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别离》热播:低龄留学,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金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2016-09-07 15:20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最近,电视剧《小别离》的热播顺便带火了一个话题:低龄留学。《小别离》讲了三个家庭的故事,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的阶层:朵朵成绩中等,但擅长写作,在网上发表小说,爸爸是眼科医生,妈妈是化妆品公司高级经理;琴琴是尖子生,每次考试都在年级前十,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妈妈是社区医生;小宇聪明调皮,成绩是班级倒数,但架子鼓打得很好,爸爸是大公司老总,衣食无虞,但需要与后妈斗智斗勇。

这三个初三学生是好朋友,因为不同的原因,家长都希望将他们送出国读高中。朵朵成绩没有办法提高,甚至在学业压力下患上了焦虑症,她爸爸因此提出让她准备出国;琴琴成绩优异,考重点高中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她妈妈觉得“就算将来考上清华、北大又怎样,现在这么多海归、硕士、博士,到时候只能去做个小白领,看着光鲜,但实际上就是社会底层,所以还是要出国镀金”,于是不惜用卖房、将女儿过继给在美国的姐姐等极端的方式,竭尽全力要将女儿送出国;小宇成绩一直是班级倒数,如果在国内考大学只能上个职高,为了让他能上一个好高中,将来能上个好大学,回来顺利接替自己的家业,他爸爸准备在国外给他买个大房子并找人陪读。

不管是用来躲避非人性化的中式教育,避免压力过大的升学压力,作为在国内上不了好大学的备选方案,还是作为稳定、有效的社会晋升渠道,出国读高中被看作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可以解决孩子在国内教育体制下遇到的各种问题。于是,有条件的家庭出钱出力,“把孩子送出国”,规避风险,减小压力,接受更人性化的教育,上更好的大学;没有条件的家庭,创造条件,倾尽全力,希望不让孩子输在这起跑线上。然而,出国留学,尤其是低龄留学,是不是可以实现家长的这些期待?选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将孩子送出国,究竟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小别离》剧照。

国外的中学教育真的那么美好吗

国外的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关注个性,有更多样化的选择,国内的教育全是应试,压力大,压抑创造性,孩子在这样的体制下都会变成考试机器。这是朵朵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是《小别离》传递或者强化的刻板印象。但是,国外的教育可能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国内的教育也没有电视剧展现的那么糟糕。

去年BBC很火的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比较了英国和中国教育,也传递了类似《小别离》的刻板印象,但当时伊顿校长接受采访时就表示,BBC片子里记录的学校只是英国教育的一个部分,片中的宽松、灵活、无纪律并不能代表的“英式教育”,他表示,在伊顿,我们的教育非常严苛,我们像中国的老师一样严厉,我们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他们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的学生也是很早起床很晚睡觉,这是精英教育的要求,你就是要有残酷的训练,才能从这训练中学会自律,学会坚持。

而且,《小别离》展现的是初三学生备考的状态,中国教育中所有以考试为中心的特征都会在这一特殊时期被放大。很多人拿着这些被放大的特征来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其实是过于片面的苛责。在电视剧里,朵朵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到学校,在路上要背英语单词,上了一天课之后,晚上回来有六张卷子要做,还有妈妈给准备的“特训”。累到吃饭的时候都能睡着,但妈妈依旧坚持不能放松,因为现在中考在即, “考不上重点初中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所以在这个时期,你不能有爱好,不能有情绪,不能有任何差池,小说必须停一停,课外书不能看,朋友离别不能伤感,狗丢了不能难过,一切都不能影响考试,很多人说这简直丧心病狂。

可是BBC纪录片刚播出的时候,我采访了这部纪录片唯一的学术顾问、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史蒂文·科万博士,他说将以考试为中心、强调竞争等同于中国教育,将个性、合作等同于英国教育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做法,“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高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他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进入大学、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这和英国的A-level考试没有分别,在英国,16、17、18岁的学生在准备考试的两年里是没有任何生活可言的,因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每个人都知道,进入一个顶尖的大学意味着什么”。科万博士也表示,在平日的中国学校里,尤其是在北京、上海,你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合作和活力,越来越多国际化、专业化的实践, 我们应该停止使用中式教育、英式教育的讲法。面对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应该分享有效的实践,停止这样的刻板印象和分割。

