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声音里“听”到故事,斯卡拉歌剧院的一次从容表达

顾超
2016-09-04 11:1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2016年9月3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斯卡拉歌剧院在指挥大师郑明勋领衔下,带来了威尔第的音乐会版歌剧《西蒙·波卡涅拉》。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暑假向来是演出市场的淡季,刚进入9月,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的到来,让休整完毕的上海乐迷们回归了剧场。斯卡拉的系列演出不仅标志东方艺术中心的新演出季开幕,也意味着整个演出市场即将回暖。

9月3日晚,音乐会版的威尔第歌剧《西蒙·波卡涅拉》打了头阵,毫无疑问是个完美的开始。

演出现场。

作为“歌剧之乡”意大利的最高艺术殿堂,斯卡拉歌剧院吸引来的不仅是乐迷,更有相当比重的音乐工作者,甚至有乐迷特地从中国的北京、香港,以及日本前来观赏,证明这块金字招牌的魅力。

担纲指挥的郑明勋不仅是亚洲乐坛的骄傲,也是与斯卡拉歌剧院合作近三十年的老朋友。恐怕不少朋友还记得他在2008年9月12日,率领斯卡拉爱乐乐团访问东艺的那场演出。

《西蒙》不仅是他与斯卡拉最初合作的作品,也是他最钟爱的作品。

郑明勋全程无需看谱依然不漏任何细节的帅气表现,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位当今乐坛翘楚的自信和修为。笔者还记得2015年郑明勋在北京与多明戈、和慧一同演绎《西蒙》,从听觉上给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次有了斯卡拉就像如虎添翼,发挥更进一层。

作为世界上最具传统的歌剧院,斯卡拉的辉煌历史上刻写着从卡鲁索到卡拉斯,从托斯卡尼尼到里卡多·穆蒂等无数传奇艺术家的名号。

它也拥有世界上最严苛的观众,任何瑕疵或者异常表演都有可能迎来嘘声一片,也练就了他们如呼吸一般自然的歌剧表演气场。

演出现场。

斯卡拉这次来上海的不仅有管弦乐团,还包括百人之众的合唱团。纵观近年来访的乐团,涉及到合唱曲目的时候多会和本土合唱团合作,而真正有声望的歌剧院一定会尽量带齐队伍,主办方的成本投入不言而喻。

在郑明勋简练有力的指挥棒下,斯卡拉管弦乐团呈现出的声音透明而精准,特别是为人声伴奏的切分音或快速节奏中,那种生动的背景交代让人如临其境。

合唱团更是表现神勇,他们可以瞬间从低声耳语“变脸”成为惊涛骇浪,竖直、高亮的发声和乐团流线型的色彩相得益彰。

或许是在客场的缘故,乐团表现得还比较拘谨,音乐热烈而不在任何细节上失去控制,始终跟随着指挥的气息,而郑明勋也会不时侧耳闭目,听着身旁歌手的演唱,来调节乐团的行进,或是根据速度变化的要求,让歌手跟着大部队做渐快、渐慢,凡高潮处仿佛眼前有一台巨型坦克,踩着声浪碾压过来。

演出现场。

很多初听《西蒙》观众说,威尔第是不是不会写歌剧了?为什么几乎听不到悦耳的旋律呢?

事实上,《西蒙》是威尔第创作历程中的一部转型之作。从之前更多偏向旋律性、强调咏叹调和段落感的意大利歌剧传统,到这部剧里更多的人物对白,更具有戏剧性的行进方式,威尔第显然受到了同时代作曲家的启发,尝试着用音乐来服务情节的发展,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从剧本来看,威尔第最擅长的大背景(政治阴谋)与小情结(悲剧爱情)套用的主题,有了转变。

这个故事植根于中世纪的真实人物:一位痴情重义的“海盗”在与恋人永诀之时走上政坛;多年后父女重逢,在误解与危难关头,他以德服人;他不幸遭下毒身故,临终前与敌人冰释前嫌。剧中主角高喊的“和平与爱”的主题,打破了悲剧爱情的讨论,这个被历史选择的西蒙·波卡涅拉,虽然情深义重,但终敌不过命运的安排。

基于这一点,歌剧的音乐始终在描绘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转变,不再是过去威尔第标准的“跑马小调”一般单纯的激情咏叹,取而代之的是以乐队描绘的多样世界:

海浪星辰,如圣咏一般的军官告示,热烈而节制的独唱,大气深沉的三重唱,从祝贺西蒙当选的高歌到他临终时悲戚的背景合唱,威尔第在这部剧中尝试了各种不同的音效和情态,哪怕没有布景,你可以从音乐中“听”到故事,并且在心中留下对人物个性化的印象。

谢幕。

音乐会版歌剧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节约制作成本、提高巡演效率,更把乐团放在了中心位置,让音乐作为歌剧灵魂的地位得以真正体现,指挥的意志也能从容清晰地表达出来,不再受舞台表演走场等条件限制。

可以注意到,这次演出相比舞台版最大的差别,在于整个表演的连贯性更强。除了第二幕男高音的咏叹调单独接受了掌声之外,可谓一气呵成,作品的整体性有了更好的体现。

更明显的是第二幕和第三幕衔接处,郑明勋和乐队完全没有给观众鼓掌的空隙,由于第二幕尾声的合唱和第三幕开始的乐队引子有着明显的关联,这样的处理让此处情绪的转换变得更为明朗。

没有磅礴的结尾,《西蒙》是以弱音结尾的。

当晚的观众似乎都被演出感染,没有人急着鼓掌,而是让音符的余韵飘散在音乐厅的上空。郑明勋捧着指挥棒,久久才落下,这时静止的观众席爆发出掌声和呼喊,那种向寂静去寻找力量的过程,确实是难得的体验,到这里为止,观众与演员一起完成了终极的艺术体验。

与《西蒙》相反,斯卡拉9月4日晚开演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将以欢乐、昂扬的“欢乐颂”结尾。相信意大利式的热烈,会为这部经典注入新的活力。

同一天开幕的G20峰会所选用的文艺汇演节目中,“欢乐颂”也将作为压轴节目奏响,或许不仅是一个巧合,更是从上海发往杭州的最美祝福。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