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是中国最老的足球解说员,詹俊只服他

郭彦博/每日人物
2016-09-14 17:32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和詹俊搭档解说英超。

合作了15年之后,李元魁把自己和詹俊之间的默契形容为,他一张嘴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本文授权转自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一】

深夜10点45分,李元魁从厕所里小跑出来,对着镜子拢了拢灰白色的头发。

镜子里,褐斑从脸的两侧侵蚀下去,脖颈上的皱纹很深,都藏在了衬衫的领子里。

82岁的李元魁——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足球解说员,正在为他解说生涯里的第17个英超赛季做最后的准备。

上个厕所,整理头发,蓄满茶水,再用最后一分钟抽根烟。此时,李元魁的搭档,被誉为“国内英超解说第一人”的詹俊,已经端坐在主播台上等他。

前一天的深夜10点,两人已经合说了一场比赛。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李元魁“球瘾”却上来了,坐在直播间外的休息室里看詹俊又说了一场比赛,凌晨3点半才回到酒店。

李元魁年轻时。

这是“浑浑噩噩”的一天。早上6点准时醒,起床到酒店附近就着包子吃碗炒肝儿,回酒店倒头又睡。中午饭没吃,晚饭是一碗20块钱的刀削面。

直到晚上8点半,十几年周末熬夜说球形成的生物钟,又让李元魁来了精神。

直播开始前,李元魁和詹俊同坐在乐视体育直播间外的一张沙发上,做赛前的准备工作。俩人互不搭话各写各的。李元魁握着笔皱着眉,结合当天比赛的首发名单,琢磨球队的技战术和打法。

詹俊用一只橙色水笔在A4纸上勾勾画画,能搜集到的所有信息都密密麻麻誊在纸上。

资料准备好,两个人再聊两句直播开始后的互动话题,詹俊问哪些问题,李元魁说哪些重点。

这种外人难以名状的默契,将在一场90分钟的比赛解说里淋漓体现。合作了15年之后,李元魁把这种默契形容为,他一张嘴就知道他想说什么。

1999年,李元魁远渡重洋到新加坡,签约ESPN卫视体育台中文部。

【二】

直播开始了。

“李元魁指导和詹俊为大家送上直播评述。”在开场的自我介绍里,詹俊通常把年长自己38岁的李元魁的名字放到前边。詹俊曾多次在自己的微博里表达敬意,“能与他共事15年,何其荣幸!”

李元魁的一生,从未离开足球。

他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初中时爱打垒球,一次扑球手腕脱臼,吃面条拿不稳筷子。手伤了也闲不住改行踢足球,没想到却踢出了名堂。

回忆起往事来,李元魁满脸都是笑。那个时候的球和球鞋都是纯牛皮的,球鞋鞋底用钉子钉着牛皮条,前边两横,后边一横一竖,鞋尖儿硬邦邦像铁皮,踩上一脚都不塌。

1953年,在北京青年队表现出众的李元魁被选进国家队,一年之后被派留学匈牙利。在匈牙利,李元魁和同行的20多位队员“见了世面”。

他生平第一次在真正的草坪上踢球,草坪剪得平平的,闻上去一股青草香,脱了鞋光着脚跑上去,觉得自己要醉倒了。

水平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足球设备上,他们颠球颠不过匈牙利女子手球队,比赛比不过匈牙利食堂做饭的大师傅、管场地的工人。

李元魁在国家队打右后卫,“嘛叫颠球,根本不会,拿到球就往前开大脚开呗!”

驻匈牙利大使亲自来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时刻牢记你们来的任务,要时刻牢记国家在你们身上花了多少钱,等回去的时候,花在你们身上的人民币能从脚底摞到头顶。

这批从最基本的颠球和位置技术练起的国家队球员,大部分成为中国足球元老。

年维泗被称为“中国足球教父”,曾雪麟后来曾执教国家队,丛者余缔造了中国女足,李元魁回国后则在天津足坛深耕,成为津门名宿。

在天津足坛,李元魁“乱糟糟嘛都干过”。当助理教练、青年队教练、成年队教练、总教练,甚至还做过一阵子裁判。

老爷子和年轻球迷一样,守候着半夜的球赛。

【三】

深夜22点50分,直播画面从演播室切换到8个时区之外的英格兰。

上半场比赛开始不久,利物浦球员菲尔米诺浪费了一次门前的绝好机会。李元魁“哎呀”了一声:“技术能力没的说,就是缺少一种狠劲儿,我真是有点恨铁不成钢啊!”

“我说球话不多,语速也慢,听起来总是跟不上比赛似的。”曾有段时间,被一些球迷评价“解说风格老套”的李元魁试着在解说里多用用成语,说一点年轻人爱听的网络流行语。

可真到了解说上,成语倒是想到了,嘴巴却不听使唤。苦恼了一阵子,同行和朋友劝他,李导你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李元魁释然了,“我一想也是,激情和文采有詹俊就够了,我安心讲好我的技战术”。

解说嘉宾的身份让李元魁必须对球队、球员的发挥做出点评,这让他难免得罪一些球队的死忠。

以前他不说中超,更不碰天津球队的比赛,“都是熟人,多说两句下不去嘴,球迷也不乐意”。后来他也想通了看开了,“踢得好就夸,踢得不好就说两句,懂球的人都懂我嘛!”

