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启幕,建筑师将艺术的前线带入乡村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16-10-01 08:0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以“场所精神,乡土建设”为主题的“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在依山傍水的龙泉市宝溪乡拉开帷幕,由此引发出的对“场所精神”“在地艺术”的探讨是对中国乡土建设一次有价值的实践。

宝溪乡溪头村,河上架着葛千涛设计的双螺旋石拱桥

在浙江省最南端龙泉市西陲的深山之中,有一个名为宝溪的小乡村,一湾浅浅的小河将溪头村自然地分为两个部分,河的一岸是“宝溪乡文化中心”等村民举办喜宴和聚会之所和村里人家,傍晚时分胡琴悠悠、炊烟袅袅,一派中国乡村风貌。

而河对岸的田野之间装点着包括李晓东(中国)、杨旭(中国)、马儒骁(Mauricio Cardenas Laverde,意大利)、隈研吾(KengoKuma,日本)、国广乔治(George Kunihiro,美国)、安娜海瑞格(Anna Heringer,德国)等来自9个国家11个建筑师设计构筑的一个以竹为载体的当代乡村。

以“场所精神,乡土建设”为主题的“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在这座依水而建的村落拉开帷幕。也由此引发出关于“场所精神”“在地艺术”的探讨:

“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开幕论坛,此建筑为越南建筑师武重义设计

在此次双年展的发起者和策展人葛千涛看来:“场所精神”是一个宏大的话题,“竹双年展”的开幕也并不仅仅在此刻,艺术的前线在乡村,当人们翻山越岭来到宝溪体验优秀建筑师的竹建筑作品时,当龙窑千年传承、龙泉山水养育这片土地上的人时,当本地村民和外来建筑师爱上了这篇土地、对文化和文明产生敬畏心时,甚至是四年前来到宝溪开始“在地”实践之时,双年展就已然开始了。

已故建筑师杨旭设计的“花间”艺术酒店内部

不同于美术馆白盒子里的“双年展”,建筑师们用当地最传统的材质:垒石、匣钵、夯土搭建当代建筑、并通过走访当地金品龙窑,从手工艺人柴烧匣钵隔离中找寻文化感受,构建一个活的当代艺术展,通过建筑传递出文化的自信,是对乡村建设路径的探索,也是文化建设的创新,更是可持续的营造。

已故建筑师杨旭设计的“花间”艺术酒店

所以,在这孕育了龙泉古窑的大山之中,本次双年展的总规划师杨旭(1967-2015)设计了两栋名为“花间”和“水间”的艺术酒店。其中“水间”的灵感就来自于倾斜而上的龙窑,整体造型如青瓷器皿,内部盘旋而上如同龙窑盘卧其中。

已故建筑师杨旭设计的“水间”艺术酒店

宝溪当地古窑

来自德国建筑师安娜设计的青年旅社,同样以当地闻名于世的传统青瓷为灵感并用 “竹”的材料和编织方法重新诠释它们,建筑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圆的器型。而制作陶瓷的原材料黏土延伸出的夯土墙是建筑物的核心结构。

德国建筑师安娜设计的青年旅社

在实际操作中,安娜的项目采用了劳动密集型技术,承重部分选择了竹编与夯土结构。泥是一种便宜的材料,但需要花费大量劳动力去搭建。大部分的施工资金用于当地工人以及工匠的开销,不会流入商人的口袋。由于使用了现代技术进行夯土,工人便有机会亲自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建造技术。

德国建筑师安娜设计的青年旅社内部

来自清华的建筑师李晓东设计的“创空间”整体建筑的主要饰面材料用了竹制品,内部空间简洁中透露朴实的寂静之美,二楼半露天的清水平台是三五好友闲坐佳处;而当夜幕降下,在村中并不发达的照明体系下,一人独坐,湍急的河水脚下流过,田里的虫鸣隐约传来,恰如苏东坡“与谁同坐”的情境。

建筑师李晓东设计的“创空间”

此外,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当代青瓷艺术馆,用竹的形态和叠加构建出有机的形态,通过“隙间”将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希冀建筑的各种可能性。

隈研吾设计的当代青瓷艺术馆

葛千涛在谈到未来宝溪发展之时,认为:“文化的复兴不是复古,中国的文化建设需要文化的觉醒和自觉,我觉得未来的这里不是精品酒店,也不是青年旅社,是来自各国的建筑师、设计师来这里感受我们创造的一种当代的、面向未来的文化,我觉得乡村和城市一样,应该有一流的博览会、双年展。也希望将来和美术学院合作,在宝溪做一座竹的包豪斯学校,这是文化的滋养。假如只是简单做一个乡村建设,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把力量聚集在一起,为中国未来做文化的建设。”

德国建筑师安娜设计的酒店内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