也就是说,到哪里都是会吃苦的,到哪里都有压力,到哪里都要考试,但在哪里也都有优质的教学、老师和支持,送孩子去国外就可以规避竞争和压力,就可以接受更好教育的想法是站在外面的人对围城之内的幻想。

《小别离》剧照。

中国学生在国外有竞争优势吗

关于中国学生轻轻松松就可以超越大部分国外学生,在中国成绩差的学生在国外随随便便就可以上牛津、剑桥,更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以讹传讹。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有这样的个例,但个例的存在并不能代表这个结论的成立。家长们因为中国教育过于注重考试而希望孩子远离,却又认为中国教育打下的基础甚过大部分国外学生,笃信孩子出国后能凭借学业优势上个好大学,这其实十分讽刺。

首先,不论孩子的英文基础如何,要适应国外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考试要求大量的背景知识,不同的思维、表达习惯,以及繁复的学校申请、面试准备,随随便便就能上顶尖大学的印象不过是个童话。电视剧里,朵朵花几个月的时间就考出了SAT和托福,并且申请到了美国排名靠前的高中,很难说不是导演和编剧过于乐观的蛊惑人心。

另一方面,大量的教育社会学研究表明,国外的顶尖大学不管是英国的牛津、剑桥,还是美国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录取看的不仅仅是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你的谈吐所表现出的家庭资本。很多人对《小别离》里朵朵妈妈挂在嘴边的“考不上重点初中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深恶痛绝,但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普通人家的孩子因为出身可能根本就没有进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机会。这些大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少数几所私立高中,而这些私立高中只面向非富即贵的家庭招生,普通人家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和精英子女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考得好就能上好大学的想法是很“中国”的。

出国留学自然是有利有弊的,觉得出国读高中就可以实现成绩的逆袭,就可以规避压力、竞争,轻轻松松上名校,这是对“利”的过高期待。而从“弊”的方面看,“低龄留学”的风险被严重低估了。琴琴妈妈有句话可能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既然要出国,就早点去,英语基础打得好,还能更早适应国外的生活,早点见世面。但对于这种什么事情都要趁早的想法,我没有那么乐观。万事就讲求时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贪图速度也就意味着相应的代价。

孩子的成长有一些刚性的需求,这些需求中最重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每个小的成功都需要被鼓励,每个小的挫折都需要被关怀,每个小的过错都需要被纠正,我们需要这些实实在在的爱和教导,才可以长成一个健康、独立、温暖、成熟的大人。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影响不是暂时的,它会在孩子成年后仍然如影随形。早期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深刻,这几乎已经成为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常识。

另外,在没有家人监护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出国,其实是将他们放到碰运气的境地里,他们幸运地碰到一些不错的朋友、老师,也许会长成不错的人,但如果不幸碰到一些不好的人,很大可能就会成为不好的人。最重要的是,和任何关系一样,亲子关系也需要时间,需要投入,需要经营,关系不会自然而然亲密,只会自然而然疏远。很早就将孩子送出国,这也意味着你放弃了陪伴他们成长的机会,无论以后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都不会在这个人生轨迹中占据太多分量。所以当朵朵妈妈坚持不送女儿出国读高中,并一直强调朵朵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有血缘关系的人,我觉得这不是自私,而是珍惜。

出国当然有很多好处,语言更地道,视野更开阔,见到更大的世界,更多样化的人,有更大的可能性进入国外一流的大学。但是,出国不会像电视剧里说的那样,可以解决在国内面临的所有问题,如果你适应不了国内的应试,你也多半适应不了国外的应试,如果你考不上国内的顶尖大学,你也多半考不上国外的顶尖大学。出国不应该是逃避问题的策略,而应该是时机成熟的选择。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开始接受中国的高考成绩,国内很多大学有国外的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去国外大学交换的机会,硕士或博士项目甚至有很多奖学金渠道可以申请, 出国读书不需要像琴琴妈妈一样砸锅卖铁、拆散家庭,教育也好,成长也好,甚至是竞争也好,从来都不是早一点就好的。

别离迟早会来,但如果可以,不要“小别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