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到了2025年,你的“家”会变成什么样?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高丹 实习生 滕艺菲
2016-09-21 08:17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9月20日,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原研哉来京,参加《理想家:2025》新书发布会,发布会前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原研哉。

2025年,你会住在哪里?以怎样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保持联系?

《理想家:2025》一书中,日本中生代平面设计师原研哉,联合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张永和、张轲、马岩松、张雷、梁井宇、岛田阳、华黎、大舍、Crossboundaries、王昀、NEXT Architects、青山周平、王辉以及建筑学界研究者史建、周燕珉,探索未来十年场景下,建筑与居住的种种可能。

原研哉

原研哉在《理想家:2025》序言中说:“我对社会有多方面的接触,也深感未来的社会问题将是非常复杂的。核心家庭观念逐步深入,单身生活者数量不断增多。在经济发展和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大背景下,人与人仿佛越来越分散的趋势难以阻挡。与此同时,伴随着云技术、交通、通信以及安保服务事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新的联系和融合方式也应运而生。”

他说:“此次书籍的成果必将成为计划于不远的未来举办的CHINA HOUSE VISION理想家展览的重要铺垫。我对CHINA HOUSE VISION理想家寄予很大的期望,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站在世界最前端的,无论是文化还是生活都在高度发展着,相信中国的展览会成为一个盛会。”

原研哉介绍,HOUSE VISION最开始是由他个人发起。他说:“日本经过长期发展,现在面临着产业的转型,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整个设计界、产业界向什么方向去转化,很多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提出理想家这样一个项目是我们想通过它去探索产业当中的可能性和未来的潜能。提供一些可视化的方向,给人们一些启示。

今年7月30到8月28日,HOUSE VISION东京大展在日本举办。12个1:1大小的未来居住展馆集体亮相于东京临海副都心。面对日本人口老龄化、个体化和城市人口密集等诸多未来挑战,原研哉、隈研吾、长谷川豪、永山祐子等建筑师、设计师们参与居住展馆设计。

以日本奈良县吉野町市政府与建筑师长谷川豪设计的“吉野杉之家”为例,这个房子由HOUSE VISION,Airbnb、长谷川豪三方联手,在吉野的沿河区域用取自于吉野独有的杉木建造了一个“家”,并以社区的方式介入,这个房子一层为向镇里的人们开放的社区空间,孩子们可以来玩耍;出门散步的老年人也可相约来这里下棋、喝茶。二层三角屋顶的房间则供到外来游客登记住宿用。

原研哉介绍,中国的CHINA HOUSE VISION将争取于2018年5月在北京举办。

“吉野杉之家”Airbnb×长谷川豪

“建筑师区别于其它行种,他们是非常谨慎的”

原研哉在《理想家:2025》的序言中说,“家不单纯是住宅产业化的商品。它既是各个产业的交叉点,又是文化生活的基础。理想家一定不是仅仅关乎住宅建造的项目,而是要与能够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具备优秀创造力的建筑师一起合作,把潜在的未来社会发展问题、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可能性等通过‘居住—家’的形式可视化地呈现给社会。”

关于同理想家项目合作的企业的选择,原研哉表示:“如果单纯是设计师做一个项目,可能更多考虑个人的设计理念和如何用设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念;但是如果企业参与的话,他们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去回收资金,金钱的意味在里面会浓厚一些。理想家这个项目的特点是探索未来的住宅以及家的存在形式,因此一定要把展现个人、展现自己创意的设计师以及对未来有很多愿景的有实力的企业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长项,把各自的想法融进项目当中去,因此我们在选择企业、设计师的时候,一般是看他对未来有没有愿景,以及对家、对住宅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另外还要考虑他的实力。

对于为何由建筑师来主导“家”这个概念,原研哉说:“整个理想家的目标是通过可视化的形式来发现整个产业的潜能、可能性,理想家并不是一个住宅产业,他是探索家的新的存在形式。‘家’整体来看是一个媒介,想到家的时候我们同时会想到能源、交通、包括我们的家庭,甚至是包括现在社会老龄化等等课题,家是各种产业的交叉点上的一种存在。”

“为什么用建筑师来做主导是因为建筑师会花很多时间、有很多想法和考量,以模型的形式进行一些具像化的表现,因此在做家的时候他们会以他们的视角,赋予它新的意义。还有一个原因,日本的建筑师包括我们中国的建筑师有一个特点,他们对于工作是非常认真、非常谨慎的,这一点区别于其他的行种。一般的设计更多的是把自己的想法、理念融进项目当中,但是建筑师是非常客观、整体地去考量每一个项目。”原研哉说。

“带信号屋檐的家”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原设计研究所×中岛信一

“2030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在将处在移动的状态中”

原研哉在《理想家:2025》第一章“运动的未来”部分从能源、移动、旅行、人工智能四个方面阐释了未来房屋将要进行的变革。

当澎湃新闻记者问“除了新能源的开发和科技的进步为住宅带来变革,人的设计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时,原研哉说:“今天世界用了很多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收集人体信息的传感器、人工智能等等技术上的探索。但是人面对技术就会有些困惑:我们到底应该吸取哪些东西,摒弃哪些东西?我们到现在基本上没有一个特别客观全面的分析。HOUSE VISION提供了一个如何系统、客观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技术的创作平台,通过家这样一个媒介去展现各种各样的技术。”

原研哉的设计,包括无印良品是非常简洁的,很多部分有“断、舍、离”的感觉,原研哉说:“日本经过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包括泡沫经济,很多日本人经历过物品极大丰富,但是今天大多数人意识到也许物品并不是特别重要,只需要保留生活所需就足够了,其他不需要的就可以把它扔掉。因此未来不是强调工业化、产品制造,未来世界关注的是观光,观光实际上就是人们移动这样一种行为。据推测,到2030年的时候,这个世界将有18亿到20亿人,即世界三分之一的人是在移动状态当中,他们会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观光,实际是他们是去找一种体验,所以不同国家的设计前景就是保留自己的特色,应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存在的非常优质、非常精髓的一些东西。”

“市松的水边”住友林业×西畠清顺×隈研吾

“中国和日本的普通百姓其实没有太大的不同”

谈到中国和日本的很多不同,HOUSE VISION的设计理念在中国是否行之有效时,原研哉说:“中国理想家和在日本发起的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绝不是将日本的生活方式平移到中国来。日本和中国的社会情况,包括政治,各方面都有不同,但是细想一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相通点的,另外日本和中国的社会同样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日本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换一个角度讲并不是一些负面的东西,它也可以是一笔资源,甚至是一笔财富。当我们如果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也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

原研哉认为中日的普通家庭之间也并没有特别大的不同,“严格来讲都是别人做好的东西自己来购买,基本是这样一个大的方向,我想通过理想家唤起这样一个意识:对自己的家是否有一种整体的思考,自己希望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当然也许这个想法会委托设计师和施工方去实现,但是思考的主动性很重要。比如意大利人他们趋向于住在集中式的住宅小区里面,但是家里的内饰基本上都是自己来设计、制作,包括家具。日本从战后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度发展,更多的是社会提供的物品他们去享用,并没有更多的意识去自己考量、设计、实现它。中国其实也有这样一个趋势,经过我们的调查,特别希望通过接下来一些尝试、调查来唤起日本以及中国一种主动的去进行思考,着手去创造这样一种主观意识,这是理想家的目的所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