“这样一方面可以从案件的相互印证中寻找更多的线索,另一方面也是对警力和社会资源的节约。”

“现在骗子对电信、银行等部门在推出政策和服务研究得很透,稍有疏漏就可能被利用。”日前,网络上流传一个号称“成功率99%”的“史上最强电信诈骗术”,当事人对电信诈骗有着相当的了解程度,也具有很高的防范意识,却险些被骗。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一案例反映了当下存在的诸多问题:银行卡等关键信息被泄露,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小额转账支付便捷程度极高却忽略安全性等。

“随着打击的趋严,骗子还会想出看起来更加‘完美’的骗局。”业内人士建议,要破解这些问题,公安部门是最后一关,前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社会协同完成。

“目前许多单位的信息保护意识普遍还不强,有些买卖个人信息的人直到被警方找上门才知道自己已经涉嫌犯罪。”据悉,一些看似单一的信息似乎并不足以对人们的安全构成威胁,一旦这些信息组合,却能造成严重后果。此前针对公司财务人员的电信诈骗案件中,就已经出现“黑色大数据”之势,骗子越来越注重对信息的组合运用:“必须严厉打击泄露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切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

此外,虽然目前运营商、银行已在实名制、账户异常等方面做出努力,但业内人士建议,相关行业在推出各类“便捷”服务之前,需要把电信诈骗的潜在风险作为考虑的因素:“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形成骗子可利用的空间。”

(原标题:上海未接获发放助学金名义诈骗:主动狙击电信诈骗背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