在詹俊的微博上,时常有球迷托詹俊给老爷子带好:“老人家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清晰的思路和充沛的精力,绝对是对足球的真爱!”

球迷论坛上流传着几个版本的“看球选解说指南”,“詹俊+李元魁”的组合往往是一款金字招牌。

解说前,李元魁总是一丝不苟地看报道,做笔记,平均4-6小时才能准备好一场比赛。图/郭彦博

【四】

上半场比赛踢完,两支球队各进一球打成平局。镜头从现场切回演播室之前,趁着詹俊总结上半场,李元魁从直播间跑出去,又抽了两支烟。

烟是戒不掉了。第一次抽烟是在天津队做教练之后。带队连输了几场球,李元魁深夜闷头在宿舍写失败总结,几个抽烟的老球员进来劝他抽烟解乏,一来二去就沾上了。

2013年6月,李元魁做了胆摘除手术。医生是他的球迷,劝他趁着治病把烟戒了。李元魁叹口气,不行啊,说球得靠这东西提神啊!

李元魁的解说生涯已近60年。球员时代打不上主力时,普通话还算标准的李元魁常被请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帮着解说比赛。

90年代退休后,又帮着香港卫视转播天津队的甲A比赛。1999年,李元魁远渡重洋到新加坡,签约ESPN卫视体育台中文部。

成为职业足球解说嘉宾的第一场比赛,李元魁就“栽了”。那是一场大雾中的意甲比赛,球场能见度很低,几乎看不见球。加上李元魁不熟悉球员,一场比赛下来几乎没说几句话,差点被辞退。

天性好强的李元魁受了刺激,闷在房间里一天没说话,他决心恶补功课。

除了每周解说七八场比赛,他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查资料背名单,熟悉英超联赛,泡在公司请年轻人教他上网,使用搜索引擎,摸清英超电视镜头切换规律。

几个月后,李元魁和当时的搭档苏东又碰到一场雾中比赛。他稳住没冷场,聊雾天穿什么比赛服好,足球应该选什么颜色好,碰上雪天穿点什么。

两个赛季之后,李元魁的解说开始得心应手。

他喜欢英超西甲有“积极向上”的感觉,英超中小球队哪怕实力不行,但有“拼搏到底”的精神。

他善于揣摩球队教练的战术思路,揣摩球员在比赛时的心理状态,两三句话往往就讲清了场上局势。

比赛踢得好,解说起来也来劲。碰到精彩进球、关键失误,李元魁扯开嗓子哈哈大笑,或皱着眉头连声叹气。

球迷评价,深夜看球时听着李元魁的口头禅“哦吼吼,哈哈,哎呀”,就好像老头坐在自家沙发上陪自己看球一样。

李元魁与詹俊这对老搭档,既是业务伙伴,更是“忘年交”。

【五】

这场比赛没让李元魁失望,两支球队合计打进了7个进球。比赛结束,李元魁终于能回酒店打个盹了。

几个小时之后,他将坐上早晨6点的京津城铁返回天津家里。接下来的两天闭门谢客,哪儿都不去,除了吃饭就是睡觉。

精神头一般会在周三缓过来,休息一天之后,再用周四周五两天时间看报上网查资料,准备下一周的解说。

四世同堂,父慈子孝。李元魁至今已单身30多年,不打牌不唱歌不跳舞,“嘛也不会,嘛也不讲究”,生日都忘了是哪天。

大儿子偶尔接送老头往返北京说球,大部分时间李元魁只让他开车把自己送到地铁,“自己活动活动多好!”

他说自己不在乎钱。四五千一场的说,几百块钱一场的也说,“只要时间排得开,多说一场是一场”。

近几年和几家平台的解说,全都是詹俊给他联系,多少钱一场都不带问的,“孩子早就不用我养了,退休金足够我花”。

李元魁不愧“足球人”的称呼。

李元魁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越说越年轻,自己被身边的80后年轻解说、编导们也带成了“80后”。

他给年轻的孩子们点烟,跟刚入行不久的解说员讨论比赛,相熟的一个解说员抱住老头给他揉肩,李元魁大呼舒服,反手也给人家揉两下。

出门时,他常拎一只白色布包,像出门买菜的市井大爷。包里塞几包茶叶,一只掉了漆皮的茶杯,整理好的资料裹在塑料袋里,Hello Kitty造型的随身听里有几十首京剧,一部老年手机字儿大声音也大,除了接电话收短信很少掏出来。

孩子们给他注册了微信,微信名字叫“太爷爷”,李元魁一次也没用过,“不学啦,学不会!”

地铁里或是出租车上,常有球迷认出他来:“您是李元魁老爷子吧?自个儿去说球啊?”谁见谁都劝他,这么大岁数就别来回跑啦!

可谁也劝不住他。儿媳妇说到李元魁的心里去了:“您呐,现在没别的心思,就剩惦记球啦!”

每日人物(ID:meirirenwu)——记录这个时代值得记录的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