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战时期犹太难民上海生活档案将申请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

澎湃新闻记者 吴洁瑾
2016-09-06 21:5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二战期间,为了逃离纳粹的迫害杀戮,有超过两万名犹太人赴上海避难或寻求中转。“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犹太难民上海生活档案”于2015年成功入选上海市第二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下一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将继续搜集完善相关材料,逐步推进国家级、世界级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工作。

9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第三届犹太研究青年论坛上了解到上述消息。当天,来自中国社科院、河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上海社科院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的近30名学者参加论坛,论坛的主题为“犹太民族创新精神与中犹关系”。

犹太纪念园征集犹太人墓碑

中犹民族的交往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上海的开埠,新的犹太移民涌入上海,影响着上海的经济、社会与文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纳粹在欧洲迫害杀戮犹太人,但上海依然向犹太人敞开怀抱。1933年至1941年,先后有数万名犹太人赴上海避难或寻求中转。这些犹太难民主要聚居在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至1945年,绝大多数犹太难民得以幸存,上海也因此得名“东方的诺亚方舟”。

在今日,许多犹太籍人士依旧活跃在上海的各个领域,为上海的发展贡献良多。2015年,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与福寿园共同筹建了上海首座犹太纪念园。目前,上海犹太纪念园面向社会征集寻找散落在上海的犹太老墓碑,以期能将其重新归拢安置,使犹太纪念园成为一处承载中犹人民记忆和上海历史的,具有真正“归宿”意义的纪念地。

计划今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2015年2月,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宣布,启动虹口提篮桥犹太难民历史街区“申遗”的相关论证,其中“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名单、数据库、音视频、口述实录等资料已整理完成,计划今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加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我们原本打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因为难度太高,现在主要方向是申请‘世界记忆遗产’档案文献类。但是由于申报过程比较复杂,需市级、国家级、世界级逐级往上申报,因此还在进行实践探索中。”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高级顾问廖光军告诉记者。

她表示,目前已有录库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犹太难民上海生活档案材料”共有549件,包括照片、纸质档案、实物档案等,主要是犹太难民纪念馆近年来向犹太难民及后裔征集而来,并在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成功入选上海市第二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在这批材料中,有犹太难民逃出欧洲时的船票,有他们来到上海后办理的各种证明,也有他们在上海求职谋生需要使用的证件,还有战后他们离开中国时的船票等,此外还有犹太纪念馆对难民的采访录音、视频等。

“虽然这些材料能形成犹太难民比较完整的生活链,但如果要申报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还比较单薄,因此我们希望跟上海市档案局等相关部门合作,能搜集到更多官方的档案,也希望纪念馆能从区级上升为更高级别的纪念馆,能向更多难民征集到更多材料,越来越多的犹太难民随着年岁增长过世,这些珍贵档案再不搜集就来不及了。”廖光军说。

她表示,只有国家档案文献遗产申报成功,才有希望被国家推选出来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